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3章:生意不好做 (第1/2页)
重返1987:开局忽悠我妹不嫁人第513章:生意不好做话是这么说,没了谁都照样转。 但关键是,有些人就没有这个自觉,他们本身就关系到历史进程。 像是楚天,要是没他,北河现在都没资格被拿到省府会议桌上说。. 这地方现在还不算是地级市,而是地区。 没错,八十年代,很多地方都不是地级市。 像是北河,确切地来说说,那就应该叫北河地区。 而陈达先,就是地委一把手。 没错,是叫「地委」。 而眼下北河这穷地方,其实就是省里从各地抽调国企工厂援建,把工人调过来,才开始慢慢地把城市建设起来的。 别看北河地方小,但实际上国营工厂的覆盖密度是远超过其他地级市的密度。 之所以会这样是很简单的,因为原来啥都没有,只能靠着大量的工厂兴建,然后逐步发展成为城市。 而现在,这个工厂之中建立起来的城市,已经在楚天的改变下变得脱胎换骨了。 原本要倒闭的工厂,一下子有了订单,本应该出现的下岗工人,并没有大量出现,下岗的,基本上都是原本在工厂混吃等死,吃大锅饭还不愿意干活的那些。 北河虽小,但五脏俱全,交通上,从汽车站到火车站,甚至还有一个民用的小机场。 虽然是军民两用,但那也是很多地级市都没有的。 至于工厂,北河的工厂类目之多,做到自给自足跟玩一样,本身人就不多,整个地区算在一起,也不过区区几百万人。 而城区的总人口基本上七成以上都是,算起来不过三十几万人口的样子。 而工厂类目,从钢铁到黄金冶炼,再到有色金属,柴油机,汽油机都能生产,重型机械到兵工厂。 轻工纺织品,羊毛制品,棉毛被服,食品医药,只要老百姓用得着的,本地都能产。 但自从工厂效益下降,各种国营工厂都甚至出现倒闭的情况出现后,这种冲击对北河这座小城市的冲击是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大城市的。 毕竟,工厂是北河的经济核心。国营单位就是老百姓的依靠。 国营,大集体,遍布北河大街小巷。 这些单位倒闭,老百姓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对北河的冲击之大,难以想象。 本来,这次工厂倒闭潮,张为民就在家里不止一次担心北河怎么办。 这才安排陈达先这员猛将去北河应对。 但怎么都没想到的是,北河不但没出事,还搞得风生水起。 最穷的帽子摘了,还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不少外来经商的民营个体。 让北河一点点地发展起来了。 这要是没楚天,陈达先就算是有三头六臂,北河的经济也一定会硬着陆,就是粉身碎骨与大卸八块的区别罢了。 「你啊,这么说就叫虚伪了,北河发展看楚天,这可是陈达先自己说的。」 楚天愣了下:「他真这么说?」 「废话,北河民营企业,年收入能过百万的,就只有你了。这么说吧,你现在的工厂营收跟那些北河的重型机械厂和柴油机厂都有一拼了。那可是北河最赚钱的国营企业了,你都跟他们齐头并进了,而且你的规模还在扩大,又不只是工厂营收,还有各类商场,市场,店面。你带动的产业链和就业岗位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