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四十四章 嫉妒 (第1/2页)
在铜器的收藏门类中,铜炉因其铸造精良、工艺考究、造型古朴,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古玩艺术品,并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热门收藏品类之一。 而提到铜炉,就不能不提享誉盛名的宣德炉。明代宣德炉的诞生揭开了我国制铜史上的新篇章,其精密温润的材质、典雅圆润的造型,可谓优冠诸炉,甚至被明清文人誉为文玩之首。 明代宣德炉之所以珍贵,除了因为不惜工本,制作异常精良等方面之外,和它的存世量也有关系。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真正的宣德炉经过好几次的灾难。 第一次,明崇祯年间,由于国力日渐衰败。当时崇祯的前面有努尔哈赤要夺取他的江山,背面有李自成打他,军费严重不足,所以下旨把皇宫里的铜器拿来铸钱,以解燃眉之急。明末李自成攻占京城,于是将皇宫中各种铜器熔成数万铜饼运到西京去了。 第二次,清代咸丰当皇帝时,外有八国联军打他,内有太平天国起义,也是军饷严重不足,为了筹军饷,不惜把皇宫、内廷保存的各种铜器毁掉用以铸钱。藏于宫里的宣德炉经过这几次劫难,基本上就没有了。 至于民间收藏的宣德炉,也因为战乱,连肚子都吃不饱哪还去收藏宣炉呢?说不定也有人把它铸钱了。 正因为这一系列的原因,流传到现在的真正宣德炉,可以用寥若晨星来形容,每一座都是大收藏家们争夺的目标。 因此,在场只要对宣德炉有些了解的人,此刻全都反应了过来,特别是元林和林友信,更是张大了嘴巴,露出一幅不可置信的模样。 原本他们两个也都以为,这只宣德炉不过是清代时期的仿品,至于原因也简单,因为这只宣德炉看起来崭新如故,不像是流传了几百年的样子。现在听说它是一件真正的宣德炉,心中的诧异可想而知。 于是,当蒋卫文的话音一落,一众人等纷纷猛然站了起来,快步上前,围到了苏老的身边,一双双眼睛都睁的老大,恨不得飞出来贴到铜炉上去仔细地瞧一瞧。 候老连忙说道:“老苏,能不能让我上一下手?” “没问题。”苏老把铜炉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桌上,看起来还稍稍有些不舍。 候老深吸了一口气,尽量控制住微微颤抖的双手,这才拿起了铜炉。 “宣德皇帝督造的三千座宣德炉中的一座?” 候老喃喃自语,话语中还是有些许不信,不过马上,他的眼睛就亮了起来,整个人也如同疯魔一般,情绪越来越激动。 “老候,控制一点,你可有心脏病,别太激动!”蒋卫文连忙劝道。 候老深吸了几口气,控制了情绪,这才笑着说道:“没事,我的身体我自己有数,再说了,能够欣赏到这真正的宣德炉,就算死也值了。” “您老可别这么说,不然小子我的罪过可就大了。”孟子涛笑着拱了拱手。 “放心,不找你算账。” 大家相续哈哈一笑。 有了候老这番话,更加证明这件宣德炉是一件开门到代的真品,这完全称的上是国宝无疑,因此店里的气氛也更加的热烈,剩余的人纷纷上前,想要一睹这件国宝的真容。 看到一伙在沪市古玩圈内名声赫赫的专家、学者,你挤我、我挤你的上前鉴赏,几乎被人遗忘的卢正源立在一旁,脸色很不好看,尤其是听到大家纷纷证实就是一座真正的宣德炉时,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别提多难受了。 “不可能!一定不可能的!” 他双眼微微的有些失神,自己师傅找了多久的宣德炉,连半座都没有找到过,凭什么孟子涛这个毛头小伙子,这么容易就能找到一座?难不成这小子是福星的私生子啊! “肯定不可能会是真正的宣德炉,哪里一定有什么问题!” 想到这,卢正源走上前,腆着脸请求鉴赏。虽然双方不对付,不过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涛也不可能说不让他看。 卢正源看了不久,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照理说,这宣德炉经过几百年的流传、把玩,总会有些磨损吧,为什么无论是视觉和触觉均能感得到炉表面细嫩与滑腻?” 卢正源提出的这一点,也正是元林和林友信疑惑的地方,不过既然有这么多位专家在,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