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天子门生 (第2/2页)
的对,我也是读书人,我文章也写的不好,但我却是内阁大臣。 整个大汉朝最顶级的五大文官之一。 不以文章论英雄啊。 哼哼。 御书房内的人,都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完了。朝廷都派兵去捉拿了,还能镇压不下去? 该捉拿捉拿,该驱散驱散了。 这件事情,翻起了风浪,但汉王随手就能镇压了。 不过,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一名大内侍卫从外闯了进来,神色惶恐道:“大王。国子监、孙子监的学生暴动了。他们听说考生闹事,就自发的组织起来,前往阻拦。双方在礼部衙门的附近,打起来了。” “大批考生、读书人受伤。” “国子监、孙子监的大人们没有阻拦住学生,正在外头请罪。” “你说什么?”吴年站了起来,失声说道。这个事情,则是完完全全的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考生会闹事,这是意料之中。 孙子监、国子监的学生,前往阻拦考生、读书人。 虽然国子监、孙子监的学生,都是读书人。其中国子监比较传统,孙子监是武学,培养的是武将、军官,但也读书。
但就算是孙子监的学生,接触的教材,获得的教育,与传统的读书人不同。他们更在乎国家,更热血,更有冲劲儿。 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吴年意志的延伸。 这一次国子监的学生,也与许多的秀才一起下场,竞争应庆府的举人名额,也有人成为举人后,参加了会试、殿试。 其中三人便是那十五人之一。 吴年先是失声大叫,然后脸上露出笑容,对同样目瞪口呆的众人,说道:“哪里需要寡人出手,寡人的学生,就把事情摆平了。” “马上传令王贵,去救人。孙子监的学生,可都是武生。下手没轻没重,双方打起来。闹事的考生、读书人,没准就要缺胳膊短腿了。” “是。”公孙桑左看右看,发现除了首辅、次辅之外,只剩下了自己,便应了一声,下去办差。 “让国子监、孙子监的官员都回去。不必请罪,他们没有错。血气方刚的学生,又事发突然,管不住很正常。” 吴年摆了摆手,对进来的大内侍卫们说道。 “是。”大内侍卫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吴年呼出了一口气,坐了回去。笑吟吟的看着李勇、刘知行说道:“国家开科取士,还是要继续的。” “但是国子监的学生们,都这么有抱负。寡人也不能亏待了他们。” “酌情在国子监中,选拔优秀的学生,出来做官。也不用计较。是不是科举出身,只要干得好,就提拔起来。” “大丈夫不问出处,有才能就行。说句得罪人,但却实在的话。你刘知行,刘大人。是有科举才能的人,文章写的很漂亮。” “但其他人呢?李勇、公孙桑、张海平还有我朝的六部官员,哪一个是正经科举出身?还不是帮寡人撑起了场面,立起了朝廷?” “哈哈哈哈。” 说罢,吴年哈哈大笑了起来,真是意外之喜。 不愧是我的门生,痛快痛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