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天下谁最先反呢?(求追读)  (第2/2页)
世又有几人能达到始皇这般政治高度?”    “就算大秦勉强支撑了下来。”    “最后也成不了所谓的君儒臣法,亦或外儒内法。”    “只会变成外法内儒、外儒内儒。”    “一个以法立国的国家,君主却主动背弃了法,那这个国家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始皇的布局,我并不看好。”    “无论是扶苏上位,亦或其他皇子,他们都玩不转。”    “只会落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偏僻小屋静如幽谷。    嵇恒的声音持续地回荡着。    “虽然我不看好始皇的布局,但这的确是始皇能想到的最好安排。”    “诸子百家,经百家争鸣后,有四家提出了自己的治世主张,这四家分别是道、法、儒、墨。”    “但战国攻伐数百年,墨家分裂,道家黄老之学,虽有所起色,但在中央集权之下,无为而治,显然不为始皇接受,法家自商鞅后,就已是儒家的另一种形态,儒法合流,再则法家的这一套,只适合乱世,并不太适合治世。”
    “儒家讲有教无类,经过数百年传学,门下弟子遍及天下。”    “战国后期,儒家的确入了邪路,但因门人众多,误打误撞之下,却回答了其他百家无法回答的问题。”    “德性!天命!”    “以及靠什么治天下,坐天下。”    “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孝。”    “这些东西都是道德层面的。”    “最好用。”    “也最容易糊弄人。”    “这一套思想,配合着天命说,再辅以法制为工具,足以让后世君主坐稳天下。”    “但正如我前面所言。”    “大秦是以法立国,这种做法,关东六国任何一国都可以做,独秦不行。”    “只是不这么做,继续奉行法制,秦也会逐渐崩溃。”    “因为大秦的法制只适合战时。”    “始皇也没得选。”    “放眼天下,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唯有儒家思想能用。”    “这或也是当代的一个无奈吧。”    “毕竟谁能想到,孔子变‘学在官府’为‘有教无类’,对天下的影响有这么大呢?”    “或许就连孔子自己也想不到吧。”    嵇恒缓缓站起身。    他看了几眼满眼茫然的胡亥,淡淡道:“距离行刑只有五天,我讲课也讲的有些乏了,最多还会讲一次,然后便不会讲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还能有美食美酒相伴,已算是不负此生了。”    “哈哈。”    嵇恒大笑一声,朝着屋外走去。    临末。    还留了一句话。    “我今日讲了这么多,你可以下去想想,若是大秦继续这样,关东六地哪一地会最先反,又会是哪个群体?!”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百代都行秦政法,孔学名高实秕糠。”    静如幽谷的小屋,嵇恒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胡亥却久久没回过神来。    他的思绪还沉浸在嵇恒的话语中。    心绪惊惶无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