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危机时刻(1)  (第4/8页)
。    在微弱的晨光中,只见还剩下几缕黑烟在飘。很显然,阿房宫的火已经基本被熄灭了,我叹了一口气,作为这场火灾的主谋,我希望我的决定是对的。    等到东方泛起鱼肚白,我已不知道在高台之上站了多久。    晨光穿透薄雾和云层,逼退了月亮和星光,我双眼倔强的直视太阳,直到眼睛受不了阳光带来的阵阵刺痛,才不甘心的移开目光。    我转头问韩谈:“白亨回来了吗?”    韩谈跟我熬了一夜,神色却并没有什么变化。他站在我身后,毕恭毕敬:“回陛下!臣没有见到白将军进宫,需要我去寻他吗?”    我站在原地,想了想:“算了,可能是太累了,让他好好休息吧。”    回到书房,昨晚写的“罪己诏”,我一字一句念给韩谈,让他用小篆誊写在皇帝御用的黑金色绢帛上,然后,把它郑重地放到匣子内,就等着上朝时宣读。    现在距离朝会还有些时间,我对韩谈说:“给朕准备便装,朕要在上朝之前,出宫去个地方。”    韩谈犹豫了一下:“回陛下,这不符合规矩,怎么可以让陛下亲涉百姓之中,您知道这咸阳城内鱼目混杂,万一有事,老奴担当不起。”    我摆出一张臭脸:“朕跟你讲,朕要拜访的人虽是个普通人,但却对大局至关重要,我必须要在上朝之前,见到他,你速去准备。”    韩谈见拗不过我,便回殿内给我寻找合适衣服。不一会,他和两个宫人便抱着几件衣服过来。等我换好后,我便与韩谈两人驾驶一辆并不起眼的马车,疾驶出咸阳宫西门。    见咸阳宫越来越远,韩谈一边驾车,一边问:“陛下,咱们要去哪?”    “往西去,找一处热闹集市,我们逛逛再说。”    秦朝的集市位于咸阳宫西南,距离官吏、贵族的居住地很远。为了方便管辖,大秦集市严格限定开放时间,并且只设置一个进出集市的出入口。官府会派官吏驻守在入口,对往来商户收取高昂的商品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政策,原因就是“重农抑商”是商鞅变法的重要指导思想。    商鞅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对商业活动施加重税,使百姓更专注于农事,而厌恶经商。    车马行了没多久,韩谈勒绳,停下车:“陛下,集市到了。”    我从马车上下来,看看此时已经升起的囫囵个儿一个大太阳,心里盘算着时间,动作快点的话,我应该可以找到那个人。    咸阳市集,人群如织,往来叫卖声不断,比我想的还要热闹些。在这里,人们使用秦制铜钱买卖商品,偶尔有几个出手阔绰的豪客,在摊位上一掷千金,会引得不少行人驻足围观。    看着咸阳百姓这份热闹的市井生活,我的心情轻松了不少。    但我此刻没有时间去逛、去看,我现在急需找到那个关键人物。人群中,我回头小声向韩谈求助:“你去问问,咸阳rou市在哪?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作为一直生活在咸阳的老咸阳人,韩谈何须询问他人,没有一点犹豫:“回陛下,老奴知道!老奴请为陛下带路。”我点了点头,韩谈顺势走到我的前面,在人群中,为我辟出一个道路。    ……    受限于生产力,秦朝人的饮食肯定不会跟现代人一样丰富。像是猪rou、羊rou,只有达官显贵才有能力享用;至于牛rou,由于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所以牛rou并不许民间食用,就算是老死、病死的牛,官府也要把牛的尸体收走,不会分给普通百姓。    对于普通秦国人来说,他们能够食用的rou,无非就是剩下的鸡rou、狗rou,和偶尔能够吃到的猪rou,其中,狗rou是普通秦朝人最经常食用的rou类。    所以说,在秦朝,樊哙的同行其实有很多。    到了咸阳rou市,我与韩谈四处打听,终于来到一个屠户摊前,一位身形削瘦的老者手起刀落,将眼前的狗rou拆解,分出各个不同的rou块来。    韩谈上前行礼:“老人家可是韩老太公?”    那老者回礼,虽佝偻着身形,说话声音却中气十足:“谈不上老太公,小人确实姓韩,请问贵客临门,是有事啊?还是选rou啊?”    “我家主人要找韩老太公,有要事相商。”    听韩谈这么说,那位老者忙摆手拒绝:“老朽一个闾左屠户,哪里晓得什么要事,只会屠狗切rou,挣几顿饭钱罢了。”    我站在一旁,见到韩谈没有说动老者,于是我亲自走上前去向他致礼:“韩老太公,请问您是否认识我大秦峣关守将韩荣将军?”    听到韩荣这个名字,韩老太公微微动容,然后在衣服上蹭了蹭满是血迹的手:“贵客认得小儿,便请里面坐吧。”说着,韩老太公便转身将我与韩谈引进屋内。    进屋之后,韩老太公家中陈设虽谈不上多么破败,但有些疏于打扫,不常用的地方都落了一层灰,只有常用的案台旁,有一桶用来冲刷的清水。    环视四周之后,颇让我感觉意外的是,明明是一个屠户,屋内榻上竟然有一个书桌,上面错落有致叠放着很多书简,与韩老太公的职业极不相称。    可能是看出了我的疑惑,韩老太公对我解释:“老朽还有一次子,与我同住,那些书简便是他的。”韩老太公拿出一个垫子,让我坐下,而他自己则席地而坐,与我攀谈。    “都说项羽即将打过来了,韩老太公没想着逃离咸阳?”    “老朽年迈,也活不了几年,早死晚死都一样,逃与不逃,没什么分别。”    听韩老太公说,韩荣将军原先就是这里的屠户,有一次遇到官府征兵,于是想从军为家里争一个爵位,既能光宗耀祖,又能改善家中生活。但谁曾想,一别经年,韩荣将军已有多年未回家,虽偶有书信,但也只是虚寒微暖,并未提及自己在峣关的事情。    看着韩老太公,我非常好奇:“按秦律,韩荣将军从军多年,而且还是扼守峣关的统兵将领,理应有爵位,为何家中如此清贫?”    韩老太公冲我无奈的摇了摇手,刚准备说话时,屋内进来了另一个身着粗布长衫的年轻人,接过我的话茬往下说:“还不是因为赵高乱政,好多有功将士的爵位晋升都停了,现在是有功者无爵无赏,朝堂上却尽是些尸位素餐之徒。”    韩老太公见到这个年轻人,立马对我说:“这便是我那次子,整日不务正业,在家杂七杂八的看一些没用的书,言语唐突,贵客莫怪。”连忙招呼年轻人,向我道歉、致礼。    只见那个年轻人整理了一下衣冠,恭恭敬敬对我拱手、鞠躬,大声喊道:“草民韩生,拜见二世皇帝陛下。”    听到我是当今皇帝,韩老太公立马起身下跪叩首,神情慌张:“草民有眼无珠,慢待皇帝,请皇帝饶命。”我连忙起身过去搀扶他,笑着说:“无妨无妨,韩老太公年长,就不用多礼了。”    韩老太公惊魂稳定,被我搀扶着坐下,我看向那个年轻人,正色说道:“好眼力,竟然认出了朕。”    ……    韩生,一个在《史记》中只有寥寥几字的人,因为调侃项羽“沐猴而冠”而被霸王残忍烹杀,根据这段史实,我很难说清楚,他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个性如此张狂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