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妹子莫慌二 (第1/2页)
吴有德胆战心惊了一夜,早早起来让家中门房带了十两银子去得月楼客栈归还汪有顺,只说案子办不成。只得堂上秉公办理,汪有顺问出了什么变故,老门房只说主簿大人深觉不妥,还了银子就急忙告辞。 这吴主簿才出了家门正准备进轿要去县衙坐班,就看见许世荫笑嘻嘻的看着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意思让吴有德坐轿在前,自己随后。 许世荫今日穿了件牙白衫,脚踏皮制皂靴,头上发髻用一段绸带扎紧,绸带留了长短两段燕尾垂在背后。一副嵌玉的腰带松围在衣间,挂了垂绦。腰带右侧挂了块卫所的军牌。不离不远的跟在吴有德的轿子后面,惹的街上多少妇人女子偷偷看他,正经打扮起来,面目俊朗,只要不嬉皮笑脸或者动刀动枪,确是这徽州府内数的上的风流男子。 等这吴有德下轿进了歙县县衙,许世荫也不进去,就在衙门街边的茶肆叫了早食,饮茶自吃。遇见相熟的打个招呼,和店家说句:“莫收他的铜钱,迟些我一齐把你。” 吴有德点了卯,直接去狱内,和典吏打了招呼,让他把程冬九提出问话。狱中都是吃些菜皮米水,程冬九形容有些枯槁。吴有德见他问道:“你便是那竹林坑的程冬九么?本官问你,那城西许世荫与你是何关系?” 程冬九恭敬答到:“回大人话,小民正是程冬九”脑筋一转,十五提到他与许家子弟交好,怕不是说的就是这位。留了个心眼,紧接道:“是我那死去家里的一个远房侄子。” 远房侄子?那和许世荫一起的狠辣后生又是谁?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问得多麻烦多,自己已经是泥菩萨过河。又仔细问了程冬九一遍案情,心里知晓了八分,把一旁的典吏唤过来,吩咐把程冬九单独关押,又给了典吏一粒碎银,让程冬九这二日吃些有油水的,不要刁难了他。典吏灵醒,说主簿大人放心。吴有德说了句:“明日堂上,你只管实说便是。”说完就走。 程冬九心知是十五在外想办法,换了牢房后谢了典吏。典吏见的多,说:“莫急,看情形你过了堂就能出去了。” 吴有德走出县衙,四周看了看,果然那个瘟神坐在茶肆里正和几个泼皮懒汉吹牛他如何杀匪呢,这些人听到许世荫一刀把人从肩膀斜砍下,那匪流了一摊血立毙时,一个个的喝彩。吴有德走近,说:“许旗官今日怎得闲在此?”许世荫明白有事,让店家给闲汉们弄些茶水吃食,丢了银子就和吴有德到店外无人处说话。 吴有德先说退了银子给汪有顺,又大致说了案情,说那汪家的账房先生是关键人物。倘若平常,在堂上肯定是帮东家咬死程冬九的,说他并未去请程冬九编竹器。许世荫说了句有劳就离开直去兴客来寻汪十五。 潘发良已回长乐下,十五坐在楼下桌前想事,秀莲在一旁缝补衣物。许世荫冲了进来把吴有德的话说了给十五听。十五叫了声不好,让许世荫赶紧骑马去那竹林坑捉汪家的账房先生,汪有顺这老狐狸怕不是让人回去通知账房先躲避了起来,他自己去那得月楼寻这两日正待上堂的汪有顺,并让许世荫捉人后回来让宋祖望那小子来报信。许世荫应了,又问了秀莲账房先生模样,心想不正是那日劝汪有顺掏银子的中年人么。撒腿就走,秀莲补了一句让世荫回头去柯家茶亭问问,许世荫说:“好。”就连忙去卫所骑军马,拿了一把朴刀和一捆麻绳,疯了般往那竹林坑赶去。 这边汪十五问了潘老儿得月楼位置,和秀莲打了招呼就要去寻人。秀莲赶紧说:“十五哥灵醒些,那老柴皮坏水多,你别上了套。” 十五说句:“晓得了,我只是去会会他,让他别乱走动误了世荫那边。” 这得月楼建在城内一座高坡上,装饰考究,雕窗画栋,门檐用两根一人粗的楠木撑起,整幢楼形如塔,站在最高处远眺,练江走势,岩寺往东而来大片田地,官道尘烟皆尽收眼底,尤其是夏秋,一些好文墨的官员书生最喜在楼顶赏月吃酒。一楼是酒肆,二三楼是客房四楼便是赏月的阁楼,是富人和外来大员到徽州府的住宿首选。 汪十五到了得月楼,问了店内伙计汪有顺汪东家可住在这,递了铜钱给伙计,说道:“县衙吴主簿让我来寻他哩。”伙计纳闷道:“早上一位老伯来寻了,怎么又要寻他哩。”不过看在铜板份上还是去寻了汪有顺下来。 汪有顺还是手里攥了本书,背着手慢悠悠下楼,看见十五先是一愣,倒也不惊慌。 “这不是十五么,怎么借了吴大人名号啊?你在这城里混开了么?店家,与我沏两碗大谷运的茶来,再上些云糕,糖酥,瓜子,我这侄子是个苦人家,这些吃的少。十五过来坐吧。” 十五坦然坐了也不吃茶,也不碰那些点心。按族里辈分叫了声伯爷,说道:“伯爷家是大户,又是族里主事的,我们汪家大小事都要你点头。我和秀莲说定的事,是我老子死前和程爹爹说好了的,并无妨碍你家。你要秀莲嫁你家大儿子做小,也要别人点头不是么?何苦用那些手段哩?” 汪有顺还以为十五是来说情的,哼了一声,用茶盖撇了茶叶,喝了一口茶,把书放在桌上,傲慢说道:“那程冬九忒没规矩,几棵竹子算什么,他若应了我的事,别说竹园,我连那园后的几亩水田一起递他又如何。他要把秀莲许了你,应该先来问我的主张。再说你,一间黄泥草屋,占了一片朝阳的山,你自己不好好服侍,跑到城里浪荡,对得起你死去的老子娘么?你养的起程家的那个囡么?” 不等十五接话,汪有顺又说道:“我也只是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