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五十六章 宋辽之战,不死不休(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十六章 宋辽之战,不死不休(四) (第1/1页)

    无可夺何之下,不得不上任的王钦若刚到天雄军也就是大名府时,仅仅清闲了几天,他就等到了那些该来的“客人”蓄意南侵的辽军。

    景德元年(1004年)月十四日萧太后率领二十万辽国铁骑兵临天雄军,并且马不停息的立刻开始攻城。王钦若精通官场之术深得真宗的信任,但对打仗却一窍不通。在分配防区时王钦若为照顾诸位将领的情绪,他竟然选择了一个最古老、最公平、最透明的形式一抓阄。没错就是抓阄!这个办法还真是公平之极,当然也是儿戏之极,大宋朝有寇准这样的能臣当然也有王钦若这样的糊涂蛋。

    王糊涂蛋具体方法是,把大名府各个城门的名字写在一张张纸条上,放在一个瓶子里摇一摇大家去抓,抓到哪个门的名字就去镇守哪个门。

    之所以这么干,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天雄军的城门位置不同,辽军攻击的程度也肯定不同。比如说北门因为在北面,正对着萧太后的大军。一旦开战那里必将是最激烈的战场,只有傻子才愿意去守,大家都不想守北门,但必须有人去守那就只能抓阄了。

    可见从这个角度上讲,抓阅这种形式真是“民主”。大家都没法走后门托关系,结果怎么样全凭自己的运气旺不旺!当然了虽然抓阄这种形式很好,但也有顾全大局不愿意抓阄的人。这个人就是天雄军守将孙全照。

    在抓闹时孙全照自告奋勇道:“我家世代为将,就不用抓阄了。诸位随便挑,你们不愿意去的城门,给我便是”。就这样最危险的北门就留给了孙全照。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孙全照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大家好好地上了一课并教会他们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战场,是强者的舞台;逃避,是弱者的专利;战场上的强者,从来都不需要掩饰。

    史料记载,辽军兵临大名府后首选的目标就是北门。然而等他们到了北门后,却彻底傻了眼。

    只见大名府的北门完全洞开吊桥落索,宋军也不在城内龟缩。而是在孙全照的指挥下,威风凛凛地在城外列阵迎敌。孙全照的这种举动不仅是一种自信,更是对敌人最赤裸裸的挑衅:“你不是来打爷吗现在爷出来了。来呀,大爷就在这里等着你们!”

    面对这种挑衅,辽军无一人敢应战……

    据史书中的记载,孙全照虽然身材不高但短小精悍,武艺超群,其率领下的部队战斗凶狠,还有一支装备了“朱漆弩”的特种部队。

    所谓“朱漆弩”,是一种漆成血红颜色的劲弩,此劲弩威力惊人。宋朝一般的弓弩射程不会超过三百米,但这种弓箭的射程却接近五百米且威力不减,力道大得惊人,因此在通常的射程之内甭管是什么铠甲都能轻易贯穿。

    每次跟孙全照交战,辽军都苦不堪言,都吃尽了苦头。因为不管他们穿多么厚重的铠甲都能被孙全照射成刺猬。辽军只能望着孙全照兴叹望着他的武器肝儿疼,面对挑衅自己的孙全照。辽军瞬间就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放过你,反正大名府还有很多城门,犯不着在这里跟你怄气。

    于是辽军绕过了孙全照镇守的北门,去攻打其他城门去了。之后一天的战斗中,辽军就没有攻过北门。当天的战场上,是一幅极其诡异的画面。大名府的北门门户洞开,空无一人,大名府剩下的三个城门处,却人满为患,杀声震天。

    跟之前攻打瀛州城时一样,辽军以野战称雄,但攻城战实在一般。攻打了一天,辽军也没有攻上大名府的城池。除了丢下无数尸体外,辽军无任何收获,甚至都没有刨下大名府(现在的河北大名县一带)的一块城砖。

    然而经过了一天的战斗后,聪明的萧太后却找到了制胜的办法-你不出来,那我就引你出来。

    当天晚上,趁着夜色萧太后偷偷率军来到天雄军(实际是指一个地方的名称,而不是指军队名)的城南,在狄相(名相狄仁杰)庙设下伏兵,随后趁夜攻击德清军。

    德清军位于天雄军南面,是大名府的一个子城,与大名府呈掎角之势。果这个城池失守,会大幅度削减大名府的防守力量,更会切断大名府与外界联系,让其变成一座孤城。

    为了解救德清军,王钦若二话不说,立刻命部队出城前去营救。结果救援的部队刚刚经过狄相庙,就被恭候多时的辽军包围了起来。

    这就是萧太后的战术引诱宋军主力出城用伏兵杀之,消灭了宋军主力后,再回头去攻打一座没有防守的空城大名府!这等计谋不服不行。萧太后多年征战,足智多谋确实是一代女杰。

    当时在大名府的城楼上,所有将领都看见陷入苦战已经兵临绝地的宋军主力却毫无办法。在这关键时刻,还得看孙全照的。

    孙全照冲到王钦若的面前,对其道:“如果这支宋军完了,大名府也就完了!如今你去守北门、我去救!”说罢没等王钦若同意,孙全照就领自己的亲军出城,直奔辽军而去。可想而知,正在兴高采烈杀人的辽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背后竟然杀出了一支生力军。一时间辽军大乱,陷入混乱的他们反过来都被孙全照消灭了。虽然孙全照消灭了敌军,救回了这支宋军,但可惜的是孙全照还是慢了一步,宋军伤亡惨重,回来的人只有先前的十分之三四而已。

    此战过后,宋军伤亡惨重元气大伤只能收缩防守无力再战。不久萧太后顺利攻陷了德清军,并切断了大名府与外界的联系。

    然而面对这座已经成为孤岛的城池,萧太后却没有打算继续停留,她选择了继续挥师南下,目标是宋朝的首都开封城。

    至此虽然没有攻陷宋朝一城一池,但萧太后还是顺利攻破了宋朝精心部署的三道防线。萧太后的此次行军,深得兵法精髓,可以说和主席的用兵有得一比。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意自己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且在充分发挥自己机动能力的前提下,扬长避短,实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