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第十章 陈桥兵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陈桥兵变 (第2/2页)

。”众将听闻,皆都允诺。张令铎一见马上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簇拥他出了房门。数万将士齐声高喊:“万岁,万岁。”

    赵匡胤向将士重申了三条禁令,率军返京。赵匡胤带领众将进入京城,命令众将士都回归本部待命,自己也回到衙门,脱下身上的黄袍。虽然目前赵匡胤的皇帝身份已经被众将士所认可,但是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摆平众文臣,首先是要取得宰相们的认可。于是赵匡胤命令手下亲信将士到宰相府去“请”各位宰相。

    不一会,众将士披甲带刃押着范质、王溥等来到检点衙门,赵匡胤起身迎接。接下来便是赵匡胤表演的时候了。赵匡胤一见到范质,立刻呜呜咽咽地哭泣道:蒙恩相看重,遣匡胤北上御辽,本应奋死效命,奈何众将士为富贵迫匡胤做下此等叛逆之事,无颜报先帝厚恩及恩相错爱,奈何?

    言下之意,可不是我想要当皇帝,是将士们逼我当,今天你如果不承认我做皇帝,将士们也会逼你承认,不是看我怎么办,是看你怎么办?还没等范质答话,只见一个叫罗彦环的军校抢先一步来到范质面前,举起佩剑,指着范质嚷嚷道:今天必须立点检为天子!赵匡胤呵斥道:退下!罗彦环就像没听见,只是落下佩剑,站在原地不动。君臣二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天衣无缝。

    范质见状,也激动起来紧紧握住着王溥的手,手指甲都掐到王溥的手背里去了,疼得王溥手直抖擞,但却不能出声只得暗地里叫苦。范质用颤抖的声音对王溥说:哎!仓促遣将,造成今日之局面,都是我们的罪过啊!王溥心想,都是你的过错,和我有什么关系!怎么就说是我们的过错了。此时的范质,不仅仅后悔未加查实仓促派赵匡胤出征,还因为另外的一件事而更后悔。此前有个叫郑起的官员曾上书给范质,陈述赵匡胤非常有威望而且很得军心,如果他有叛逆之心后周政权将非常危险,不适合当保卫皇宫的禁军首领。但是范质根本没有采纳郑起的建议。现在想想,范质是肠子都悔青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范质才稳定了情绪,指责赵匡胤:先帝在世时,待将军如子,今遗体未冷,将军怎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赵匡胤听到范质这么指责也不回答,心想就让你发泄发泄说几句吧,发泄完了就该承认我现今是新的皇帝这一事实了。谁知范质指责完,完全没有下拜的意思。赵匡胤一见就有点心慌了,心想:这接下来的表演没剧本啊,没按照自己想的那样演啊!这个情况咋办呢?难不成真把范质给杀了?还没登基就杀当朝宰相,这事情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啊!

    赵匡胤正在为难之际,有人把剧情续写了下去,谁呢?就是被范质掐的手疼不已的王溥。王溥可没范质对后周那么忠心耿耿,他心里想的是:大哥,事到如今,我们是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事已至此,咱就别僵持了吧!否则,咱哥俩的小命都不一定保得住,我可不管你了,我先承认啦!于是王溥跪下便拜,口呼万岁,顺便往下拉范质的手,范质见状,知事不可改,也扭扭捏捏的跪了下来。收服了以宰相为首的文臣后,赵匡胤马上令潘美为使者,赴朝庭通报相关事宜。至此后周政权已全部牢牢掌握在赵匡胤的手中。此事件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正是由此开端,中国开始进入宋朝统治时期,开始了赵宋三百年风起云涌的伟大征程。

    赵匡胤被部下被逼黄袍加身,几乎兵不刃血夺取了后周政权。像极了郭威黄旗加身建立后周的情形。所以赵匡胤到底是被逼还是早有预谋,实在值得商榷。但在此兵变过程中,赵匡胤尽可能的少流血,实际上在政变过程中确实也仅有重臣韩通被王彦升所杀,京城秩序没有大乱,百姓生活没有被侵扰也是不争的事实。陈桥兵变与历朝历代改朝换代过程中血流成河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我们认为赵匡胤的措施还是值得肯定的。而王彦升因维持京城秩序不得以杀了重臣韩通一事真的受到赵匡胤的严罚,长久得不到升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