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广告效应  (第1/1页)
    回到自己的房间,魏芸儿唤桂儿准备纸笔。    魏芸儿拿起画笔,细细思量一回,就开始下笔作画了。    多亏在这个世界,用毛笔写字机会多,运笔才自如。    魏芸儿画几张简笔画和表情包,还是能应付的。    画完后,魏芸儿仔细瞧了瞧,又精心改了改。    饶是如此,也是白费了好多纸。    桂儿边伺候着,看到成品,就笑得打滚。    “小姐画得好有趣,比年画上的故事都有趣。”    魏芸儿撇了撇嘴,自己看着挺好的,有这么夸张吗?    魏芸儿忍不住瞪了桂儿一眼。    桂儿捂着嘴,笑着跑出去了。    这一天时间可过得真快呀,到了日落时分,魏清源就回来了。    魏芸儿拿着几张画好的纸,兴匆匆地跑到书房去表功。    “祖父今天可去药店了?”    “今天去的店铺,把需要的药材清点了一番,然后把方子上还缺的药材,补上来。特地选了一些常用的,断然不会缺货。”    魏清源是生意人,和药材打了几十年的交道。    和延生堂的竞争中,也积累了战斗的经验,考虑周到,做事靠谱得多。    魏芸儿看着魏清源干劲十足,拿出几张画。    “祖父,看看这几张画画,猜画上的人怎么了?”    魏清源仔细一看,就笑了。    “琴棋书画。这画,芸儿肯定是过不了关的。”    魏芸儿嘴一撇,撒娇道:“祖父,你别评价画吗,人家以前可没画过,你能猜猜上面的人怎么了?”    听魏芸儿这么一说,魏清源才仔细看。    “这个人头疼,这个人肚子疼,这个人浑身发冷,这个又吐又泻”    魏清源边看边说,似乎明白了什么。    “芸儿把这些画出来,是要告诉这药包治什么症状吗?”    魏芸儿点点头。    “药是自己吃,大家又不认得字。芸儿就画几幅画,祖父请人刻在木板上,把它印在药包上。这样人家一看就知道吃什么药了。”    “想得妙啊,旁边的’三春’两个字,又是何解”    “我们药铺叫回春堂,’春’代表我们药铺,三’代表三个月时间,因为药材搁久了不好。有了三春做的标志。人家就知道是回春堂的药包了。有了效果,以后就都会到这买药。”    “芸儿,真看不出来小小年纪,思虑如此周全。怪不得姜贤弟夸你。”    魏清源看着魏芸儿,一脸欣慰。    “芸儿,有你帮着祖父,你娘在天之灵都觉得欣慰。”    魏芸儿低下头:“能为祖父分忧,芸儿最高兴了。”    “好好好!真是我的孙女!”    魏清源哈哈大笑。    魏清源是办事果断之人。    不出几天,一切都准备妥当,回春堂药包开始售卖了。    魏芸儿叫桂儿,去请林mama过来说话。    魏芸儿见到林mama,先好茶好话的问候,聊起家常。    说着话,慢慢提到桂儿的六meimei的事。    林mama黯然神伤。    魏芸儿抓住机会,将这些药包,拿出来给林婆子。    “林mama,祖父见街坊邻居,有个突发症状,都没得药吃。回春堂备了些常用的药包,便宜又能救个急。买几包在家里存着,万一家中有谁身体不舒服,可以吃上治一治。真不行再请大夫治病,也来得及。”    “这些药就托给王mama,送给街坊邻居。告诉大家回春堂有常备药出售,可以备一些。”    魏芸儿又让桂儿,取来几盒果脯。    “这是李记的果脯,味道还可以,王mama带回去,给孙儿们尝尝。”    林婆子听了,连声道谢。    “老爷一向忠厚仁义,平时很照顾街坊邻居。小姐的话,我一定带给大家。这对我们小老百姓也是好事。”    “有劳林mama了。”    这几天,魏清源忙进忙出,也不知道药卖得怎么样。    过几天,魏芸儿打发桂儿去药铺。    桂儿一进门,水都不喝,小嘴巴就说上了。    “有人来买药了,客人虽然不多,但都有买药出去。小姐的法子真灵。买同样的药,买第二包少一文,买第三包少两文,客人都是买三包,要么每一种买三包,不是六包就是九包。比起以前,店里的总算热闹些了。”    魏芸儿一听,放心了。    在这世上,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扛。    唯一能想到,只有多年浸润在现代商业学到的品牌意识,推销手段,广告效益等。    希望这套组合拳,能为回春堂迎来一线生机。    自己只能出出主意,关键执行起来,还要看魏清源他本人的能力。    现在听桂儿这么说,显然是有效果的。    魏掌柜的脸上笑容也多了。    日子过的很快,药铺的事妥当之后。    魏清源全身心投入魏芸儿及笄礼的筹办。    及笈之礼前,魏清源带魏芸儿,到姜府登门拜访。    王夫人和姜夫人隆重的接待了魏芸儿。    王夫人知道魏芸儿家中无长辈女,就细细的嘱咐,要注意的事项。    送给魏芸儿一套襦裙,作为及笄的成人礼裙。    还宽慰她,及笄礼时不用紧张,长辈俱会打点好一切。    王会宁和姜婷把魏芸儿,领到闺房中,细细嘱咐。    两人都亲历及笄,经验尤为重要。    临行前,姜老夫人和姜夫人,分别送上了贵重的首饰和头面,作为及笄的贺礼。    此时魏芸儿才感受在这社会,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人情世故是多么的重要。    也知道了魏清源,为何一定要自己过年到姜府拜访。    这是早早的打算。    回到家,魏清源端坐,喝茶,一脸轻松惬意,嘱咐魏芸儿好好休息。    魏芸儿思忖良久,忍不住问道:“祖父,女子一般十五及笄,为何祖父让芸儿十四,就行及笄之礼?”    魏清源看看魏芸儿,长叹一口气,语重心长。    “女子及笄后,就可以谈婚论嫁了。芸儿双亲俱不在,又无兄弟姊妹帮扶,祖父年事已高。早一点为你寻好一门亲事。即使祖父不在了,芸儿也有个依靠。有姜家的夫人做芸儿的赞者,被别人会高看一眼。将来有什么事情,姜府也会帮一把。”    听完,魏芸儿许久说不出话,更不可能喊出“不要盲婚哑嫁”。    这是一个祖父对孙女的舔犊之爱,怎不让人动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