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六章 琴音满城,再入洛阳!  (第2/3页)
至少或许还能再见那个人一面。    可是五天时间,却终究来不及了。    从洛阳到阳夏,一刻不休,以极品马的脚程也要3天半以上,更何况,莲儿那丫头也不会骑马,光是达到阳夏恐怕就要四、五天的时间。    莲儿那丫头作为她的贴身丫鬟十余年,早已与她情同手足,她让莲儿走时,她还死活不愿意走,    直到她骗那丫头说五天时间可以找来那个人救她,那丫头才终于愿意离开。    这也是她第一次骗那丫头。    “小姐,等我找苏将军回来救你,千万要等莲儿啊!!!”    莲儿走时,曾哭着让她等她回来。    “嗯,一定会的。”    蔡琰只是笑着点头。    不过,    她的心里其实早已做好了打算。    当她目送莲儿离开,只剩下了她一个人时,那种无力感几乎将她压垮。    她曾只想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不与外界产生瓜葛,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一世,    结果,    却还是卷入了乱世的纷争中,即将成为乱世的牺牲品。    罢了,    就让最后这一曲琴音,    作为她此生最后的休止符吧。    少女将怀抱着的焦尾琴轻轻地放置在身前的城墙上,幽幽的目光眺望向远方。    这里是洛阳的南城门,脚下的城墙上嵌着一块洛阳城门的牌匾,下方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围观听琴的平民百姓。    为什么选在此处?    大概还是怀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吧。    即便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弹一首何种的曲目呢?    她感觉自己似乎回到了四年前的那一幕。    “公子想听何种曲目?”    少女端坐于极盛的桃树下,将散落的长发轻撇至耳后问道。    正值桃花纷飞的时节,    落英缤纷,一瓣一瓣地于地面晕染开。    “苏公子尽管挑,只要是小女子会的,便奏于你听。”    依稀记得,那时的少女还不识愁苦的滋味,脸上略微带着些许的傲气。    “那便请小姐奏一曲《墨子悲丝》,如何?”    墨子悲丝么?    少女纤细如玉的素手轻轻从焦尾琴的琴弦上抚过,夏日的微风将她的长发轻轻扬起。    那便,    再弹一曲《墨子悲丝》吧。    城下的人群微微有些吵杂,    琴有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    可惜手中的焦尾琴啊。    此琴是爹爹所独创的新琴,还是第一次弹奏,今日竟被她破了三种弹琴的禁忌。    抚琴,    起手,    当第一个琴音飘落,    所有人的心皆是一紧,原本吵杂的人群,纷纷停了吵闹,竖耳倾听起那犹如般的曲声。    少女的指间轻快地勾动着,犹如在琴弦上跳起了一支优雅翩翩的舞蹈,    虽有白纱覆面,却似乎仍可瞧见那微微的笑意。    众人皆沉浸在这一曲琴音中,却根本没有人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    “不对!”    “这不是《墨子悲丝》么?”    “怎的却是轻快的曲调?”    终于,    听了许久方有人惊醒过来,察觉到了不对劲之处,    《墨子悲丝》全程都是离乡之悲,哪里来的轻快曲调?    然而,    即便他点出了问题所在,也没有人理会。    那人摇了摇头,亦重新沉浸入了琴音之中。    蔡琰只继续弹奏着,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弹错了音。    她真的弹错了么?    少女的嘴角依旧挂着幸福的笑容,    此刻,    她的心神已与琴音融为了一体。    从幼时开时,    一点一滴的记忆在她的脑海中回转,    识字、说话、念书、写字、学琴、作画……    她从小便很乖巧听话,能过目不忘,所学甚广。    一日,    会宾客宴会,众人见她才思敏捷,纷纷拍手称赞。    蔡邕哈哈大笑,一时兴起,随口问道:    “琰儿将来想成为何种人物啊?”    她歪着脑袋,想了想,道:    “琰儿要成为班昭jiejie那般的才女,能以笔墨书千秋风彩。”    众人皆只当作戏言,班昭一人编写汉书,名留青史,岂是常人能办到的?    蔡邕亦摇了摇头,“女儿家家,不求有千秋功业,爹爹只盼琰儿能找到一人托付终身,便无憾矣。”    “琰儿不想嫁人。”    小丫头扬起小脸。    “哪有女儿家家不嫁人的?”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    九岁时,    烛光下,蔡邕弹奏时,一琴弦忽断,正要改换琴弦,    一旁,    撑着下巴,映衬着烛光,正津津有味地品读着一本典籍的小丫头随口便道:    “第二根弦断了。”    蔡邕微微一愣,捋了捋胡须,轻笑一声,再度抬指勾断了一根琴弦,    “何如?”    小丫头只盯着手中的书籍,将已读完的书翻了一页,    “第四根弦断了。”    蔡邕抚掌大笑,“吾之琴艺得以传世矣!”    烛光中,小丫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得逞的笑容……    再之后,    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才女,声名远扬,慕名拜访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    她却发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