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赠簪 (第1/2页)
“苏公子想听何种曲目?” 蔡琰端坐于极盛的桃树下,将散落的华发轻撇至耳后,问道。 正值桃花纷飞的时节, 落英缤纷,一瓣一瓣地于地面晕染开,好似仙境。 “蔡老头,你最拿手的应该是《聂政刺韩王曲》吧,不如让你女儿也奏一曲,看看是否青出于蓝呐!” (注:即后世《广陵散》) 卢植捋了捋胡须道。 “成,小女琴艺拙劣,那便见笑了。” 蔡邕这名儒生眼里也难得露出狡黠之色。 这曲目,同样是蔡琰最拿手,甚至技艺只怕还要胜他这把老骨头三分。 “喂喂喂,二位大人。 蔡小姐可是要奏曲于我听,这曲目也应该由我来定吧,您二位这不是主客倒置了么?” 苏秦无语子, 这俩老头居然自己聊嗨了。 “哦,难道苏小友不想听《聂政刺韩王》曲?” 卢植一愣。 “既然是考验琴艺,那便应该挑些难一点的。” “苏公子尽管挑,只要是小女子会的,便奏于你听。” 蔡琰微微扬起的脸颊上,有着一丝难掩的傲气。 苏秦来回踱了两步, 随后道:“那便请小姐奏一曲《墨子悲丝》,如何?” “《墨子悲丝》!” “苏小子,这等大好的日子,你听此等悲曲做甚?” 卢植纳闷道。 “人的悲喜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敢问蔡小姐能奏么?” 苏秦一声轻笑道。 “可以试试。” 蔡琰也有些意外,不过仍旧点点头。 众人保持安静, 当周围只剩下了风吹落叶的声音时, 起手。 指尖熟练地拨动琴弦, 余音绕梁,袅袅不绝。 分明是风景如画,分明是清风徐来,分明是阳春三月, 可是, 那种细如流水悲意却源源不绝,浸入骨髓。 …… 止音,抚琴。 一曲奏罢,三人皆泪目。 “好!!!” “有其父必有其女,蔡兄教导有方,果然不愧为陈留才女!” 卢植首先回过状态拍掌喝道。 “愧不敢当,我这把老骨头可没教她多少,恐怕也教不了多少喽。” 蔡邕摇头苦笑,这还真不是他谦虚。 “苏小友,如何?” 卢植看向苏秦,苏秦竟一点表情变化都没有。 “十乘,可得八乘。” 苏秦却是摇了摇头。 “哼,我看苏校尉该不会不识音律吧。” 蔡邕忽然抚袖愠怒。 “苏小友,这可是你不对了,一曲琴声罢,旁人皆泪,此等琴艺已当绝顶,为何还有不满?” 即便卢植也微微皱眉,有些不悦。 “小女子琴艺拙劣,若有不妥之处,烦请公子赐教。” 蔡琰微抿嘴唇,亦有些不甘。 苏秦冲三人长施一礼:“苏某只问一句,三位各自为何而泪?” “为吾仕途不顺,人生坎坷而泪。” “为吾垂垂老矣,不能安国平天下而泪。” 蔡邕和卢植各自答道。 “那,小姐呢?” 苏秦望向蔡琰,轻笑道。 蔡琰愣了一愣。 “墨子悲丝,悲的是丝线不能左右命运、任人摆布之苦。” “悲的是自己有家而不能回、流离辗转之苦。” “可蔡小姐悲的,” “恐怕不是丝线,而是班昭命途多舛,家世坎坷,含泪续写《汉书》之苦吧!” 嗡———— 蔡琰指尖微颤,竟漏了一丝弦音。 苏秦竟一语道破了她内心所想! “失了此曲本意的流离,即便再悲怆,那也只是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