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临行练得护身宝 (第1/1页)
自三千年前七代掌教时期,宗内八脉格局形成,那时起便立下内门外门的制度,阴神以下是外门弟子,练成阴神进入内门的弟子称内门弟子,内门弟子又分为真传和核心。 真传和核心主要的差别,在于功法不同,或者说突破法相的道路不同。当然一般而言直接修行根本功法的真传比修行真功的底蕴更深厚,而直接修行真功则比直接修行根本功法更容易破境。 六大真功各对应一支法脉,而修习真功的弟子便称六脉核心弟子,总数不过五百余。 而根本功法《星辰妙衍玉录》和《元宸太乙金章》两门根本功法各自对应一支真脉,其弟子乃称真传,要求资质禀赋比修行真功的核心弟子高。 譬如张缘觉和二师兄天衡子修行的便是《元宸太乙金章》,而天枢子与化真子修行的则是《元辰妙衍玉录》。 自七代掌教开始到之后的十代位掌教都是真传出任,如今的真传数量不过百来之数。 总体而言同境界真传还是强过核心弟子许多的,毕竟真传修的乃是根本功法。 太霄宗各种弟子待遇亦是有所差别,比如在可兑换元石、元晶、功法、灵材、术法等善功月例上,入得内门的弟子皆有一百善功的月例,核心真传都是一样的。 而想要额外获取更多善功,一者领取宗内各种司职,比如照顾灵禽、照看药圃、驻守矿脉等;二者便是领取宗外任务或是上缴自己奇遇所获取的灵药神珍之流或是有价值的功法道术等等都可获得善功。 而外门弟子亦是有份例,不过不是善功,而是丹药,因为阴神前的修行便是吐纳天地元气加以药补,未得阴神,是无法从元石中吸收精纯元气的,未达阴神已无法炼制和运用宝兵,故而相对阴神之后的修行资源需求相对较少。 对于张缘觉而言,这些年虽在碧云峰上基本将精力投入修行,但也有段时间在宗内领取照看灵禽的司职,且甚少花费善功,亦是攒了些。 再加上大师兄天枢子和二师兄天衡子对这个小师弟颇为照顾,经过两位师兄的私下里补贴,张缘觉的身家亦是积攒不少。 张缘觉决定准备三个月后离山游历,便干脆去往勤道峰善功殿将兜里的善功都花光,换取了祭炼法器所用的灵材,另外丹药符咒亦是准备齐全。 张缘觉用的是太霄宗弟子祭炼宝器时最喜欢所用的符法禁制——“云罡雷纹禁法”。 第一件祭炼的宝物乃是玄水珠。 祭炼前需要练手,兑换的物品中有许多名为晶岩东西,其作用便是作为新手祭炼宝器前用晶岩作为载体练手,否则贸然祭炼很可能失败进而损伤重水珠。 以青脂、丹砂、黄云粉等灵材调配好灵墨后,将一块一尺见方的晶岩摆在桌上。 调息养神一刻钟后,才拿起灵毫笔,沾了沾一点灵墨,张缘觉凝神聚气将灵识聚合于灵毫笔尖灵墨上,同时脑中观想云罡雷纹后才下笔,一笔一划勾勒云罡雷纹的纹路……三刻之后,晶岩咔咔化为碎末。 “云罡雷纹禁法关键便是神气合于灵墨,一灵墨为载体,渗入器体,一气呵成勾画云罡雷纹与神魂交融。看来还需要多加练习,现在还不够熟练亦不够一气呵成。 否则,若是重水珠变成碎末那可不太妙。” 张缘觉看着面前的碎末想到。 一个月后…… 张缘觉看着手中一个月来的成果,玄水珠绽放毫光已是由青转蓝的,在珠子表面形成了三小块纹路复杂,整体好似一朵祥云的符禁,纹路上散发着幽光,三块符禁间亦是隐隐相互勾连。 张缘觉心念一动:“不如试试御使情况如何。” 运转阴神灵识,那三块符禁纹路便明光大放,紧接着重水珠飞射空中,不过几息又飞回张缘觉手中,接着又飞出去…… “以现在的修为若是不间断御使能坚持长百息。”张缘觉心中不由满意了些。 符禁本质就是连接阴神与宝器的纽带,阴神御使宝器主要靠灵识,灵识便如同阴神的手,本是虚幻,难以干涉现实,但是却可以通过宝禁加强宝器与阴神的联系来御使,待到宝禁刻录愈发圆满,宝器就愈发御使如意。 一般而言,祭炼宝器与阴神强大与否有很大联系,现在张缘觉只是即将阴神大成的修为,待得出窍,阴神真正大成,御使宝器的时间会有大幅度提升。 “看来只是以我的速度,完成云罡雷纹禁法第一层禁法大概需要两个月时间。”张缘觉大概估测了一下。但若如此,那石剑胚便来不及祭炼,与其分心,不如先将玄水珠现行祭炼,心中下了决定,便继续专心祭炼玄水珠。 时光飞逝,两个月转眼便过。这两个月中张缘觉顺利将玄水珠祭炼第一层圆满,十八朵祥云分列在玄水珠两侧,刚好占满玄水珠表面。 此时张缘觉御使玄水珠已是能御使不间断御使不下三刻钟,并且挖掘了玄水珠第一个能力,可重可轻,重可至三百来斤,轻可至十斤,如此看砸人倒是很合适。 如此张缘觉亦不拖延,直接离了洞府,去往勤道峰的辑录司报备了一下,骑着宗门的灵鹤便离了太霄宗山门,径直往大乾国方向去了。 太霄宗主要饲养两种灵禽,一者为灵鹤,一者为玄鹰。 每位内门弟子皆可挑选一只灵禽作为坐骑,平时就将灵禽放在一处饲养,待得要用时便需道辑录司报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