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进击的孙权 (第1/2页)
人在三国,朝九晚五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一章进击的孙权“合肥,一定要打,若是不打,江东便没有出路!” 就在陈逢拿了赤壁战功之后就开始撒欢,无数江夏官吏顶着满脸愕然干活的同时,这个时空的另外一个主角,则正在积极备战,一脸的热血。 他叫孙权,字仲谋,现年二十七,略比陈逢大一岁。 要说起来的话,孙权绝对不比陈逢差……最起码,他之前的时候也曾攻克江夏,接着还为赤壁之战做了不小的贡献。 单单只是以上两点来说,其实就已经足够孙权吹嘘了。 但实际上说起来的话,孙权可绝对不仅于此,他……还有着其他的能力。 比如,继承先父兄基业之后,他能把江东的基本盘稳住。 从这一点来说,当世很多人便都没有资格小觑他了……毕竟,败家子可并不是后世独有产出,在这个时代里面,败家子同样也很盛产。 所以能稳住基本盘的孙权,自然是有资格傲视天下人的。 或许也是因此之故,他的内心里总有那么一股傲气。 因为这一份傲气,孙权在开始的时候,便没有半点考虑地拒绝了刘孙结盟。 直到江东的局面彻底失控,他才从反联盟的一员,成为了促联盟的一员。 可就算是如此,孙权内心里的傲气也依旧还在。 他甚至觉得,如果没有江东的亲自参与,赤壁之战便无论如何都赢不了。 由于有着这样的想法存在,孙权几乎想也没想的就留在了柴桑。 他在等。 等一份求救的书信。 他相信,这份书信一定会出现。 这份自信甚至一度让他以为,只有这封求救书信出现之后,天下的格局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到了最后,孙权却是被无情的打脸了。 赤壁,赢了。 不仅赢了,而且刘备、陈逢、诸葛亮等人的组合还赢的十分漂亮。 以至于到了现在,小半个南郡都即将要被刘备给拿到手中了。 孙权的内心受到了严重伤害。 因为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早早握有江东的自己,现在只能守成,而刘备这样开局啥也没有的人,却是可以轻易地做到开拓之举。 是的,他酸了。 但他最酸的,其实并不是刘备。 毕竟刘备再怎么着,也能称得上一句南征北战多年,输给这样的人,自然是不算丢人的。 可陈逢呢?诸葛亮呢?石韬呢?孟建呢? 这些人的年龄,大部分都跟他差不多,但这些人最终获得的战果,却是现在的他连想都不敢想的。 凭什么?! 孙权的心态,瞬间失衡了。 虽然孙权的身边,有着周瑜、鲁肃这样的智者不断对他进行劝说,而且还进一步,乃至全方位的帮他分析了,此战刘备等人之所以能获胜只是机缘巧合的道理…… 但孙权还是想要证明自己! 严格说起来,他这种想要证明自己的心态,并不是什么意气之争。 虽然也有这么一点意思在里面,但更多的,却是因为另外一回事。 此战过后,孙权看到了很多不和谐的东西。 比如……赤壁之战前夕,那些曾劝他投降的人。 或许旁人会说,这些都没什么,甚至还是为了他孙权好……怎么可以因此就想其他的呢? 这么想的人,大概不是什么合格的政客,也做不了合格的政客。。 因为像是孙权这样合格的政客,他就看到了不太一样的东西……自身的根基,其实并不似表面那般牢固。 所以,孙权必须要证明自己。 就像是历史上的孙权一样,在听到刘备、周瑜、诸葛亮、鲁肃、程普…黄盖等人赤壁大胜之时,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出兵北方。 有人或许会问,不这么做难道不行吗? 还真不行。 孙权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也就意味着,他将会永远地落在周瑜身后……甚至于,稳固自身的根基,都要依靠后者的帮助。 这世上有哪一个合格的政客会希望自身面对这样的局面吗? 别人不好说,但孙权绝对是不愿意的。 所以就在刘备赤壁大胜、拿下小半个南郡的消息传开之后,孙权便开始积极的备战了。 他一共有两个目标。 一,先打江夏……在此期间,他将会用刘琦大做文章,以此来为谋夺整个江夏而做准备。 可惜的是,由于刘琦的病重,以及陈逢的及时归来,他这个想法自然也就泡了汤。 于是,孙权也就只剩下了一个目标。 进攻北方,想尽一切办法拿下合肥! 在这之后,孙权便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他甚至还考虑到了刘馥之死,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力。 更为关键的是,他提出这一想法之后,根本就没有人反对他。 这便让他内心愈发觉得,攻打合肥实乃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一直到了今天,孙权的这一想法也都没有改变。 孙权对此很是满意,因此在出发之前,又重申了一遍攻打合肥的重要性。 他的话,依旧没有人反驳。 哪怕是周瑜、鲁肃这样觉得不应该去打的人,也都觉得不太可能出现意外。 他们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了孙权的第二句话出口。 “公瑾继续留守柴桑。” 孙权一边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