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黑化 (第1/1页)
次日,阳光灿烂。 韩林照例来到太学堂。 一进门就发现今天的主讲正是宋濂。这老夫子看到韩林,竟然对韩林点了点头。 颇让人受宠若惊。 开始讲课后,韩林也不得不承认,宋濂确实是个有才华的人,比其他几个人讲课有趣。 不仅能说会道,还非常注重细节,每讲一句,都是深入浅出,引经据典,让人印象深刻。 讲解完毕以后,还让众人抄写一遍,再让他们重复。 而且宋濂还非常严肃地说:“你们每一份作业,我都会用笔把错误记下来,你们可千万不要搞错了,否则,后果很严重。“ 韩林心中暗道,这老夫子倒是个严谨的,但是这样一来,不是给我添麻烦吗? 不过他还是按捺住,拿起毛巾擦汗,心不在焉地听着。 宋濂讲到一半,却突然站起来。 韩林看了看窗户,喃喃道:“又来了!“ 原来是朱元璋又来了,不知道这老头子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老夫子对他行了礼:“陛下驾临,有失远迎啊!” 朱元璋微笑着对宋濂点点头,走向后面作为。 “参见父皇。”朱标等人连忙跪下。 “臣见过陛下!“韩林也只好急忙站起来行礼。 这个时候的老朱,笑眯眯的,一脸春光满面的样子,看起来心情不错。 不过韩林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只见朱元璋接受了大家行礼后,这才说道“大家不必多礼,都坐下吧!你们继续。” 说完自顾自地坐到了座位。 韩林无奈,只好坐下去。 韩林坐回椅子上,感觉屁股底下像是钉了块石板似的,怎么也舒服不了,浑身都难受。 每次遇到朱元璋都是这样。 从内心深处开始恐惧,也不知道是自己的感觉呢? 还是韩林儿的灵魂在颤抖。 等到宋濂讲完课。 朱元璋这才站了起来,扫视全场:“今天呢,朕得到了消息,张士诚已经被俘虏了。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接下打谁的问题?要考教大家,你们都说说我们应该怎么统一天下?先打谁?” 这话一出口,顿时如同平地炸雷,整个太学堂内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韩林也惊了,张士诚不是应该再抗几个月才能被俘虏吗? 不过这也不奇怪,方国珍投降了,围攻张士诚的军队更充裕。 此时朱标脑海中冒出一个问号,怎么会问自己这种问题! 要知道,这些问题父皇一般从来不会问的。 朱标最近关于权谋的书读的多,稍微一思考,便知道这是父皇专门来问韩林的。 于是立刻偷眼瞥了瞟旁边韩林,果然发现韩林此时的表情异常严肃,仅仅上前祝贺了一下朱元璋打败张士诚。 然后就退了几步,站在了角落。 朱元璋看韩林不回答,也不奇怪,只是对朱标说道,“标儿,你先说。” “遵旨!”朱标赶紧站起身来。 “那我就说两句。”朱标清了清嗓子,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可以仿照宋朝的路线,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元廷在北方还有相当实力,再加上王保保,李思齐也算是名将。而南方的明玉珍已死。梁王势孤。如果能够攻破他们的城池,再集合兵马北伐,胜率高达七成。” 朱元璋微微颔首:“说得不错。” 朱元璋又看向另外一侧的朱樉:“老二,你说呢?” 朱樉点点头说道,“大哥的方法,我觉得不行,父皇起兵是为了驱逐胡虏,前段时间父皇去打陈友谅张士诚,儿臣就听说了不少议论,说父皇只打义军,不打元廷。现在,张士诚被灭了。再放着元廷不打,去对明夏动手,怕会失去了大义之名。” 这话一出,立即引来许多附和声音。 特别是朱棣,奶声奶气支持朱樉。 这小家伙最喜欢凑热闹。 朱标皱了皱眉头,不悦道:“朱棣,你少捣乱。这次可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容不得你在这瞎掺和。” 朱棣哼了一声:“我可没有瞎掺和。倒是大哥你现在怎么变得优柔寡断了。这跟你平时干练果决的形象不符呀。” 被弟弟这么一说,朱标的脸色有些难堪。 ”黑化度加20%” 韩林脑子里的系统声音如同天籁,他差点忍不住拍案叫绝。 “朱老四简直就是个宝藏男孩啊!” 他不禁赞叹。 不过还是朱标最近读书对的太脏,看多了那些什么《商君书》和史书以后。 变得只看利益。 容不了人了是吧? 那可太好了。 完全带坏指日可待。 韩林这样想着不由笑出了声。 朱元璋冷冷问道”韩林儿,你在笑什么!是笑太子呢还是樉儿?” 韩林连忙收敛心神,感受到一股杀气。恭敬地说道:“禀告陛下,臣只是想起了一些开心的事情,所以笑了一下。并无任何嘲讽太子或者二殿下的意思。” 朱元璋听罢,”那宋国公,不知有何高论?说不出,你就别走了。” 韩林点点头,微微一笑,说道:“启奏陛下,臣认为二殿下刚分析的十分有道理。如果我们能够打赢元廷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够横扫南方。再说元廷是外强中干。” 朱元璋饶有兴致地问道“这如何说起?” 韩林说道:“元廷国库亏空,丢失了江南财赋重地,养兵困难。虽然后来恢复了一些,但那是因为军阀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