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_第七章 募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募兵 (第1/1页)

    而在另一边我们的小杨同学也就是崇祯皇帝,也在思考着接下来的对策,回忆回忆自己那个时空崇祯皇帝的经历,记得当时北京城被攻破,只有几千太监防守北京城,没有听说有什么军队上城抵抗,直到太监都战死,北京城被破,明朝就此灭亡。

    要不自己再组建一支军队,到时候逃跑的时候,也多一成胜算,想干就就干,反正自己还有钱,管他三七二十一,只是找谁来组建这只军队呢,自己对明朝历史又不熟,好像历史中记载英国公张世泽(中都都府,提督京营)是守城战死的,具体守的是哪个门自己却不知道,还有一个吴三桂他爹吴襄好像是京营提督,后来京城被攻破,被李自成给杀了。

    虽然崇祯自己的脑海中也有许多大臣,只是印象中崇祯对这些人都不信任。算了,不想了,先给这两个人安排募兵的任务吧。英国公张世泽世袭武勋,安排募兵应该没问题。安排吴襄练兵,吴襄这老小子,自二月份入京一大家子人,几十号家丁保护,在辽东都是和建奴拼过命的人,训练一群乌合之众应该没问题。

    随即便吩咐小太监去找张世泽和吴襄二人前来觐见,大约过了一刻钟,张世泽和吴襄二人先后来到了崇祯皇帝跟前,行了礼,崇祯看着二人说到,朕找你二人有事相商。张世泽和吴襄二人说道,“请陛下示意”。崇祯说到,我打算让你二人,马上去京城各处招纳士卒千人,最好找那种能够吃苦赖劳,身强力壮,无牵无挂的敢死之士,并备足武器干粮,让王承恩从内库中提出白银十万两给你二人,务必给我好好办事,这些士卒我有大用,若是手里没有一只可靠的军队,怎么南迁?你二人务必好生去办。二人同声到,微臣遵命。其实崇祯皇帝让张世泽和吴襄二人去招募军队还有两层意思,一是让张世泽和吴襄二人共同募兵,相互牵制。二是吴襄之子吴三桂还有四万辽东铁骑在山海关,让吴襄在身边还可以当做人质。崇祯摆了摆手,张世泽和吴襄二人随即退去。

    而在一边,内阁之中,混乱不堪,北方的一部分官员还在劝说魏藻德,去说服崇祯留在京城以安民心,而南方一些大臣则在议论怎么离开北京城,要怎么向天下人交代,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

    京城之中一座豪商府中,据说是内阁大学士陈演的产业。一名小太监正在和一位叫刘勋的大汉说道:“昨日皇帝获知大同宣府等地失陷之后,今日在朝廷之上已经决定了要南迁,目前还在朝堂上商议,大人要速做决断啊”。

    原来刘勋是李自成派到北京城,打探北京城消息的,而这名太监叫王华与刘勋是同乡,自然而然刘勋就联系上了王华。王华在得知崇祯打算南迁的消息之后,就立即前来给刘勋禀报。刘勋和王华商量了一番说道:“你回到皇宫中,再仔细仔细打探崇祯老儿打算什么时候南迁,具体有什么安排,有什么消息立即来报”。说完给了王华一袋银子,王华拿着银子急匆匆的走了,而刘勋沉吟了半刻钟,提笔把近日北京城打探道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写在了一张纸上,并把崇祯要南迁的事详细的给写在了其中,并吩咐侍卫快马加鞭的给李自成送去。

    第二天,京城之中都已经乱了套,有人说皇帝要逃跑,要做跑跑皇帝,有人说皇帝不要北京城了,不要祖宗基业了,更有一些人在其中推波助澜各种使坏,总之京城之中留言四起,混乱不堪,最混乱的还是数各个城门口,各个城门已经被准备逃离北京城的车马给堵的水泄不通。

    尤其是京城之中的地主豪绅,拉着几十车几十车的财产,准备离开京城。可到了城门,被城门被口的五城兵马司士卒要求收“出城税”,并且还收十税三,不交就出不了城。而对出城的百姓却是不闻不问,许多百姓昨日晚间听说皇帝打算南迁,都拿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家产,大包小包的出城门,向南方逃难去了。

    而另一边各家豪绅的管事,还在好言好语的给守门的士卒求情通融,说这是谁家的产业,家里有谁在朝为官,不让开就怎么样云云。而守城的五城兵马司士卒油盐不进,就是不让出城,只有缴了税才让出城。

    其中一些在朝为官,打算把家产运回南方的官员管事,就开始了最直接的威胁。有说自家有人在内阁之中,有人在兵部,有人吏部,有人在刑部,开始了各种威胁,然而守城的五城兵马司士卒却纹丝不动,不交出城税,就死活不让走,一些豪门大户仗着自己有家丁,打算强闯城门,但是刚刚开始强闯,就被五城兵马司的士卒给镇压了,还杀了不少人,然后货物就被御马监的太监给带走充公了,之后更是有锦衣卫以勾结流贼扰乱京城被抄了家。

    京城各门基本都有流血事件的发生,都被五城兵马司的士卒给镇压了,然后各个城门要出城的豪绅地主管事都老实了很多,乖乖的排队缴税。但是还是有不少官员豪绅的管事不想缴出城税,回去禀报自己的家主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