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4 聪明人很多 (第1/2页)
姚知县今年五十有二,作为一个二十岁才考上秀才,三十八岁才考上举人,再之后就是两次会考都没考上,只能认命补缺仕途浮沉好几年,才祖上冒青烟混成了正七品担任中县清河县知县。 所以他很知足,担任知县两年多,一直兢兢业业,毕竟他能从从九品学官混成正七品知县,靠的就是认真,勤奋。 又审理结束了一桩真正因为一只鸡而导致两家大打出手的鸡毛蒜皮案子,姚知县揉了揉眉头,耳朵里还残留着那两家女子那尖利哭喊争吵声的回响。 这案子不复杂,但是很麻烦,两家都养鸡,那这只鸡是谁家的?怎么证明?最关键的这只鸡还是死了的。 脑海里回荡着这些疑问,姚知县决定回后院找夫人聊聊讨个主意,他的审理结果是一家一半,肯定不对,但是他又一时想不出正确办法。 他这个夫人比他聪明,有学识多了,他不止一次想过要是他夫人去会考估计早就进三甲了,得到这样一个半辈子一心一意鼓励支持他,抚养子女奉养双亲的夫人,他觉得这才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摇着头从官衙大堂穿过侧门姚知县快步走向后院,穿过花园走廊,姚知县直奔书房,不出意外夫人多半又在书房读书写字。 可刚从进院子,就看见客厅里夫人对面坐着陌生的一男一女,姚知县二话不说张嘴就要开喊。 县衙后院莫名其妙出现陌生人,不管是什么来路,先抓起来准没错。 这念头在脑海一闪而逝,姚知县看着夫人,又阴沉着脸闭上了嘴。 气势汹汹大步走进客厅,姚知县直奔主位,用力一拂官袍坐下:“二位不请自来,有何见教。” 仇大姑娘欣赏的上下打量了姚知县一眼,没开口。 “看来打听的结果没错,姚大人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虽然政绩平平,却是个难得的好官。” 王庆之也对姚知县第一印象非常好。 “哼!别废话,直说什么来意,先说好本官除了俸禄,没外财,二位英雄要想发财,可就找错人了。” 姚知县没被这些好话迷惑,无缘无故跑来县衙后院劫持官眷不是求财就是伸冤报仇,他自问手下绝无冤案,两年多就斩了一个采花贼,难道有同伙要报仇? “........” 王庆之被这一棒打蒙了,他长得像劫匪大盗? “夫君,二位冒险而来应该无恶意,必有要事相商。” 姚夫人一开口就让仇大姑娘和王庆之刮目相看,这个文文弱弱见到他们就老老实实跟着走的女子,没看出居然还有这番见识。 “姚夫人说的没错,本将此来就是想问姚知县,满门抄斩,青云直上两条路选哪一条?” 王庆之起身朝姚夫人拱手示意,才缓慢开口。 “本将?” “满门抄斩?青云直上?” 姚知县跟姚夫人这同时惊讶开口,马上就让王庆之看出了他们两口子智商水平。 重点都抓不住,也难怪这姚知县官声虽好,政绩却平平无奇。 “什么?满门抄斩?” 姚知县话出口愣了一下,又立马火烧屁股一样跳了起来。 “请这位将军详细明说,不用理他。” 事关重大,姚夫人也顾不得低调,藏拙维护夫君颜面了,直接夺取话语权。 “码头下游五里芦苇丛有一条军用蜈蚣快船和一条官船,官船上有我们从蜈蚣快船上救下的百余名,十二至十八被拐卖私掠的良家少女,据悉有三十名是在姚知县的青河码头上的船。” 王庆之看了一眼依然没回过神的姚知县,就摇了摇头直接跟姚夫人讲述。 具体人数他还真不知道,走得太急没问。 姚夫人听闻,身形一晃,这话跟她夫君说肯定还要想一会才反应的过来,可她不同立马就明白了。 她天天读书,当然知道武朝律上可是明明白白写着,买卖人口者满门抄斩。 那怕异国运来的进入武朝疆域都只能签合约,五年最低,十年最高,可续约,但是必须双方同意,官府担保留档。 合约到期,就是自由人,武朝子民。 异国的都如此本国的就更不用说了,谁敢买卖? 百余拐卖,偷掠少女,这的的确确是通天大案了。 不管夫君知晓与否,有无本县女子,他都难逃罪责,而且敢冒险干这买卖的,背后势力有多大? 夫君会不会背锅?姚夫人略一思考就知道了答案,所以埋头沉思一会便干脆望着王庆之开口道:“将军需要我们怎么做?” 聪明人啊! 王庆之感叹:“本将姓王,名庆之,蒙皇恩授正五品武德将军,路遇军械蜈蚣快船私用,询问之下,蜈蚣快船上的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