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05 家门口的江湖 (第2/2页)
无误即可领赏。” “那有多余的通缉令吗?” “有,这不是?” 随着诸葛长英手指方向,王庆之这才发现告示牌旁边坐着一个黑袍小吏,面前摆着案几,上面一叠一叠全是通缉令。 假装没看见老赵拼了命挤眉弄眼得示意,王庆之大步走了过去,看了半天,思虑良久,才挑出了七八张,仔细折叠好,小心揣进怀里。 他其实很想全都要的,没办法,他前世拿着照片都会认错人,更别说现在这种抽象派画师画的人像。 所以只能选择几个价格最高,形象标志特征最特殊,最明显的。 这一耽误,王庆之回过头就远远看见安云福的车队,主要那个蚕宝宝一样的白胖子在人群中太显眼了。 赶紧匆匆跟诸葛长英道过别,王庆之拉着老赵就汇入了出城人流。 诸葛长英原地愣了好一会,任凭他见多识广,对王庆之都没个准确形容。 晃着头走了几步,突然脑海闪过几个关键。 伤退去职。 完好无缺。 走镖。 缺钱。 联系一想,诸葛长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没想到不但文官派系斗的厉害,边军一系也如此残酷,逼得一个有大好前程的年轻将军,都只能借口伤退黯然卸甲归乡,穷困潦倒到要重拾祖业走镖养家的地步。 唉!可惜了!诸葛长英扼腕长叹。 此刻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诸葛长英脑补成一个悲情人物的王庆之刚刚才挤出城门。 身边没那么多人了,忍了半天的老赵终于又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少镖头,我们走镖在外,最忌多事,一切要以镖货安全为首,这些通缉令上的流寇大盗都是穷凶极恶的亡命徒,万一碰见了也得假装不知道,否则一旦有个闪失,招牌可就砸了啊!” 呵!要是每个亡命徒都值五十贯,他早就挣下一座钱山了。 王庆之听而不闻,一边策马小跑,一边远眺着数百米外,由一道宽阔沟渠跟护城河相连水波荡漾的大河,清河。 依山傍水南安府。 那水指的就是大清河。 清河如同南安府玉腰带一般环绕半城向东而去,而大名鼎鼎的清河码头就在官道不远处。 平坦宽阔的官道跟水势平缓的清河并行,官道上车马簇拥,人影攒动,河面上舟影白帆,渔船往来,好一派祥和繁华的如画美景。 码头上客船货船停靠的密密麻麻,岸边上则布满了由木头茅草搭建连墙壁都没有临时堆放货物,安置客商歇脚等候的简易棚屋,绵延数百米热闹繁华的跟个镇子似的。 要是能在这里搭几个棚子,那还不是坐着收钱? 王庆之早就研究过生财之道,可惜玻璃有了,活字印刷术也有,纸张也不差,问过老二很便宜。土豆,番薯在北疆都是那些军寨,邬堡的主要种植物,大武根本不缺粮。 军中有高炉炼钢,水锤打造兵器,连酒精消毒都会,火药也都早有了,只不过面对来去如风全员骑兵,压根没城池一说的大金,缺乏研究开发的机会,只能拿来放焰火,传递信息。 扭头正想问问老赵,看看在这码头区搞几个这样的临时货站,需要什么条件。 “老赵,你这是干什么?” 老赵难得的没搭理他,一脸肃然,端坐马上,昂首挺胸,手握一杆二尺长旗杆,打着一面黑底红圈,中间绣着安远二字的三角小绸旗。 随着看过来的目光越来越多,王庆之越走越慢,恨不得掉头就跑,这也太羞耻了吧? 渐渐地王庆之发现那些目光不是嬉戏,嘲笑,而是表情肃然,态度恭敬。 时不时就有路边棚子闲坐的大汉起身向老赵抱拳致意,老赵却傲然抬头视而不见。 在王庆之印象中弯腰驼背了,天天愁眉苦脸,嘴巴比老太婆还啰嗦的老赵,这一刻却让他联想起了大军出征时的旗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