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5、你感冒了?(三更) (第2/2页)
离开厂子,他很有可能拿到六级工资。 现在他的腿瘸了,手反而快了,周师傅,说句不尊敬的话,他的缝纫技术不比你的差。” 周谦一笑,有了点兴趣。 “老许,要不等年过了,让他来店里试试怎么样?合适了就留下。” “行!周老板,我敬你一杯。” 老许双手端着酒杯说道。 “干杯!” 周谦举杯碰了下。 —— 第二天两人继续做衣服,农历腊月十八是阳历1月12日,距离交货还有10天,时间有点赶。 同时设计班准备在寒假前把第二期《时尚指南》发出来,这些天也在加急赶工。 编务会议一次接着一次,有时上完课开上两三个小时,有时他还在做衣服,电话就打来了,有时老蒋几个拿着稿子直接来到铺子里,找他做审核。 忙碌了一个周,《时尚指南》第二期终于在放假前两天印出来。 由于第一期杂志先后被《汉大校报》和《汉江日报》点名,搞得比较热闹,与杂志有合作的饭店餐厅,营业额明显比以前更多。 有家麻辣香锅店被杂志点评后,人流量翻番,成了校外一家人气很高的餐厅。 看到这些餐厅火了,一些餐厅主动找到杂志合作,要求打广告,求好评。 但是《时尚指南》是一份有节cao的杂志,不可能为了钱,什么赞助都收下。 按照大家对的商议,只推广点评那些环境不错味道不错的餐厅和食物,给餐厅和食物分别评分,从3星到5星。 有些饭店环境太差,不讲卫生,食物也很差,一点亮点也没有,杂志也就没有搭理。 第二期杂志外务组一共接到了10家饭店的赞助和两家服装店、一家理发店的赞助,还有两个培训班广告,共筹集了7400元经费。 第二期《时尚指南》共刊印了1000本,其中300本依然免费赠送学校办公室,一百多本送给合作方,让他们给客人看。 剩下五百本,设计班依然采用了上次的策划,在学校三处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置‘无人销售点’,两块钱一本,凭诚信交易。 第一天卖出去了246本,收入391元,比预期低了很多。 第二天只销售137本,收入两百多。 第三天学校放假了,兵荒马乱的,也没有人看杂志,大家只好把剩下的一百多本送给了新闻学院里的同学和学长们,让他们好好学习一下。 “唉,真不容易啊,我刚差点被那些学长给瞪死了。” 派送完了最后一本杂志,陈鹤嘿嘿笑道。 “你明知道他们不爽我们办了杂志,还让他们批评指点,这不是故意挑衅吗?” 周谦笑道。 “哈哈,是的,看到我们大一办杂志,那些学长们就会有种苟活了的忧伤,看着特爽。” 郭凯明笑道。 “现在放假了,做不了调查问卷怎么办?” 王大器在负责收集调查问卷的小组,所以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没关系,明年来了再说。” 周谦说道。 —— 发完了杂志,周谦又去训练室练习小提琴,晏诗晴一边指导一边练习,两人相互参照,进步很快,晏诗晴说下一次东海交响乐团选拔,她有机会冲击首席小提琴师。 周谦表示欣慰,不愧是我的师姐。 到了下午六点多,练习结束了,他收起琴盒,临走时他想起一件事。 “师姐,送你一件新年礼物。” 他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包装袋。 “什么?” 晏诗晴打开包装袋,看到了一条蓝白条纹的围巾。 用蓝白色绒毛细线织成,薄薄的,手感柔和,一米多长,像是00/01年秋冬季巴黎时装秀上的那款,时尚典雅。 “这是我自己织的,家里的小家伙们都有一件,也给师姐你备了一条。” “这是你织的?” 晏诗晴不相信,拿起围巾看了看,跟家里那些名牌围巾也没多大区别,只在纹理上做工更精细一些。 在围巾中间,还有三个字母‘YSQ’,正是她名字首字母的缩写。 “你还挺厉害的。” “那当然!” “围巾很漂亮,谢谢,不过要是我收了,你会不会误会?” 晏诗晴问道。 “误会什么?” “你明白我的意思,以前我说过只想专心练琴,没时间谈其它的。” 晏诗晴抿着唇角说道。 周谦笑了笑,“你误会了,快过年了我送你一件礼物,谢谢你指点我的小提琴,并没有其他不单纯的目的。” “真的?” 晏诗晴盯着他问道。 “当然,我的女朋友要会洗衣拖地做饭,而你除了小提琴啥也不会,我找你干什么?” 周谦笑了笑,背着琴盒走了出去。 “洗衣拖地?你怎么不去找个保姆。” 晏诗晴轻轻一笑,拿着东西跟了上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