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02章:众卿,你们是要累死朕吗? (第1/2页)
翌日。 韩琦与曾公亮同时出现在李回默的面前。 这二人在西夏也早就是名人了,李回默在他们面前更像是一个晚辈。 李回默连礼部员外郎耿春和都斗不过,更不要说这两只老狐狸了。 不到半个时辰,二人便将李回默聊得服服帖帖。 三个条件,全都答应下来。 并且还套出了他的实话:李谅祚的底线是每年赠予大宋三千匹西夏马,五千只滩羊。” 但韩琦告诉他,五千匹西夏马,一万只滩羊,少一根羊毛都不行。 李回默犹豫了片刻,咬牙答应下来。 多出来的两千匹西夏马和五千只滩羊,他只能自掏腰包了。 但是,他并不难受。 因为曾公亮告诉他,一品楼去西夏建立分楼时,只要他也参与其中,利润可以拿大头,最后获利的还是他。 李回默对一品楼的经营模式是了解的,其细细一想,若这样做,用不了一年自己就回本了,心情不由得变得再次愉悦起来。 这就是最顶级的沟通艺术。 礼部员外郎耿春和让李回默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挑不出毛病。 礼部侍郎王珪和禁军教官种谔,让李回默又怕又狠,恨不得永远都不想再见到他们。 但韩琦和曾公亮明明是坑他最深的人,却让他点头哈腰,甚是感激。 紧接着,赵顼见了他一面,还赐给了他一些金银首饰,李回默甚是开心,乐呵呵地返回西夏了。 而赵顼,就静等十二月的喜讯传来了。 …… 十月底。 大宋第一座百姓书馆终于在朱雀门街临近国子监一处短巷开始营业了。 里面藏书约有三千册,并且还会不断增加与更新。 还有一些桌椅笔墨,但数量不多。 首日,去百姓书馆的大多还是一些读书人,寻常百姓,数量很少。 但赵顼也并不着急,此事是一种需要长期经营的事情。 第二座图书馆将会建在汴河旁,并且将会摆放更多有关种植、养殖、冶炼类的书籍,三司条例司也已经开始筹建了。 因为百姓认字率太低,免费学堂本应该同步筹建的,但此工程量较大,还需要等待时日,毕竟太耗钱了,大宋当下还支撑不起来。 在赵顼眼里,如今的大宋不管国库能节余多少钱,似乎都不够花,他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这一日,御史中丞吕公着也来到了百姓书馆。 一位私塾先生在一旁捋着花白的胡须说道:“汴京城若早有此百姓书馆,就不会可惜了那么多穷人的孩子无书可读了,真是好方策呀!” 吕公着听到后,不由得也甚是感慨,然后突然眼睛一亮,朝着御史台奔去。 …… 翌日,又逢朝会日。 垂拱殿内,文臣武官们整整齐齐地站在下面,还在为与西夏签订的协议而兴奋不已。 大宋,终于收到回头钱了,这绝对是一场载入大宋史册的好契约。 这一年,文臣武将间的内斗都少了许多,也没有因太多鸡毛蒜皮的事情而闹上朝堂,因为大家都忙着变法改革了。 并且,当下的朝廷给人一种很明显的直觉。 能者上,庸者下。 这让很多人都有了危机感,在做事上比以往的效率高多了。 赵顼本以为今日的朝会只是走个过场,简单说了几句便准备退朝时,御史中丞吕公着突然站了出来。 “官家,臣有本要奏!” 近来,御史台一直很低调,众臣不由得都看向吕公着。 赵顼也有些意外,当即坐直了身体,道:“讲!” “臣弹劾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败坏朝廷纲纪礼法,玩忽职守,事君不诚之不臣之罪!” “弹劾中书门下平章事富弼,参知政事韩琦、司马光、曾公亮、欧阳修五人监察不利,失职渎职之罪!” 哗!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赵顼也不由得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站在吕公着一旁的张方平,一脸迷惘,就在早朝前,他还和吕公着有说有笑地聊着汴京城哪里的羊rou汤好吃呢! 一会儿功夫,吕公着就弹劾他了,并且还是重罪。 此等罪名若成立,那都不是被贬,而是直接罢官了! 富弼等人也都是一脸懵。 监察不利? 失职渎职? 这都哪跟哪呀? 他们这半年来都忙得快住在中书省了,这是满朝文武尽皆知晓的事情。 吕公着缓了缓,继续说道:“自太祖、太宗起,朝廷便设经延,为君讲学。经延官及讲读时间,皆由翰林学士承旨制定,中书有监管之权。但这一年来,经延几乎荒废,官家年轻,经延讲学,乃是学习历代圣君之法,持之以恒,方有效果。而今内侍省与中书皆却荒废经延,半月尚不开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