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八章 刘记餐饮 (第2/2页)
!” 刘琮对于李通还是非常喜欢的,为人稳重,而且武艺好,之前在军中比武,李通之武艺与刘磐不相上下,而且年轻,才二十三岁。 七日后,刘辅,糜芳回来之后便重新调整了队伍,五营人马,分别由刘辅,刘仁,糜芳,李通,李整担任。 刘琮让刘辅,刘仁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磨合cao练,王越,典韦分别招募了不少游侠,组建了警卫排。 “李裕,刘枫,酒楼的事情办理的如何?” “正在cao办,目前李裕在负责装修,厨师也还在培训!” 刘琮在高平就培训了十余个厨师,虽然汉朝各种烹饪之法都已经出现,但是锅具不行,刘琮对其进行了改革,但是很难推广到普通民众。 大汉朝的冶铁技术不够,铁还是比较缺乏的,铁锅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铁锅的出现会让饮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汉朝锅具类似砂锅,蒸煮都算比较方便了,但是炒,煎炸也行,但是不是那么的方便,而且汉朝油也缺少! “城南的早点铺准备的如何?” “已经准备妥当,三天后正是黄道吉日,公子是不要亲自过去?” “嗯。” 饮食改革在刘琮看来很有必要,大汉朝与后世不一样,稻谷种植于淮河,长江流域,但是北方部分地方也有种植。 毕竟优质小米和优质稻米的口感最好,因为汉朝对小麦,大麦的运用差了很多,主要蒸煮,没有想过磨成粉,在制作成面食。汉朝主要是制作成面饼,自然口感上比起稻米会差很多。 自然包子,馒头在大汉朝是没有的,更别说饺子,云吞之类的,不过刘琮准备占有这些发明了,本来是诸葛孔明发明的。 “咚咚咚!” 三天后,一阵敲锣打鼓,开始了新店开张,刘记早点铺,主要经营有韭菜包子,豆腐包子,白菜包子,馒头以及白糖馒头等。 刘琮也在旁边看,旁边围观了许多人,非常好奇这是什么,主要他们也没看过,围观的不少,价钱则明码标价在旁边的木板上。 “我是本店的掌柜,本店主要经营包子,馒头!热乎乎的,好吃不腻,而且冷了也能当作干粮,价格便宜!另外有白粥经营,一钱一碗!” “这是什么玩意?吃了不会有问题吧?” “谁知道的,咱又没看过!要不你去试试?” “一钱一个倒是不贵,不过白糖包子就太贵了!10钱一个!到底能不能吃?” 人群中议论纷纷,不过都是在观望,并没有人买,白糖包子就面粉中加了点糖,有甜味,当然贵,而且这个是用来赚有钱人家的钱。 “掌柜来两个馒头,两个韭菜包子!” “好咧,馒头一钱一个,韭菜包子两个三钱!” 旁边的人都在看,护卫买了之后便送到刘琮手中,刘琮自己当然吃过,但是还是准备试试早点铺有没有用心做。 馒头大概是一两一个,30多克,汉朝一斤十六两,正常一个成年人的分量在五个馒头左右。 汉朝的小麦,大麦都是220钱一斛,一斛约在30斤,大概能出27斤左右的面粉,正常来说能做不到600个馒头。 刘琮撕了点尝了下就让护卫吃了,不能浪费,护卫吃的很香,简直就是现场吃播,看的典韦都想吃了。 “你要想吃自己去买!” 典韦一听就乐了,因为今天很早就陪着刘琮,因此早上吃的并不多,因此摸了摸肚子,有些饿了。 “掌柜的,来十个馒头!” “好勒!” 典韦兴奋的拿着馒头开始吃了,典韦虽然之前吃过,但是次数少,再次吃到觉得非常香,旁边的人咽了咽口水,终于是忍不住了。 “掌柜的,给我也来两个!” “老张,你不怕吃了有问题?” “旁边这两个小兄弟都能吃,我当然也能吃,再说了,掌柜一看就是实诚人,怎么会害人!” 老张买了两个,不过老张一看就是穷书生,汉朝可没有塑料袋或者纸张,要不学典韦直接用手接着,要不就是放自己口袋。 “好烫!” “客官,您小心点,烫!要不您就在这边吃,我用碗给您装着?” “好!” 典韦他们每天cao练,皮糙rou厚的,那点温度他们当然是扛得住的,但是对于书生来说,那就是烫手了。 “客官,要不要来一碗米粥,配合馒头口感更好!” “来一碗!” “老张,怎么样?” “好吃!非常好吃!平生就没有吃到如此好吃的食物!” 旁边的人听到老张如此称赞,也纷纷购买,一时间火爆起来了,刘琮看了看便离开了,这只是第一家,刘琮是准备将自家早点铺做成平民连锁食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