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用计 (第1/1页)
“妙计,妙计啊,此计一出,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只有郡主殿下这样的天纵之才方能想出来吧。” 罗玉的马屁顿时让赵玉儿大喜,忙问道:“妙在哪里,你看出什么了?” 妙在哪里? 我怎么知道? 我就是拍个马屁。 要是现在还看不出来今天这场戏就是个大阴谋,那也太对不起我那超过九十点的智商了(数据)。 “这个么……此计妙就妙在,诱饵足够有分量。”罗玉憋出了一句。 “什么嘛,我那个爹是假的,你不会还没看出来吧?”赵玉儿嘟起了粉嫩嫩的小嘴巴,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罗玉呵呵一笑。 “属下自然是看出来了。不过,我这个有分量的诱饵指的可不是他——”罗玉指了指那个假王爷,道:“而是郡主殿下您啊!” “咯咯咯,这倒是没错,本郡主确实是这次行动中最有分量的。” 赵玉儿转怒为喜。 罗玉都忍不住吐槽:真可怜,这么low的土味情话都没听过,也太好哄了吧! 两人说话间,四周的士兵已经开始扎营了。 ………… 锁龙岭上,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从一旁树林中传来。 “谁?”坐在绿林军那群散乱士卒最前面的彪形大汉突然起身,抓着手中的刀指向一侧树林。 周围那些东倒西歪的绿林士兵们也纷纷抓着兵刃起身,神态也由原本的懒洋洋状变成凶悍的猎食者,彪悍萧杀之气一下就透出来了。 “是我!” 随着声音,一个矮子领着十几个人从树林中走出,彪形大汉一见来人连忙放下手中的刀,恭敬地问候:“副统领,你们回来了。” 矮子正是在淮水边窥探官船的那位,他叫王宏,三十出头的年纪,擅使双刀——一对追风刀使的是出神入化。 此人不仅武艺高强,同时还为人四海朋友极多,与绿林军大统领也是关系极好,因为个矮,有矮脚虎之称,如今是绿林军副统领。 彪形大汉是矮脚虎的副将,名叫刘横,刀法高手。 “情形如何?” 刘横问道。 王宏摇了摇头,犹疑着道:“不太对劲,那狗王爷的队伍在距离锁龙岭半里地处停下了,看起来似乎是要扎营。” 刘横听了一愣,抬头看了看天,天光很亮,太阳挂在斜半空,照耀着大地,看起来也就申时初的样子,不由道:“这个时候扎营?早了点吧?” “所以有问题,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发现我们了。” “那怎么办?”刘横问。 “等!” 另一边,吴牛和崔浩只是冷眼旁观,他们的任务只是辅助。 这一等,便从下午等到了傍晚。 王宏和刘横站在一处高地眺望,两百多米外的营地里炊烟袅袅,官兵已经开始造饭了。 “看来他们今日是不打算走了。” 王宏露出无奈之色。 “未必是发现我们,也许是这里的地形太过适合埋伏,也有可能只是太过小心谨慎,明天说不定会派人来探查。”刘横说道。 这个彪形大汉显然并非什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 “这样的话……”王宏摸了摸下巴,“此地我们不能待了。” “属下立刻安排将人马撤走,并把痕迹给清理掉。”刘横道。 “好,去做吧。离开锁龙岭后在向阳坡集结等候,我派人跟着狗王爷的队伍,既然埋伏不了,那就正面做过一场吧!”王宏眼中露出狠戾之色。 第二日一早。 官兵拔营出发,经过锁龙岭的时候,罗玉细细观察,发现此地的地形比他想象的还要狭窄,不仅仅适合伏击,也适合防御,属于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 来的时候,自己竟然忽视了,他暗说自己不该。 “伏兵被我们昨天的行为吓退了。” 耳边传来赵玉儿的声音。 罗玉转过头去,看到赵玉儿不知何时又来到自己身边,同时还看到不远处赵东来一双恨恨地眼睛。 “埋伏不成,对方很可能会选择正面硬对,毕竟我们人马不多。想来郡主应该是安排了其他人马接应,这处锁龙岭应该就是我们预设的防御战场吧。” 罗玉的一番话让赵玉儿露出了惊讶之色,她上下打量了眼前这个出生街头的少年一阵后,说道:“胡荣说错了,你不是天生额猛将,而是天生的统帅呢!” “不敢,属下也只是借着郡主的安排做出一些猜测,纸上谈兵而已。制定下这些计划的郡主您才是真正的大才,巾帼不让须眉。” 罗玉向赵玉儿竖起了两根大拇指。 赵玉儿被罗玉这番话挠到了痒处,尤其是最后一句“巾帼不让须眉”让她咀嚼半晌,越琢磨越有味道,这不正是自己一直在追求的么! 这小子,真不像个街头小混混。 “说的不错。”她开心地拍了拍罗玉的后背,眼睛笑成了一道缝,然后又投桃报李地夸赞道:“你能看穿我的计划,也很不错哦!” 赵东来骑在马上,看着赵玉儿和罗玉有说有笑,不由咬牙切齿——这个该死的妖怪,太会魅惑人了。 他心中十分不爽,但又不敢再说罗玉坏话,免得又被郡主看轻。 队伍无惊无险地穿过了锁龙岭。 实际上,今日一早,赵玉儿就安排人查探过了。 过了锁龙岭后,那位假扮德王爷的中年人也穿上了盔甲,将脸上的易容卸掉,露出一张威严的脸来。 “加速行军。” 他大声命令,军中一杆“德”字大旗竖起,士卒们化作一道长龙,飞快行进。 “不好,狗王爷加速了,他们要跑?”惊疑不定的王宏立刻吩咐身边的快马探报,“你去,命令刘横立刻出动,在风铃岗阻截他们,杀了狗王爷和他的贱种。” 说完王宏也打马而去,他要想办法延迟官兵的行军速度。 “敌袭!” 随着一声惊呼,一根箭矢,射入官兵队伍中。 一个士卒中箭倒地。 随后一队骑兵出现在官兵眼前。 为首一个矮子,骑在高头大马上,显得有些滑稽,但是他手中的那张大弓,却让人笑不出来。 刚才那精准的一箭,显然就是此人所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