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 斩仙的棋子,恶孽的月轮 (第3/3页)
饼。 垂柳飞花路村香,酒旗风暖少年狂。 那时,他与观棋先生萍水相逢,他已经名动天下,是天下魁首之一。 观棋先生是风流才子,却因为书楼夫子一句寻常的话,走出太玄京,游历天下,见书本上不曾有之事。 二人萍水相逢,终日饮酒寻路。 醉卧山中,醒则赶路。 如今转过头来,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他还是天下神通魁首,观棋先生却不再是那风流才子,韶华不为才子留,却在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成为天下一等一的强者。 然而……强者又如何?终有无奈之事。 如今再看这南国公府中的陆景和南风眠。 这两人一大一小,心中皆有凌云志,也可见天下不平与血泪。 “可是最终,他们是否也会如若观棋先生与我这般?” 楚狂人躲在云上,看着二人饮酒。 明明自上而下俯瞰,却好像躲在破败的墙后,偷看两位眼中映着星光的人物。 他们的光洒在楚狂人身上。 让这位盖世的神通魁首,竟然觉得有些刺眼。 远方又来了一缕缕风。 大风刮起,南国公府小亭中,陆景方才写字的纸被刮的到处都是,几个青衣小厮正匆忙去捡。 可是远处含苞待放的花蕊上,却有一只蝴蝶静谧而立。 楚狂人看到了草纸,也看到了蝴蝶。 风可以吹起诸多草纸,可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 “生命的力量不在于顺从。” 楚狂人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有朝气,总是好的。” 当大风停息,被风卷动送出许多里路的真武山主,道髻散了,显得有些狼狈。 可他脸上却满是笑容,就好像是计谋得逞的孩童。 “楚狂人能收陆景为徒,也是陆景的造化,绝不算是埋没了他。” —— 横山府中,密室里。 白骨、血rou、皮、长发、刺鼻的臭味。 汨汨血液早已化作黑色的血浆。 樊渊走入密室里,却发现早已无从下脚。 这横山府中的许多人都已经死了。 甚至那些曾经在夜晚偷偷出去,又不曾带人回来的下人,都被古辰嚣拖入这密室中,成为密室腥臭的一部分。 古辰嚣面色阴沉,双眼暴凸而起,鲜红的舌头时不时伸出来,舔一舔泛白的嘴唇。 也许是因为常年啃食血rou,他鲜红的舌头上竟然长满了一根根极为渺小的rou刺。 樊渊看着这密室中的惨状,眼中毫无波动。 “高离大人已经到了岭南道,再过不久就将入玄都。” 古辰嚣手下的动作微微一滞,猛然转过头来。 他望着樊渊,睁大眼睛,眼中的血丝几乎都要爆开。 “要来了?可曾带来父王赐下的血衣?” 樊渊再度行礼,道:“高离大人为殿下带来了血衣,还为大伏崇天帝带来了月轮。” “月……月轮?” 古辰嚣猛然打断樊渊的话,甚至手上的匕首都落在血rou中。 樊渊颔首,但就连他也不知月轮是何物。 古辰嚣眼中的疯癫却在月轮二字被樊渊吐露而出时,瞬间消失不见。 月轮代表着什么,哪怕是在偌大齐国,都仅有几人知晓。 却足以让古辰嚣身上寒战连连。 “父王要做什么?竟然将月轮邪物送来太玄京?” 可旋即古辰嚣又笑了起来,笑得越发张狂。 “无论如何,父王此举对我而言乃是天大的好事!” “有此功劳,我平日里吃几只羊又算得了什么? 高离进了玄都,陆景……” 古辰嚣笑得歇斯底里。 恰在此时,樊渊似乎听到了什么,先是向着古辰嚣行礼,这才走出密室。 不多时,樊渊皱着眉头再度前来。 古辰嚣看向樊渊,樊渊开口,语气中还有些疑惑:“有几个黑衣人前来,带来了……十余女子。” “只是她们俱都穿着囚衣,大约是牢狱中的罪人。” 古辰嚣眼睛一亮:“想来是大伏朝中也有真正的权贵知晓了月轮的消息!” “只是死囚,远远不如那些自小富足殷实的人们,死囚的绝望、恐惧并不那么美味。” “樊渊,去,去和那些黑衣人说,下一次,不要死囚。” 樊渊眼中毫无波动,应命而去。 而当他走出这密室,却不由皱了皱眉头。 樊渊朝前走了几步,转过头去,那密室门是以极其特殊的材料打造而成,几乎可以隔绝强大照星修士的神念,可以隔绝神相修士的武道意志感知。 于是,樊渊咬了咬牙,与那几位黑衣人行礼,却不再多说什么。 那几位来历神秘的黑衣人就此离去。 而樊渊望着眼前这些身穿囚衣,面色麻木的女子,眼中的挣扎已经消失不见了。 他随意将其中两人送入密室,剩余的则都被圈养起来。 就如同在圈养牲畜。 —— 养鹿街,空山巷。 陆景正在教授裴音归学习广寒印。 广寒印不仅可以用元气构筑,是诸多也可以用气血构筑。 乃是诸多神通玄功中极为特殊的一种。 无论是武道修士还是元神修士,俱可修行。 裴音归长发落肩,仔细体悟这广寒印流转气血的规律。 陆景时不时还会开口讲解,疏通其中的难关。 裴音归能够在齐国冷宫中修行的神火境界,天赋自不必多言。 可是……裴音归却始终无法想象,陆景先生为何能够在这般短暂的时间里,完全参透广寒印的奥秘。 “若能熟练此广寒印,同样的气血,一箭射出,甚至能够射杀百里以外的来敌。” “只是,广寒印气血消耗太过恐怖,只能用作压箱底,或者决胜的法门。” 裴音归心中这般想着。 而身穿白衣的陆景教授了许久,直至月上柳梢头,陆景这才站起身来告辞。 裴音归亲自送陆景,走到门前,却见小院门上还挂着陆景亲笔写下的对联。 她每一次看到下联此心安处是吾乡,心中总会安宁许多。 而陆景却不曾注意到对联,他想起南风眠提起过的齐国强者,又想起裴音归的来历,故而开口问道:“裴音归姑娘,你可知齐国高离以及剑秋水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