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北雁春归看欲尽 (第2/2页)
宫苑中;而老师陆相与赵相上书此事认为,如果这么做了,那么京兆一府的百姓从冬天倒夏天几个月都将搬不完,那所有劳役都得为此事停下来,其他各种运输供应也必须全部停掉,此举定会妨害农业。 于是便联名奏请圣上令府县裁量购买两三万围贮存在宫闱近处,什么时候需要了就可以支取,此事才算得已解决。 而其欺君妄言之举远不止于此。京西有一块低湿洼池,时时有芦苇丛生,不过几亩大小,可此jianian臣就敢上奏说:”宫中马匹冬天应当在槽里饲养,到了夏天则要放牧。臣近日寻访得知长安、咸阳交界处有几百顷的陂池,请求将它作为内厩牧马的地方;而且此地离京城只有十几里地,和在宫苑马厩没什么差别。“ 圣上起初是信以为真的,便对宰相言及了此事,而陆相以实情相告:”恐怕根本没有这个地方。“圣上不信良相之言,特意派了官员前去验视,事情果然是假的。即便是这等荒唐之事爆出,当今陛下却也并未因此事就远了这位小人。 只因其颇为擅长将各类钱帛之物,巧立各种名目来充实国库库藏,且通过蛊惑圣上增加各类苛捐杂税,欲将天下之财皆收归为陛下的“本分钱”。 其所言所行,着实让朝中贤臣无不瞠目结舌。而当圣上表示宫中有院殿年久失修之时,jianian佞便会已宗庙事最重为理由,从国库中调拨银钱出来积极响应;不仅如此,巧舌如簧外加巧言令色地为圣上各类奢靡之举找足了理由,因此甚得君心。 而当陛下想要建造神龙寺,需要五十尺长的松木之时,其又上奏道:”臣近日在同州发现了一整个山谷的树木,大约有几千条,而且都有八十尺长。“圣上说:”听其他人报,在京城近地求取长五六十尺的都不容易,尚需在岚州、胜州等地购买,如今为什么近处便有这种木头? “jianian佞”却上奏说:”臣听闻一个传说,这世上的贤才、珍奇异宝本都是各处常有的,只不过要遇到圣明的君主才会自动出现。以前没有,但现如今这种木头在同州地区出现了,或许正是因为陛下的圣明啊!”本都是虚妄讨好之词,却把圣上听得龙颜大悦,常对其重重有赏...... 听得信中所言温彦行自是明白,老师主持政事本一向受圣上礼待和倚重,更因如此怕是容忍不得此类小人妄言惑主,定是极力在延英殿驳斥其荒诞品行,倘若一直让此人掌管钱财赋税,怕是朝廷和百姓的灾难啊! 只是倘若圣上能听得进这些谏言,那jianian佞之臣怕也不会如传闻中一般嚣张了,眼见其误导国君,祸国殃民,陷害忠良,排除异己!老师的力争又无奈之心情,哪怕温彦行身在沂州府也是能够感同身受的,只是亦无计可施罢了。 再过一年多便可复起返京,温彦行却不像之前那般期盼了,许是闲散久了人就生了惰性。温公子提醒着自己,这是万万不可有的念头,即便回去以后只在老师手底下帮忙起草些折子,对于老师而言也是一种助力。 此生该如陆相般以天下为己任,无愧于心。淡泊名利,闲云野鹤过完一生固然容易,而于有志之士而言那也不过是些无奈之举;既然自己得了可立于朝堂的机会,便就该承担起上不负君恩,下不负百姓的责任...... 其实越是想要坚定自己的内心,就越是说明温彦行对理想的坚持有所动摇;虽君臣有别,但并不代表臣子就不能在心里,对君主有所失望和质疑。一腔抱负的志士,得遇良主那便是一朝佳话,而若就是碰上了桀纣之流呢?说不定就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教训!这其中道理,世人也并不是愚忠到不肯相信。 许就是和老师一样,温彦行对当今圣上亦还心怀幻想,毕竟起初得遇其赏识不假,知其想要做一代明君的志愿不假,哪怕受小人蒙蔽也都是小人的诓骗之错,若有一日幡然醒悟也未可知啊? 论起来此种心思虽也是有其愚昧之处,却是当朝被誉为天子门生的读书之人,不得不信奉的君臣之礼。 转眼春节已至,忙于各类家族祭祀的温彦行,到底是没有在年前盼回陆二小姐。温府冰窖和农庄上的作坊都已改造完毕,直到三月里春的气息日渐浓郁,还是前一年秋天途径此处的雁群都已飞了回来,仍未见到小院儿里的人回来。 温彦行已经去探听过了,陆婉儿店铺里的货倒是未曾断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