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如梦白日尽_第四十章 今朝勤勉为寸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今朝勤勉为寸功 (第1/2页)

    算了,算了!总是也管不了那许多,陆婉儿刻意散了心头与温家公子有关的猜想。

    并提醒自己还是要抓紧,把今日在城里了解到的商业信息好生梳理一番,该拿笔记录下来的也趁记忆新鲜的时候全都记下来,留待之后整理备用。

    楼上的人,很明显是因为怕早上仆僮的声音,引起了陆家二小姐的警觉,却不知自己这番cao作当真是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更加让人怀疑了。

    也或许是极怕打破,他已经在自己心里好不容易认定的相处模式,甚至在之后几天里,温彦行都未再将客厅与书房的窗子打开,偶尔只是从卧房通风的窗子里向外瞄一眼,虽也没怎么看到过陆婉儿其人。

    当然情场失意,便有更多时间想想职场的事了。

    在陆婉儿日日出府去调查市场,想按需确定第一批货品种类的时候;也在她一心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并初步洽谈合作意向的时候;还在她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面或优质商家,可供日后销货的时候......

    温彦行也暂时从个人闲散的状态中撤了出来,想着莫不如先做些公益之事,一方面是为了温家守孝积福,有个很好的由头;而另一方面也可以一个合规合理的方式,同沂州府的同僚们有所往来;更重要的是也能为地方上做些实事,亦能在当地百姓心里留下好口碑。

    若是有人刻意拿二人的心思与行事对比就会发现,虽说两人擅长的领域不同,却都算是身具年少有为的特质。

    只不过温彦行虽年长了几岁,却还是有着读书人固有的理想化一面,倒不如陆婉儿更加老练和现实。

    温彦行去与父亲商讨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想要促成此事,怕还是少不了温家经济上的支持。

    对于此等守孝行善之事,父亲这边倒没什么异议,而那些地方官员们本就想与这位温家公子有所交好,温彦行前几日还在想,如何拒绝收受他们的礼物又不让这些人心生戒备和疏离,那便拉着大家一起做公益,也能为百姓们谋些福利,倒是个一举几得的好法子。

    只是他未想到此举有利也有弊,也可能让那些地方官员生出,不仅自己出钱还要为他人做嫁衣博美名的不适,也有对比之下显得他们有不够清正廉洁,不够体恤百姓之嫌。

    当然,官场之事的确也是无法尽善尽美,勾心斗角又钱权相轧之间,倒是比商场之事更为复杂。

    陆婉儿通过连日的探查摸索,最终决定要在沂州府开一家茶馆,专卖茶叶与瓷器。

    不同的是因瓷器价格往往较高,考虑受众购买能力,决定可将一些稍贵重的陆记瓷器,同时放在城里售卖古玩、书画或首饰的店里寄卖,对那些店家无非就是增加一个货柜的事,只要利润不菲,合作倒也好谈。

    而自己开的茶馆儿里,一开始受面积所限,只能提供免费的品茶赏道,可培养一名茶艺表演者,为沂州府的百姓们,开化饮茶的意识和风潮;而至于茶叶品类,当从平民百姓能喝的起的粗茶,到大家显贵更爱的名贵品种都要备全;至于茶具方面,自然也可同时搭配售卖。

    选择这两类是因为,陆婉儿觉得首先洪州城那边货源稳定,jiejie在这方面浸yin多年,颇有心得可学,加上茶叶又轻又好带又耐放,运输上便占了先天的优势。

    其次,沂州人并不是不爱饮茶而是见识地较少,毕竟受地域气候所限,北方又不产茶,但既然作为整个江南道家家常备之物,且饮茶之风也在北方京城盛行已久,那自然也可以成为整个沂州府百姓们的日常喜爱之物,市场巨大。

    不仅这些,陆婉儿还发现了许多的商机,比如北方夏天的席子,多是以苇草或柳条编制,远不如南方产的簟席精致,像龙须草席柔软又透气,像竹席凉爽又光滑,都十分适合沂州府同样炎热的夏季使用;且席子之物也属于好运又耐放之类,只是不能在茶馆里售卖,要放到合适的店里去。

    当然陆婉儿还在沂州城的一些店铺里,发现了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