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观花未见种花人 (第1/2页)
洒在院子里的花种子,原来不用到夏天那么久。 因今年的春比往年暖,种子撒的时间也早,因此不过月余时间便有些零星的小花骨朵儿冒了出来,随后就会从一小朵到一大丛的陆续开起来。 还有些不怎么会开花的灌木和大叶绿植,很多本就是移栽过来的,在那棵高大银杏树的带领下,慢慢地抽枝发芽,虽经历了嫩黄、嫩绿、鲜绿、翠绿.....等众多颜色上的丰富变化,却让人只觉在不经意间,便都已是枝繁叶茂一派郁郁葱葱的模样了。 不仅是花草,破旧圆瓷水缸改造的小池塘里,也有了不小的变化。因睡莲也属于直接移植过来的根系播种,日日天气晴好日晒充足,加上丫鬟玲儿自知此物不好寻,于是更加十分勤恳,不仅夜晚气温很凉时会移入温室,甚至还常用些温水好生将养着,因此直接越过漫长萌芽期的小东西,虽距离花期还有几个月之久,圆圆的小叶子却已是新生了不少。 细看之下也会发现,荷叶下优哉游哉的小蝌蚪体型比初来之时,已经大了太多,还有小小的四肢正开始铆足了劲儿地往外长。 听玲儿说院子里这都不算什么,城外的变化才大咧!陆婉儿心痒难耐央求着丫鬟,同她一起悄悄出城去看看,毕竟来时路上还是处处冰雪堆积,满目萧条的景象。 可对于出城之事,玲儿可不敢私自做主,见二小姐满心期待的样子,便去禀了府中管家,管家又将陆家小姐想要出城去瞧瞧沂州春色的事儿回禀了夫人,于是主人便特意安排了马车和下人,挑着阳光明媚的日子,带陆婉儿去了城外的庄子上游玩了一日。 自小常年生活在江南道的陆婉儿,冬天也常见满眼的绿,大抵也没想到过,原来北方的春是这般生动。 从立春打算动手修整光秃秃的院子开始,便已是阳气初生万物渐次复苏的信号,一切都像一位天上下凡的仙女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冰雪消融让水也涨起来,连太阳的脸都红了起来。 麦苗从一片枯黄,开始悄悄变得嫩绿,直到被人发现时已成了一大片一大片颇有些望不到边际的绿色毯子。风轻悄悄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草软绵绵的,带着些泥土的气息,还有各种将开未开的花儿,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一切都是生机盎然的样子,也是一首首礼遇新生的赞歌。 “新生。” 陆婉儿想,不仅是这沂州府的山川麦田,也不仅仅是居住在其中的那些花鸟鱼虫,就连自己这个外乡人,此时也在这个充满了希望与治愈的春天里,好似感受到了“新生”。她喜欢极了这样分明的季节,也喜欢极了从一片荒芜中,就能长出生命的震撼与喜悦。 而对于陆二小姐一大早就踏上游春行程之事,因并未有人觉得需要特别禀告于温家少爷,所以他自是不知。 晨起去同父母亲请了安用过早膳后,便安排仆僮回了昨日地方太守送来的宴请拜帖。对于掌控着地方实权的沂州府官,温彦行还是特意修书一封,言辞委婉,比如“只因守孝之日尚短,不便参与太过热闹的宴会,咱们来日方长......”云云。 官场之事,向来都有些半真半假,半推半就的应对方式,从京中回来的温家少爷,处理起来还是游刃有余地。正如老师所言,在自己尚未完全想清楚,守孝期间到底能做些什么之前,宜静而不宜动。 一早上忙完这些,终于有时间独坐窗前烹水冲茶的温彦行,也发觉了那个小院儿的明显变化,绿色盎然了起来,就是隔的太远看不仔细罢了。也不知今日院子的主人为何尚未见踪影,静悄悄地像没有人一样。 温彦行哪知,根本不是像而就是没有人在家,人家陆二小姐正在城外的新生里,又哭又笑的撒着欢儿呢。 自从与岳沐之的感情生出罅隙,到纳妾之事婚姻亮起红灯,再到几月前的彻底和离;陆婉儿从未敢真正回头审视过自己的那些经历。说来不过是需要积攒一些忘记过去并大步向前的决心和勇气,可一切发生的太快,还是让人猝不及防地只能被动向前,哪会给人更多选择的权利。 说起来,谁又能在“和离”这件伤敌一千却也早已自损八百的事里,做到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