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7~258 风水轮流转(求订阅) (第1/2页)
,开局签到从研究所开始 转眼,就是半个月过去。 半个月下来。 因为重点观察,作战指挥中心,对于马里亚纳海沟的变化更加的重视,而随着情况的汇聚,众人的脸色也是一日比一日难看。 “大问题,绝对有大问题。” “绝对是大问题。”众人纷纷念叨。 “根据我们这近半个月的深入调查,我们对于这海沟位置的建筑,了解的更加清晰,看,说的形象一点,这好像就是一座金字塔,一座血rou金字塔。”有人惊叹道。 “没错,这就是一座血rou镜子他,而且,更加可怕的是,我们的太空打击,进入这东西附近后,威力大减。” “我们的动能武器,乃至于等离子炮,都试过,好像被什么无形的力量给抵消掉了。”众人皱起眉头,相互讨论,武器原理什么的,他们不懂,但是,他们有懂的人。 为此,这些技术难题已经交给了方成的团队。 “算算时间,应该快到和方总工约定的时间了。”主任看了看时间说道。 众人也是第一时间来了兴趣。 方成,大夏首席科学家,虽然没有直接颁布这个荣誉,但是,方成对大夏的贡献和在大夏的重要性,已经毫无置疑的坐稳了这个位置。 如果真有这个位置,那么,必然是方成的,其他人坐上去,都会存在争议,唯独方成不会。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的大屏有通讯接通。 主任一看来源,顿时大喜:“是方总工,快,快,快接进来。” 工作人员快速将通话接入。 “主任。” “方总工,可把你盼来了。” “大家伙都等的焦急上火啊……”主任打趣说道。 方成一笑:“幸好,幸不辱命。” “虽然没能够克尽全功,但是,总算也是弄清了那是什么东西。” 听到方成这么一说,众多指挥官皆是大喜,相互看了一眼,便知道对方想到了什么。方成谦虚,所有人都知道。 在这位眼里,海上城市不是什么,太空天梯也只是一般,星宫也不过如此,星环,月球城市,也只是还不错,至于如今的太阳系大开发计划,在方成眼里,也就算是勉勉强强。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的话。 他们多半会去训斥几句,但是,说这个话的人是方成,他们只能苦笑。 他们只能苦笑自身的水平太差。 毕竟,大夏能有今天,大夏的文明能发展到如今,那些一个个方成看不起的东西,那可都是方成亲手缔造的。 作为缔造者,还真的有资格说这个话。 如果说谁有这个资格去评价,毫无疑问,方成这个缔造者最有资格。 用方成的话来说,已经成就的,就早已经是过去。 我们大家,要向前看。 “快说说?”主任反应了过来,紧接着就是着急了起来,恨不得立刻知道答案。 方成一笑。 然后看向助手,助手立刻会意,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资料共享到大屏幕上。 放在大屏上的,赫然就是先前动能攻击时候的,采集到的一些数据。 “这个数据,大家比较熟悉吧。” 众人当然清楚,这些数据图像,还是先从他们这里过手的。 “大家一定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将我们的动能攻击,还有等离子武器给吞噬了。”方成问道。 “当然想,做梦都想知道。”主任立刻点头说道。 “经过我们研究团队的通力合作。” “我们大概弄明白了其中的原理,不看不知道,这一看,却是吓人一跳。”方成说道。 方成这样一说,倒是让众人心中忍不住一提,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够让方成都吓一跳。 “方总工,不会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吧?”主任发问的同时,心底头有点不自觉的发颤。 方成点点头:“这东西确实了不得。” “可以说,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我们就可以真正的开启星际大航海了。” “星际大航海?”主任闻言,有点转不过弯来,在会议大厅内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好一会,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好家伙,众人心底头直呼好家伙。 敢情这就是格局的不一样。 他们还在对于敌人的可怕而感到担心,这位倒好,到时直接惦记上别人的东西,来发展自身了。 真正的星际大航海,那是什么? 有人问了出来,“我们现在,应该算是星际大航海了吧。” 方成闻言神秘一笑。 “我们现在?” 方成摇摇头:“先不说别的,光太阳系,从太阳中心到太阳系最边缘奥尔特云,最遥远的地方,大约有两光年的距离。” “而我们能够活动的范围是多少?” “一个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一点五亿公里是一个天文单文,那么,我们的活动范围,或许刚好才一个天文单位而已。” “而仅仅是太阳系的半径,就有将近十三万个天文单位。” “星辰大海?” “我们如今距离的太远了,充其量,只是宇宙之中的一个小水洼。” “说的更确切点,或许连水洼都算不上。”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太阳系,而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距离我们也有四点五光年。” “以光速行进,都要跑四点五光年。” “我们已经有了核聚变飞船,但是,单纯依靠核聚变飞船为能源,以动量守恒为基本元力的工质飞船行进,我们根本出不了太阳系。” “计算显示,工质飞船,永远出不了太阳系,如果要出,我们需要准备极其庞大的核能源。” “大家极其昂贵不说,收集,保存都是一个问题。” “这还只是其一,另外,寿命问题,大家一定都清楚。” “四点五光年,光要跑过这段距离,都要需要四年半,而工质类飞船,飞船提升的速度越高,对材料以及飞船的总体技术要求就越高。” “我们现在飞船的速度才多少?” “百分之一的光速都没有。” “即便是百分之一的光速,想要走完这一趟距离,那就是四百五十年……” “四百五十年,一趟飞船出去,到了目的地,恐怕人都换了好几十代了……”方成说完。 所有人面面相觑。 这么一说,确实。 还是专业的科学家,更能够对自身的技术进行评价。 星辰大海,确实还算不上,甚至连在太阳系自由行驶都还算不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