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5 返回上京 (第1/1页)
,系统,扶我当女帝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许佑汐开始为两湖地区量身定做‘变法’方案。 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顿两湖地区的军队,并改革军制。 许佑汐把两湖地区的原有军队进行重编,不归属任何一地的布政使管理,直接受命于朝廷,禁卫军秦庄恕负责练兵。 第二件事,就是将两湖地区土地全部由私田转为公田,并分发到每家每户的农民手中。 建立“粮管所”,农民每年收获的粮食都可以在这里兑换成纸钞或者银两,同时,也作为朝廷的一处粮食储备基地,并对当地全部耕田负责及监督。 第三件事,才是继续大力宣传银行的作用,鼓励百姓使用纸钞。 第四件事,与当地富人合作,尽可能成立各类工厂,提供较高福利,并主动招收女工。 第五件事,进一步发展公学,将曾经受到官府限制的《乾报》大量印刷,向免费百姓发放。 …… 许佑汐在新布政使过来接任前,已经把‘两湖地区’后续变法的大致框架给搭起来了。只要后续上任的布政使不算太废物,变法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同时,她也没忘在两湖地界之间,竖水泥碑感谢将私田卖给朝廷的地主们,她当初给那些地主承诺的事情,依次都做到了。 到了四月下旬,几位新上任的官员终于赶到了两湖地区。 五月初六,许佑汐回到上京。 此时,新帝微服私访两湖地区的消息,基本传得是人尽皆知了。但出于对许佑汐的安全考虑,新帝回来的日期,一直没有对外公开。 “陛下万岁。” 许佑汐回皇宫了,周愧学在内一批宫人跪下迎接。 “都平身吧,父皇这次没来?” 周愧学赶紧起来跟在许佑汐的身边:“太上皇有些乏了,还在宫中休息呢。” “好。” “陛下,鲍首辅、姚少傅以及六部的几位大人,现在都在议事殿,您要不要过去见一见?”周愧学接着汇报道。 “自然要见。” 许佑汐换了身衣服后,便赶紧来到议事殿,此时,她的几位肱骨大臣们已经跪倒下了。 “爱卿们都平身吧。”许佑汐坐到了高位,“朕不在朝中这段时间,可有发生什么大事?” 几位大臣相互对视,最后还是让鲍长年作为代表回答的问题。 “尚无。” “很好,四海太平便是最好的消息,爱卿们最近也辛苦了。” 许佑汐满意点头。 “陈辉世,朕之前派人传信给你,新法修编的如何了?” “回陛下,现已将‘交易过程中不可拒收纸钞’列入大乾律,违法者将判处半年至十年牢狱,此条例近日将对外公示。不过臣还有一些疑惑,陛下吩咐‘三司法’编写《土地法》,仅是针对两湖地区,还是后期会推行到大乾各个地方呢?” 陈辉世挺直腰板站出来,主动询问道。 提到这个问题,其余人也纷纷竖起了耳朵,要知道他们为官数载,家产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田地。 假如陛下真打算将天下私田都收公田,那这把火迟早得烧到他们头上。 “朕暂时也说不清楚,先看两湖地区试行的结果吧。”许佑汐开始敷衍了。 自古帝王心思难测,她要是那么容易就被看透,岂不是很丢人? “这……陛下,臣认为此法在两湖地区以外的地方,实在是难以复制的。尤其是蜀地、江南地区之类的,这些地域的大地主尤其多,这些地主们恐怕会不服气啊。”陈辉世不死心的提了句,希望许佑汐赶紧打消这个荒诞的念头。 ‘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利益本来就是对立的,许佑汐若是想保护农民的利益,就必须对地主阶级进行剥削啊。 许佑汐本想正面回答下这个问题,哪知道杜致意抢先阴阳怪气地开口了。 “哦?也不知道陈尚书家有田地几亩呢?这新法不过才在两湖地区试行,陈大地主就已经忍耐不住了?” “你!”陈辉世怒气冲冲瞪向了杜致意,“你懂什么!老臣询问这些,不过是希望制定出来的土地法不会引发民间大的争议,你懂什么是立法吗?” “是,臣不懂。” 杜致意表情微变,似乎有些吃瘪了,这场面看得其它人不由暗爽。 许佑汐忽然带头鼓起了掌:“杜致意,你还不赶紧谢谢陈尚书,他不仅能发现你的不足之处,还主动提出来了。不过既然知道自己身上有不足,那就去学习,近期‘三司法’不是刚好在制定新土地法吗?你就跟着陈尚书好好学学吧。” “啊?” 陈辉世满脸不可置信。 “臣谢陛下,臣绝对跟着陈尚书好好钻研!”杜致意别有深意地看了陈辉世一眼。 这眼神,绝对是在宣战了! “臣恐怕心无余力再去教导杜大人,陛下三思啊!” “陈尚书自谦了,你的能力朕自然相信,新土地法的立法,也是迫在眉睫,能多个像杜大人这种得力帮手不是正好。”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暗自都有几分心惊,陛下是不是太过‘偏爱’杜致意了?竟然半点委屈都不愿意他受? 最重要的是,他们似乎还在杜致意嗅到了‘恃宠而骄’的味道?! “还有一事,自从年后那些附属国使者回国之后,不少小国家的国主都表示希望可以送他们的孩子到上京学习,朕觉得这也是个宣扬大乾文化的好机会,就先答应了。” 附属国国主,难道不是在表达想送‘质子’过来的意思吗! “陛下圣明。” 唯独礼部尚书贺流听到这话,心中不免咯噔,感觉陛下就直接差点名礼部干活了! “朕打算在上京建立大乾第一所大学,专门负责这些附属国国主子女的教学问题。诸位爱卿也可以送家里子女进来念书,像爱卿们这种对大乾有功劳的,子女肯定可享受学费减半的优惠啊。” 竟然还要收学费? 陛下,这是真心想办学校,还是算计好了该怎么圈钱? “贺尚书。” “臣在。” 礼部尚书贺流苦脸叹气,俸禄不见多拿,活竟然还越干越多! “此事便交予礼部去办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