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3章 香江的来电 (第1/2页)
第393章香江的来电 由于太晚了,没有告诉岳父岳母。 第二天,岳母过来,师傅才告诉岳母。 “哎幼,我们多多终于有meimei喽,宝贝,高兴吗?”外婆搂着心爱的外孙溺爱地问道。 “嗯!”多多穿着一身美国那边买回来的衣服跟鞋子。 手腕上也戴着李文凯从现代那边买回来的学生手表,只能时间功能,没有微信等其他上网功能的那种。 这个李文凯骗大家说是从外国那边专门订做的。 “以后有meimei帮你洗衣服了。”外婆说道。 “洗衣服不是有洗衣机吗,我可不舍得让我meimei给我洗衣服。”多多说道。 “好,好,现在开始就懂得疼爱meimei了,你这哥哥将来保护meimei,没有人敢欺负。” “那是,我李发多的meimei,有哪个敢欺负,我收拾他。”多多杨起自己的拳头说道。 “可惜是个女孩,要是男孩就好了,家里现在只有多多一个男孩,单丁太单薄了,不保险。”外婆说道,“就在打架也没个帮手。” “妈,一男一女多好,闺女疼人。”李文凯开心地说道。 这下,包括在现代的李星星,自己现在已经有两个女儿了。 “不行,得再生一个男孩,不然以后多多没有兄弟,太孤单了,做什么事都没有兄弟帮手,有些事情是用钱买不到的。”外婆知道自己这个女婿有钱,可是只有一个男孩,也太单薄了,不保险呀,万一……到时候年纪大,就晚了。 出于本能的考虑,外婆看着芮清雅说道:“还是得再给多多再生一个弟弟。” “嗯。”芮清雅也认同了母亲的话。 现在的母亲不同几十年后的80、90后,生一个万岁,生两个浪费。 有些夫妻就是结婚了也不要孩子,还美其名曰丁克。 明显是自己太自私,祖先传承多少代才传到了你这一代,到了你这一代你却害怕辛苦麻烦不繁衍下去了,到了这里就绝了后了。 明明是自己自私,还找什么借口。 要是大家都这样,炎黄子孙还怎么繁衍? 不用等敌人来打,自己就消亡了。 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想能生就多生一些。 芮清雅也一样。 反正家里又不是没有钱养不起。 “妈,我上班去了。”李文凯说道带着多多向外走,开着跑车把多多送到了5机部的机关小学。 李文凯现在还是5机部的人呢。 5机部的机关小学离家里近,整个教育水平高,所以选择了这里。 也就是以前多多的姑姑上学的那里。 现在多多是试跳级到了三年级,跟着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读书。 多多也成了都是跟学生们的观注对象。 “这李家的先祖是葬了什么风水宝地,怎么这孩子一个个都这么逆天。”一个5年级的数学老师们望着学校大门多多背着李文凯从现代买回来的双肩书包走向校门说道。 “可不,之前的李文宛也就算了,现在又出一个李发多,这个更逆天,才5岁就跳级读三年级。”一个语文老师说道。 “王老师,是你们班的,多多的语文成绩怎么样?” “没得说,跟他姑姑当年一样,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词汇量丰富,而且现在3年级开始写作文了,也是写得非常好,遣词造句都不像一样同龄人,不知道李厂长是怎么教的。”王老师摇摇头说道。 “爸爸,你回去吧。”多多走进学校门口转头跟李文凯说道。 “中午我叫你姑姑下班就顺路来接你。”以前中午都是芮清雅开着摩托车来接,现在有了身孕,家里不让,害怕在路上出现意外,李文凯打算让小妹下班的时候一起顺路回来接着放学。 “我这个师妹不靠谱。”多多一脸嫌弃地说道。 李文宛是乌浩宕的第三个嫡传弟子,按照入门的先后顺序,陆明亮最大,接着是李发多,李文宛入门最晚,是小师妹。 当时在拜师的时候小妹就不愿意,不过拧不过师傅,不过在外面,小妹都让两人叫自己师姐,更加不能让外人知道她是最小的师妹。 特别是李发多,李文宛更加没有叫过一声师哥,相反,还要李发多叫自己师姐。 李发多也拧不过姑姑,在姑姑面前从来不敢以师哥自居,只能在跟父母面前才能这么叫一下。 “小心些,要是让你姑姑听到你这么嫌弃她,又有你好果子吃。”李文凯暗笑,知道儿子有个不讲理的姑姑也是够委屈的。 不过男孩嘛,受点委屈也是一种锻炼。 小孩小时候就应该让他相应地吃点苦头、委屈。 不能太顺利什么都是顺风顺水的,不然将来到了外面,遇到了一些委屈心里承受不了,很容易想不开,做出一些像跳楼、自杀事情来。 为什么90、00后的小孩,经常动不动就做出跳楼、自杀等轻生的事情,而80、70后以前没有? 归根到底就是90、00后的小孩一般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家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哄在手心,没有吃过苦也没有受过一点委屈。 可是到了外面,外人可不像家人那样惯着你。 在外面受到一点委屈,心里承受不住打击,就很容易产生轻重的念头。 驱车来到了鲲鹏摩托车厂。 现在李文凯已经从鲲鹏摩托车厂的总厂长位置退了下来,把原来的一、二厂的副厂长提拔上来当了正厂长,各管各的,相互协调。 跟红光重卡一样,李文凯依然是挂着一个名誉总厂长的头衔,平时都不管事,只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解决不了的事情,才能请李文凯出马。 这也是老人家看到现在鲲鹏摩托车厂基本已经走上了正轨,再加上李文凯这几年有意锻炼鲲鹏摩托车厂的管理团队,慢慢地把管理权下放,经过这几年来看,管理团队还是做得非常不错。 各个部门也起来了。 特别是技术、设计等部门,鲲鹏摩托车厂想续推出了一些新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厂长” “厂长” 李文凯的红色跑车出现在厂里,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工人们穿着整齐的工作服,纷纷向车里的李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