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相_第十一回 新帝求功御驾征 螳螂捕蝉黄雀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回 新帝求功御驾征 螳螂捕蝉黄雀后 (第1/2页)

    景福二年春

    长安皇城

    皇城后宫门廊下刚刚结束早朝的周绪帝赵赫在大监李芳的陪同下回到暖阁。

    兵部侍郎郭应明、左右禁军大将军安世杰、太子太傅卢秋成等已经等候在内,等赵赫端坐主座后高呼万岁,这些臣子都是朝中及军中辅助赵赫的心腹重臣。

    赵赫落座后道:

    “诸位爱卿。关于北征北戎之事可尽言,朕不是听不进话的人。”

    太子太傅卢秋成拱手道: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当行但还需从长计议。”

    郭应明作为赵赫的心腹之人,自然知道自己主子的想法,极力支持北伐道:

    “陛下,臣以为太傅之言欠妥。今春以来北戎数次扣关劫掠灵州云州边关告急,此时陛下挥军北伐痛击北戎,才是陛下大展军威的最好时机。”

    赵赫心中暗喜这个郭应明深体朕意。

    这时候卢秋成又道:

    “北戎乃癣足之患不足为道,然九州纷乱流寇四起才是我大周当务之急,

    陛下正当休养生息安抚百姓,切不宜劳师远征图伤国力。”

    赵赫按捺心中不喜转向左右禁军大将军安世杰问道:

    “安大将军可有话说?”

    安世杰是赵赫整顿东西大营驻军后被任命的,其出身大周将门安氏,少有谋略,果敢勇毅。

    虽然年过五十却是先帝早先安排辅助赵赫的军中重臣。

    闻赵赫问话安世杰拱手沉声回道:

    “回陛下,臣只知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有充足的粮草辎重的确不可妄动干戈。”

    赵赫呵呵笑道:“爱卿无忧,粮草辎重朕已经命人调派妥当。”

    安世杰只得拱手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赵赫激动地动了动屁股朗声道:“朕有意御驾亲征,诸位爱卿随朕同行。”

    重臣皆惊道:“不可不可!陛下万金之躯,安能涉险,万万不可。”

    赵赫板着脸温怒道:“难道诸位爱卿以为朕没有先帝的勇略吗?”

    此言一出李芳等一众臣子顿时无言。

    这些老成何尝不知道新帝赵赫想挣脱先帝赵嗣留下的阴影,

    他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输于先帝了,从而树立自身的权威。

    在赵赫想来,既然自己的父皇能以身为饵帮助自己一举夺得中枢大权重掌东西禁军。

    那是先帝赌一把赢了,难道自己就不能赌一把除去云阀这个心头大患吗!

    众人皆知新帝依然下了决心,只得拱手称是。

    景福二年二月初

    周绪帝赵赫以北征昭告天下,令太子太傅卢秋成与户部尚书萧至忠辅助皇长子赵桓留守长安,免去淮泗、亳州等四城一岁赋税以安抚百姓。

    三月初二绪帝赵赫御驾亲征领禁军十万大军出长安东直门往龙门关,后挥军延沁水北上灵州。一路上大军军旗遮天蔽日,长枪如林,浩浩汤汤绵延数十里。

    而九州调拨的军需辎重则源源不断运往灵州,各州官员借筹措军资之机对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九州百姓极尽搜刮之能,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

    景福二年四月十二

    周绪帝赵赫率领的十万禁军抵达灵州北部重镇风都城,灵州节度使王珂领灵州官员于风都城外十里亭恭候圣驾,赵赫宽言勉励重臣王珂后入城,大军驻扎城外等待各州精兵汇合。

    此后数日各方精兵陆续到来,

    云州谭忠越令义子领云州精锐铁骑一万五千人前来。

    豫州将军金辉奉刺史刘会道之命精锐步军二万前来。

    青州刺史杨进令大将蒋泓领军二万泰山卫军前来。

    其他各州由于路途遥远按照赵赫的旨意没有派兵前来。

    这样汇合灵州本州的五万精兵。

    这次绪帝赵赫汇合了大周朝二十余万大军于风都城,

    伺机北出阴山进击漠北回纥部伊顿可汗阿史那步绰。

    风都城外,大军汇集气势如虹,风都城外百里连营,旌旗招展,

    军士一队队在营中cao练,杀声震天!

    骑兵战马在各营垒间来回巡视,传递情报及军令。

    而风都城内的刺史府已经腾空成为周绪帝赵赫暂时的行宫,数百禁卫军兵士持枪树立,

    目不斜视,守卫府中各处要道,刺史府周边百姓房屋也都已经清空,成为禁卫军暂时的营房。

    今日皇帝召各位领军将领齐聚刺史府大厅商议军情。

    各路将领身着战甲纷纷赶来进入正厅等候。

    当皇帝赵赫身着黄龙金甲步入正厅,众将皆跪拜高呼万岁。

    赵赫快步走上御台,端坐后朗声道:“诸位爱卿请起!”

    众将忙谢恩起身肃立一旁。

    赵赫看着满厅将帅得意满满道:

    “今大军已然齐聚、粮草充实,诸位爱卿当奋勇杀敌,震我大周国威军威。”

    众将拱手齐声道:“当誓死效忠陛下。”

    赵赫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兵部尚书郭应明道:“郭爱卿,现军情如何?”

    郭应明忙回道:“自陛下领军到达风都城,回纥部伊顿可汗阿史那步绰摄于我天朝军威便领军退回阴山以北,根据斥候的探报阿史那步绰领军目前就驻扎在阴山东北的苏尼特城。”

    赵赫走下御台来到正厅中间的地图看了看,心道这行军打仗并非己所长,还是多听听安将军的意见,便笑着问道:“安爱卿,此次北征北戎部落有何良策。”

    安世杰身着光明铠头戴银虎盔起身回道:

    “陛下,北戎部落下马为民、上马为兵、骑兵来去如风称霸草原数十年,只可徐徐图之,于险要处建要塞并延边境草原多设烽火台传递信息,派出斥候严密探查其主力所在,然后大军寻机聚而歼之。”

    赵赫点了点头道:“安将军之策,倒是较为稳妥。”

    这时一名身材高大、身着燕鳞铠的将军拱手道:“安将军之策虽然稳妥但成效时间太长,

    我朝廷大军劳师动众每日所费的军需辎重众多,如果战事延长对我军极为不利。”

    赵赫看了看说话的将军,他从李芳给的情报知道这人是云阀谭忠越的第六义子裴卫东,

    也是云州骑军骁将便笑道:“裴爱卿,你有何良策。”

    裴卫东忙拱手回道:“末将愚钝,未有良策。”

    赵赫摆了摆手笑道:“那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能让朝廷大军尽快寻得阿史那步绰的主力决战。”

    这时兵部侍郎郭应明转了转眼睛忙拱手道:“回陛下,臣下有一计或可行。”

    赵赫一看郭应明忙道:“爱卿可尽言。”

    郭应明道:“诸位将军请问阿史那步绰所部数次扣关所谓何故?”

    众将皆言:“北戎穷苦,扣关只为劫掠百姓财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