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逝去的... (第2/2页)
。 对于性子本就跳脱的姜崇来说,这应该是好事,但偶尔想起在御书房吵闹的时候,他又时常觉得很是怀念...怀念父皇笑着骂他,怀念二哥出口成章,怀念大哥准备的一些好吃的。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哥和二哥来往就变得少了呢,大概是大哥娶了大将军的女儿杨婵之后吧。 再到后来姜右和姜左出世的时候,他们三兄弟私下聚了两次,但好像都没有以前在一起时候那种轻松欢快的感觉,气氛很压抑,大哥和二哥不怎么说话,偶尔说几句,也是带刺的那种。 他隐隐能感觉到,二哥好像想当皇帝。 然后他去找大哥聊天,试探性的问了大哥对此怎么看,大哥表明了和他一样的想法,他也希望最后是老二来。 姜崇感到很开心,但又有些难过...他不知道为什么难过,或许是兄弟三人再也回不到以前那样了把。 后来大概是因为觉得对不住大哥,于是他对大哥的两个孩子便视如己出。 姜右自小很聪明,负责教授他的国子监祭酒有时都会被他的问题难倒,陷入沉思。 每到这时,姜崇便会像约好了一样,跑过来带着姜右出宫去惩恶扬善。 但总会被姜右的jiejie姜左抓个正着,少女每次抓到他们时,手上都会拿着一根不知道哪里弄来藤条,然后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叔侄俩。 收拾完姜右后,姜左就会以这件事要挟自己的三叔,让姜崇教她武功。 这也是姜崇在京中继与大哥二哥来往渐少后,比较愉快的日子。 直到某一天,他听说大哥好像渐渐开始参与政事了,而且那些原先亲近二哥的大臣,与太子府走动逐渐频繁了。 他觉得大哥欺骗了他,他们明明说好了的,让给二哥,他找到姜喆质问,大哥告诉他,“右儿很聪明,我想为他争一争。” 姜崇很难受,他最不希望的事情发生了,这是古往今来许多帝王之家所面临的,最后会逐渐演变成惨剧的事情,他觉得他们三兄弟应该像小时候那样,一直和和睦睦的互相扶持的走下去,每个人做着每个人的事情。 他萌生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找到自己的父皇,提出了一个要求,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求父亲,他跪在父皇面前,希望父皇能罢免了太子,立二哥为储君。 父皇当然不会答应他。 姜崇在御书房跪了整整一天一夜,还是想不明白,最后他离开了京城。 那天是梁朝振武三十年的秋天,他骑马踏着漫地红叶,带着自己训练的一批士兵,去了东海。 三年的时间,他便平了东海海州、青州一带乱党,将那一带治安打理的井井有条。 父皇多次封赏,并召他回京,他都没有回去。 唯一一次动摇,是姜右寄来的一封书信,信上写姜左要被嫁到北方的山祁国,希望他能回去帮忙劝阻祖父。 皇帝如今年老多疑,最信任的,大概就只有他这个多年未见,但备受宠爱的小儿子了。 姜崇看完书信,便立刻让人备马准备回去,他不敢想象印象中那个古灵精怪,时而像个男孩,时而又撒娇似的喊着三叔,要他教她武功的丫头,落到山祁蛮子手里是个什么场景...在那里,女人连牲畜都不如。 他不知道父皇为什么如此狠心,但他一定要回去阻止他。 可是随后二哥一封书信将他堵住了。 姜顼坦言,姜左嫁去山祁,是父皇的谋划,父皇要借此试探杨老将军和大哥一家,逼他们谋逆....姜顼还告诉他,此次事后,就算大哥不计较,他们的侄子姜右也一定不会轻易放下,若是要回去,那便想好了站在哪一边。 姜崇在东海听过许多姜右的传闻,他知道,大哥这些年频繁参政,背后就是姜右,这个才十几岁的侄子,几年不见,已经成长到可以与二哥抗衡了。 姜崇很欣慰,但又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这比面对难以战胜的强敌更加让他心乱如麻。 最后他没有回去,两年后,姜左的死讯就传到了青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