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 我要造车 (第1/2页)
今天是加班的第一天,李信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打算留下来,查看一下加班的落实情况。 在食堂吃完晚饭后,没多久,胡光勇就把今天加班的报名表拿了过来。 好家伙,罐头厂全体300多名员工,无一缺席,居然全部加班去了。 不得不说,电视机的吸引力是无限的。 李信敢保证,报名加班的员工,几乎全是冲它来的。 当然,自行车和收音机等其他奖品也不差。 再不济,还有加班费,不是? 虽说没按后世标准“不低于工资的150%”给,但是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罐头厂的加班待遇,那也是独一档。 “轰隆隆——” 伴随着道道机器的轰鸣作响,灯火通明的车间好似上了发条一般,忙碌而又紧张。 在车间主任的陪同下,李信在第一车间转了转。 一车间主任贯会拍马屁,溜须拍马道: “厂长,还是您有办法,我在厂里干了20多年,还从来没见工人这么积极过,我真是对您佩服的五体投地。” 即使知道这货说的是恭维话,李信还是忍不住暗自点头。 这群工人实在太有干劲了,一个个争分夺秒的,哪还有一点儿国企工人的样儿,倒像是为自家拼命干活的个体户。 甚至当他路过一名年轻的灌装工人身边时,还听到年轻的工人在抱怨: “娘的,这机器煮个豆子忒慢,根本就不够我罐的!” “哟,小张,够拼的啊,你不会真惦记着那台电视机吧?”一旁,一个老工人揶揄道。 “废话,一台电视机好几百块呢,我要定了!”小张目光灼灼道,“而且老刘你干的那么快,不也想要电视机吗。” 老刘呵呵笑道: “有机会当然得拼一拼,再说即使拿不到电视机,弄辆自行车也是好的,我家那大小子刚参加工作,刚好缺辆自行车。” 就在这时,小张看到身边经过的李信,他胆子也大,直接扯着嗓门问道: “厂长,如果绩效考核取得第一名,厂里真的奖励电视机吗?” 毕竟这年头工作,除了有钱拿,居然还会奖励电视机,确实太过魔幻。 小张有所疑虑,也是情有可原。 这货嗓门也大,一时吸引了不少目光注意过来。 环视一圈,掠过工人们探寻而又渴望的目光,李信伸手入怀,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张电视机票和自行车票,举高示意道: “大家放心,承诺的奖励一定会兑现,即使厂里没有,我自己也会自掏腰包,把东西补上。 所以大家尽管甩开膀子卖力干,只要达到目标,东西少不了你们的。” “好!” “厂长外岁......” 工人们疑虑尽去,拍手欢呼,顿时干的更起劲了。 抛出一块饼后,李信心满意足地离开。 工人太肝,他是不可能一直陪着了,又在厂里转了一会儿,10点准时下班。 临走时,他看了看今天的战绩,乖乖,居然已经生产了20吨。 不得不说,有奖励鞭策,效果就是不一样。 按照这生产进度,似乎并不需要一个月,就能完成和科特的交易。 这笔买卖做的值! 以后的几天,工人的积极性一如既往的高,加班已然成为常态,生产进度狂飙。 李信每天会来工厂转个把小时,并没有成天在厂里带着,毕竟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而总厂那边,动作很快,腌菜厂的兼并也在着手进行。 腌菜厂的位置挺好,和罐头厂只有一墙之隔,敲掉墙,或者在墙上开个门,两厂一并,也简单。 真正难处理的是厂里的人员调动,对于那些有干部编制的职工,李信一概没要,他只要普通的职工。 毕竟他可不想请一群爷儿回来。 总厂那边也给面子,积极地把腌菜厂的干部往其他地方调,不过这事儿不能一蹴而就,得耗点儿时间。 。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朝气蓬勃的京大某课堂。 这是一节机械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是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 今天咱们着重说一下冲压工艺,据统计,一辆汽车有60%——70%的零件是由冲压工艺生产而成。 因而,冲压技术对汽车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格外的重要。 冲压工艺,说白了就是将钣件按照设计要求,使用模具冲压成型。 其中模具和冲压设备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真正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的技术方方面面。 甚至其中的某些设备和技术,完全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以至于我们连某些关键性的模具都生产不出来。 所以我们国家的汽车制造业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要想高速发展,必须在模具、冲床、车床等工艺上取得突破性发展......” 老教授兴致极高,啪嗒啪嗒地讲个不停。 角落位置,李信饶有兴致地听着,认真地记着笔记。 他现在是京大的旁听生。 这会儿的旁听生名额可不好弄,他也是花了钱,搭了不少关系才弄到的。 当然这也是值得的,上了十几天的课之后,他对汽车制造不能说门儿清,但也算熟悉。 毕竟,他现在除了肾不行,其他哪哪都行。 对他来说,学习只是等闲,学一天,可以顶别人好几天。 “你们都是高材生,国家的栋梁,未来国家的发展还得靠你们,虽说国家的工业水平还比较落后,但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所改变......” 老教授的话不断从耳边传来,这时有个长得斯斯文文的男生忽然站起来,说道: “教授,我有不同的看法,咱们国家别说是一辆像样的轿车,甚至就连高精冲床都生产不出来。 我觉得我们学习那么多的知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哦,那这位同学有何高见?”老教授笑着问道。 “出国!”男生的眼中满是憧憬,说道,“去美国,那儿有着美国梦,在美国梦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所以我觉得只有去美国,才能一展所长,实现自我价值。” 自从进入80年代,出国热逐渐盛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