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正宗传承,儒脉五经! (第2/2页)
未定之数呢。” “这孩子走什么路,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作为老师只能给其建议,归根结底到了最后,还是要靠他自己。” “对了,皇甫使君此次领将令,又要对西狄动兵了?” “都是第三次了,这要是打下来还好说,可要是打不下的话...各地赋税岂不是又要加重。” “何况近些年来四方州郡都有小灾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加重赋税,这也太过劳民伤财了。” 听到郑修提及此事,卢直也有些正色: “不错,目前已在调动兵马,只等粮草齐备,便可挥师西征了。” “然而我却不看好此次战事,因为后顾之忧太多太多。” “想那西狄地处贫寒,没甚么好搜刮的东西,就算是给彻底打服,也不过是彰显我大炎国威而已,何来益处?” “当今天子只因当年一次失势,便三番五次的想要动兵,可北羌与那些拥兵一方的州郡守们,才须得多打些注意才是啊!” “真是多事之秋...” 两人互相聊着些实事,其中包含的信息不少,也从侧面映射出了眼下大炎朝海晏河清的表面下,所蕴藏着的种种险象与危机。 或许往往压死骆驼的,并不一定是那最后的一棵稻草。 也有可能,是之前的一群负担一同倾泄下来,才致使了这最后的大厦将倾。 而另一边。 将郑修授予的五经与注解都包在一个包裹中后, 季秋于此太学宫内,以郑修入室弟子的身份登计录册,分配了一间比较偏远,但较为靠近郑修那座木屋的一间小屋。 “此后的一段时间,就且先在这里修行吧。” “等将文道与炼气法都修出来后,就差不多能云游天下了。” 季秋推开门来,看着里面收拾整齐的一应设施,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自语喃喃道。 模拟作为张巨鹿的一生,如追本溯源以及查阅人生轨迹等功能,季秋都没有携带,甚至连自己本身的记忆与功法技能,都不能带入模拟。 要是那时候能有这么多的挂,又岂会失败的如此彻底? 眼下待到有了自保之能后,再次踏上云游四海、布施天下之路时,季秋自信,将会与以往再不相同。 他,终将开辟出一个真正的、连儒圣都不曾做到过的...黄天大世! 季秋不晓得能做到多好。 但,肯定会比这四百余载的大炎要强。 走入屋内,盘膝卧于床边,将郑修费尽心力注解的五经取出,季秋开始一一认认真真的研究了起来。 这些经史典籍在这一世启蒙开始,他就一直在学习。 此次以七窍玲珑心带来的悟性提升,他几乎只过了两遍,就将郑修留下的注解铭记于心。 到了这个地步,按理来说想要以文入道,就需要靠着时间与研究,去硬生生磨出那一缕文气。 其中没有个几年水磨工夫,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想都不要想的。 哪怕是张巨鹿,在没有遇到太华传授炼气法时,也没有修出文气。 因为这实在太难。 别看季秋方才在郑修面前,以大志向与大气魄叫这一介大儒震动。 但若要想他不凭借外力就修出文气,哪怕是有七窍玲珑心的悟性加持,光靠着自己一人去悟,也是颇为困难。 不过好在他有追本溯源之法。 【获得正宗级传承――儒脉五经!】 【是否,追本溯源?】 就在季秋想要以追本溯源法,去模拟儒脉五经时,一道几乎叫他震惊至极的提示,却突然蹦了出来。 “正宗级传承?!” ‘噌’的一下从床畔边立起身子,季秋看了下眼前这五道竹简,差点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名誉满天下的大儒郑修,号称究天人之学,融合了古经学与现经学,也不过只是文心圆满的一代大儒,尚不敢称与诸子并列。 不是季秋看轻他所拜的这位老师,实在是以他的境界,怎么也不可能拿得出手一门正宗级的传承啊! 这...这种法理论上已经几乎于道,换算为炼气士,那就是一门足以化出法相之道的无上妙法,有着直指元神大道的资格! 对于二境的修行者而言,这现实吗? “呼...” 强行平复了下心情,季秋冷静过后,开始分析了下状况。 “不,不对。” “五经相传乃是儒圣见到礼乐崩坏,众生疾苦之后,不忍天地沉沦,这才被其耗费毕生心血编纂而成。” “《诗》、《书》、《礼》、《易》、《春秋》严格来讲,都是儒圣所创的传承,是在这大炎朝再往前推,非常久远之前的一个时代。” “要是这样的话,这作为儒脉根基的五经,确实有可能是一门正宗大道,而且还是由儒圣亲自所创!” 想到这里,uu看书季秋不禁呼吸急促起来。 渡世真经这门旁门级的炼气法,就已经叫他享受了不知多少便捷。 眼下走上文道,又能以参悟儒脉五经这等正宗传承前来修行。 这样的话...待到三脉同修于身,季秋自忖自己一旦入二境,天下间又有哪个武夫、炼气士、亦或者儒生能是他敌手?! 黄天当兴呐! “冷静,冷静。” “天下间士子繁多,几百年来代代都有天资横溢之辈,比如郑师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批。” “可他们却都选其中一道而修,而且很大概率不得精要,就算是郑师通贯古今,五经同参,至今也没成就儒道第三境,与那些古时诸子媲美。” “这五经,应该是极为晦涩才对。” “然而幸好,我有追本溯源这等逆天之法,可直指诸法本源,观摩创造者自身巅峰之时的修行模样!” “如此以来,哪怕此法再是晦涩,任我不停参悟不停参悟之下,就算不能尽得其中精要,想来悟成三分,应也不难吧!” 一瞬间,季秋踌躇满志。 没想到,这儒脉五经的来头竟这般大,而且传承未有遗失。 当真是天助我也! “参悟儒脉五经,追本溯源!” 季秋带着几分兴奋与期待,神魂渐渐天旋地转。 下一刻,无声的呓语在他耳畔之间,渐渐回响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