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历史大纲 第二部分 上 (第2/2页)
年的统一时期划分为一个独立时期,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宇宙纪元600年地球和太阳系的陷落,无非只是和这之前数百年中地球另外三次被攻破并易主一样的军事行动成功案例。同时,虽然包括天魁星系在内的这四次成功军事行动都至少名义上重新让整个星系团“地方”星系和星区政府重新听命于这个长期孱弱的“中央”政府,但实质的政治生态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 而相反地,对于“独立时期派”的历史学家而言,在天魁星系在宇宙纪元600年攻破太阳系和地球,又用之后三十六年在强有力的军事实力支持下消灭了几乎所有星系团内的大小星区、星系政府的有生军事力量和政治实体后,在整个人类宇宙里施行了残暴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改革。改革的内容极其繁多,但有两项足以名垂青史:锂金属本位的信用点货币改革,以及星区、星系、星球级别的政府流动官员改革。 在“两税制度”的支持下,虽然各个星区、星系的经济得以苟延残喘地继续运行,但由于几百年来“地球本位”的货币与金融体系逐渐衰微与崩溃,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贸易逐渐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及其原始状态。在人类开拓宇宙的最初几百年中,人们尚且可以使用地球在“尾声计划”前后开始发行的统一信用点,以及地球本身提供的结算体系来进行贸易和金融活动,但当地球本身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影响力不断下降,这种基于地球生产力而发行的信用点体系就随之崩溃并被人们逐渐遗弃了。 用后世的眼光看,天魁星区的第十七代领导人除了在自己执政的近五十年时间里完成了不亚于后来雄鹰大帝那样武力征服宇宙的功勋。与他进行统一人类宇宙战争同时进行的,还有强制性的地方流官改革,以及对历史影响更为深远的锂本位货币改革。 锂本位的货币改革,首先得益于宇宙纪元379年时,罗卓尔星区,小云塔星中央大学,核物理系教授于敏中带领他的团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使用锂为材料的可控核聚变。这样的科技进步使得锂这种宇宙中丰度排名二十位左右的金属,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大幅度提高了。 在此同时,第一星际时代中后期对于更多固态天体的开发,使得理论中关于普遍岩质固态天体地壳中,锂元素丰度趋于平均的猜想得以被证实。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只要总质量不低于地球百分之二十的固态天体,都至少能有不低于三百至五百万吨,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具备开采条件的纯锂。 而由于各个星区、星系掌握的固态天体数量总数趋于平均,所以在往后数百年的大规模锂开采运动中,每个政治实体或是经济实体所获得的实际金属单质锂数量,以及最终作为战略储备的数量也基本与星区或星系规模成正比。在此基础上,天魁星区政权在自己军事占领区逐步推行以锂金属为信用基础的跨星区货币结算体系,就被几乎所有地方政权、经济实体以及多数的民众所支持。 一般情况下,如果人类涉足的各星区如果处于各独立政府控制下的分裂状态,各星区的经济自然需要有流通的货币作为保障。它们仍会以自身控制的固态星球上已知被控制储量的锂,加上该区已开采的单质锂作为担保或准备金,发行基于量子优越性算法的多点式证书加密信用点。每一笔信用点交易的数字签名上都记录了交易双方或多方的身份信息,以及信用点发行区的信息。 当然,这样的情况对于当时军事上势如破竹的天魁星区来说是不需要过多考虑的。他们对于整个人类星际经济体系的贡献也在于此:一个基于整个室女座超星系团中单质锂储备最丰富的中心结算体系,在天魁星区首都天阳星系中被建立起来。 天阳星系作为宇宙纪元396年至409年之间全体人类名义与实质上的行政首都,除了基于政治改革后对整个室女座超星系团中所有星区、星系和星球极强的控制力外,占有当时整个人类已知锂储量百分之十七的惊人储备量,是该政权得以在短短不到三十年内实质上改革并统一星际人类货币和结算体系的重要因素。 在掌握了全星系团百分之十七的锂金属储备量,以及通过战争、政治兼并等手段让更多工业星系和星区纳入天魁辖区后,该政权手中掌握的核聚变燃料生产产能,逐步提升。直至宇宙纪元695年,整个室女座超星系团住人地区几近统一的前夕,天魁政权下已经拥有了超过整个星系团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聚变燃料产能。 “锂基信用点统一推广计划”大约从宇宙纪元690年时,从已经被天魁政权兼并的那些星区开始。在这之前,天魁政权已经对过去二十多年征服的地区实行了严格的非军事化。这一年,在统一的安排下,一定数量的军队、物资储备运输队、以及金融、货币体系出身的特派政府官员开始进驻各个星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