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2/2页)
和刘鼎是有多埋汰,衣服是有多脏。刘鼎的情况还好点,李行云身上这件可是一直穿着没换过一次呀! “想不到,想不到终于要洗澡了。我都快忘了还有洗澡这回事了!” 李行云三下五除二的脱光衣服一个旱地拔葱就跳进了木桶之中。 “爽呀!!!”在热水的浸泡下,李行云甚至感觉自己从里到外都变得滋润了。 简单的洗完澡穿上伙计准备好的衣服,果然是应了那句人靠衣装马靠鞍。穿破麻布衣服的时候怎么没发现自己这具身体还挺帅。 李行云选择的是一套里外全黑的长袍,穿上后整个人都感觉冷峻了不少,再搭配上精心挑选的配饰腰带和发带。这才有了点闯荡江湖英俊少侠的意思嘛。 刘鼎的衣服也是黑色系的,但相比于李行云偏向于修身的款式刘鼎的衣服更加宽松,整个人看上去更加的威严了。 装扮完毕,刚刚还像逃荒过来的两个人此时站在一切还颇有大户人家老爷少爷的意思了。 出了后院客房,早就等候多时的伙计引着二人向后门走去。一辆精美的马车已经停在了门外。 马车内,李行云好奇的东瞅瞅西瞅瞅。 这是在不怨他没出息,而是真的没见过这么精巧的马车。 整个马车从外面看大约长两米宽一米五高一米五,但马车内居然设施完善到好像把一间卧室搬了进来,有卧榻靠枕有茶几火炉,更有两个小书架立在车门两侧任人阅读。 整的还挺全。 幽州城外,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从东门摇摇晃晃地进了城,守门卫兵刚想上前盘查,马车随行人员立马上前挡住卫兵然后拉到一旁说着什么。马车依旧继续一路前行,好似视卫兵盘查于无物,停也不停的一直畅通无阻地来到幽州王府门前才缓缓停下。 厚重的车帘被车夫缓缓拉开,马车上走下一位身着深蓝色常服的老人,看面容似乎是花甲年纪,但须发雪白又像百岁高龄,没有丝毫的杂色,被梳理得整整齐齐,正如老人一生处事立世一般,方正且一丝不苟。 马车刚刚停下,就有五名将领全副披挂,佩刀且按刀,整整齐齐地从王府中走出,站在王府门前,等着老人缓慢的走下马车,却没有一人有丝毫不悦的神情。 看甲胄佩饰,这五人分明都是正二品的军中高官。 在东北地界,二品大员屈指可数,能出现在幽州王府门前的无非就是五位都督,分别是幽州都督、幽州都护、辽东都督、辽中都督和辽西都督。 五人皆为朝廷亲封正二品官衔,各个手握重兵,毫不夸张的说,他们五人站在一起代表的就是朝廷整个东北疆域的硬实力。 而能让五位都督联袂出迎的老人,整个王朝又有几个? 数来数去要么是没有这个资格,要么就是已经故去。数来数去,就只剩下一人。 当朝首辅,蓝玉。 蓝玉,这不光是一个名字,还是一个传奇。如果是凉王萧寒的成功是时事造英雄,那蓝玉便是英雄造时事。 如果没有他在首辅之位尽心辅佐皇帝陛下,恐怕整个帝国早在明帝即位时便已经分崩离析。 如果没有他在朝堂之上以一己之力压制群臣,有哪里会有将戎族驱逐出境的复兴时刻。 可以说,大汉天下能够在今天再度焕发生机,蓝玉的功劳首当其冲。 在他们五人还是娃娃满地跑的时候蓝玉便已经跻身朝堂。在他们青年从军,上阵杀敌为了一点军功拼上性命的时候蓝玉便已经是一人之下的当朝首辅。而今天,当他们官至二品的时候,蓝玉稳坐朝堂六十余年,依旧是那一人之下的当朝首辅。 老人径直走向王府,五位都督左右分开,齐齐单膝跪地施礼,“末将参见首辅大人。” 走过正门后蓝玉停下脚步,站在一片阴影中,环顾四周。 几十年前,他也曾常居此地,那时候有先帝、有恩师、有慕容将军、有数不清的老臣。 恩师是第一个故去的,紧接着先帝也走了,随后一众老臣陆续逝去,越来越多的老一辈朋友们已经不在了,但现在的朝堂上并不缺新鲜血液。他们只是太年轻了,还需要时间成长。 一辈人终将老去,但火焰仍会继续燃烧。 蓝玉重新迈步前行,步履竟是有些蹒跚意味,轻声自语道:“老了。” 刚刚正午时分,天色却是已经阴沉得吓人,怕是有一场狂风暴雨将要降临。正如此时幽州王府中的气氛一般,格外凝重。 随着当朝首辅的到来王府内几乎要让人闷得喘不过气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