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电影人_第九十三章 理想与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理想与梦 (第1/2页)

    2004年的春节,热热闹闹。

    赵明诚有了孩子,虎头已经15个月。

    过年在城南过的,春节前三天他们回来住,打扫屋子,买各种年货等等。

    春节结束,赵明诚开启工作状态。

    他闲的时候很闲,工作的时候又很认真。

    首先场景要搭建,没有摄影棚,只能租,他们把前年拍摄用的仓库租下来,这里已经被改建成教会。

    因为《燃烧》的原因,没有任何教会在这里,一直空置着,现在剧组把这里租下来。

    看着这里,赵明诚说道:“柳姐,把内部全部刷成黑红色,红色染料和黑色的搭配。”

    柳成熙问:“导演,您有什么特殊的表达吗?”

    “独裁和专政的融合,97年的教会,到现在应该变样子,颜色偏向暗一些。”

    “《调音师》不像《夜行记》和《燃烧》,用色彩表达,而是用场景和人物表达,我也没有具体表达,就是想拍一个故事。”

    说的话有些矛盾,但是柳成熙听明白了,赵明诚不想待在舒适区,他要再次创新。

    很多导演有所开创,会蹲在自己的舒适区,就像伍迪.艾伦。

    赵明诚不是这种人,他像库布里克,还有黑泽明一样,要变着花样拍电影。

    “服装来了没有?!”

    李闰珉就站在赵明诚的身边,他已经在九龙村住几个月,就在刚刚,李闰珉又被安排新任务。

    他要开始装瞎子。

    李闰珉没有反抗,而是主动接受,他已经被《调音师》里的李想这个角色打动。

    新星通商派过来好几个服装设计师,他们都听赵明诚指挥。

    “这部电影场景偏暗,服装就是艳丽,单一的艳丽,不要花纹,还有其他配饰。”

    他拿着分镜头脚本,把自己的要求讲给他们听:

    “女性服装的颜色,大红、嫩绿、深蓝、还有明黄,颜色越鲜艳越好,服装越简单越好。”

    “给人一种复古、梦幻的感觉。”

    “男人的服装也是,特别是李想的,红色的衬衣,白色的体恤、蓝色的西装、米黄色的西装等等。”

    “西装九分裤,鞋子暗一些,服装一定要单调,不要花纹,也不要配饰。”

    赵明诚拿着分镜头脚本,指给这些服装设计师看。

    “影院这个场景,座椅都是红色的,女配角的礼服墨绿色,男主李想的服装卡其色。”

    “那么呈现的结果就像一副油画。”

    设计师们点头,他们被赵明诚的设计折服。

    罗泓轸问:“导演,这样设计会不会让观众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人物是真实的,场景和服装的搭配,有些跳脱,要的就是这种梦幻感。”

    “李想和财阀的女儿看电影,当然不可能实现,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

    “当然听说过。”

    “韩国也过七夕节。”

    “哦?”

    赵明诚听他们说韩国牛郎织女的故事。

    韩国的七夕节和中国的牛郎织女传说略有不同,玉皇大帝掌管的天庭银河对面,生活着一个勤劳的牧童牛郎,玉皇大帝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善良的牛郎。

    两人婚后坠入爱河,成亲以后,牛郎不再勤于农活,织女也不再认真织布,玉皇大帝就把他们分开。

    乌鸦和喜鹊听说这件事之后,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银河上为二人搭起一座桥,名叫:鹊桥。

    几乎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差不多,朝鲜史书记载,这个故事从中国流传过来的。

    韩国这里过七夕节,就是祈求织女星,女人们祭祀等等。

    赵明诚把要表达的告诉他们:

    “李想和财阀的女儿,是不是很像牛郎织女,不过他们不是因为有人破坏,而是因为二人之间的鸿沟。”

    “这条鸿沟就是阶级,财阀的掌上明珠,和生活在贫民区的年轻人,阻隔两个人的就是阶级的鸿沟。”

    “阻隔牛郎织女的是银河,故事里有喜鹊搭桥,现实中只能他们自己去面对。”

    银河,喜鹊。

    这么像沈大姐?

    沈大姐名字叫沈银河,她的外号就叫喜鹊,她得眼睛有些像喜鹊。

    赵明诚把剧组人员叫过来:

    “我们画出星空,用超现实表达手法,表达李想和财阀女儿看完电影的戏份。”

    他把李闰珉拉到身边,就像抱小鸡一样,把他抱起来,然后放在木桌上。

    “用维亚吊着钢琴还有李想,女配角就像他这样。”赵明诚一指李闰珉:“坐在钢琴上。”

    “李想一弹钢琴,他和钢琴就开始升空,女配角坐在钢琴上看着他。”

    “空中不是画出银河了吗?蓝色的银河,繁星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