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千里不留行(求收藏推荐) (第2/2页)
他们当差要么是接祖上的班,要么是混口饭吃。 虽然已经习惯了欺压百姓,没有那些差役心里那么纠结。 但终究是听着游侠故事长大的。 即便是再坏的人,教导孩子时,也会选择那些忠孝礼仪的故事。 游侠,在北隋代表着信与义。 游侠的故事,他们从小听到大。 即便现在已经人生过半,但内心之中却依然有着年幼时对游侠的渴望。 前面那个贼子,不就和自己心目中的游侠很相似么——不,几乎是一模一样。 一人一骑一刀,遇到不平之事,秉承着自己的道义出手。 一击则中,中则而走,不留名不受惠。 丝毫不畏惧后面有多少人追杀。 古之游侠,不就如此么? 日落西山,远处的那匹马慢了下来——也该慢下来了。 差役们追了一天一夜,他们可以轮番休息,但前面的游侠却不能。 残阳照在荒野上,一轮残日挂在天边,给辽阔的大地铺上一层血红的幔帐。 一直追逐杨默的十几个差役一反常态的没有拍马上前。 他们拉着缰绳,缓缓的停了下来。 谁也没有说话,反而默默的看着前方。 游侠的马摇摇晃晃走了几步,直接倒在地上,长日奔波累死了。 那游侠也跟着跌落,盘膝而坐,向着他们这边看来。 虽然相隔甚远,但差役们却能感受到,那人没有丝毫惧意。 仿佛就等着他们过去,决一死战。 见自己等人也停下脚步,久久没有过去,那游侠站起身,走到路旁的河边摘下面纱,捧起水拉来豪饮一顿。 “师父,前面就是太原境内了,再追的话...” 年轻的差役眼中充满了震惊与敬佩,声音微微颤抖。 这就是这个世界里古之游侠么? “太白,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做?” 为首的老差役犹豫不决,转头看向身边说话的徒弟。 徒弟刚收不久,但眼光毒辣、阅人无数的老差役却知道,这个叫做李白的年轻人,绝非等闲之辈,日后绝对会做出一番事业来。 自己的后半生,多半要仪仗他方才能安度晚年。 这些日子以来,这个徒弟很多时候给的建议,都让他受益匪浅。 因此老差役十分重视他的意见。 “前面便是太原境内,咱们无公文而入,若是追究起来,难免要受上司责罚。” 被叫做太白的年轻人十分冷静,众人听罢连连点头。 北隋律法对差役捕盗有明文规定,没有公文带擅闯其他境内,仗三十,罚钱十贯。 “此人不知是何处游侠,若是被我等擒获,传出去的话,只怕江湖之中会有同伴寻事,于道义上,咱们也理亏。” 李太白说完,众人又连连点头。 相对于官家的惩罚,他们更害怕这个。 对于他们这些差役来说,黑白两碗饭,都要端着吃。 此人之行径,连他们都佩服万分,莫不要说是江湖上的草莽豪杰了。 若知道是他们捉住了他,定了罪,只怕在江湖上,自己这群人可就无立足之地了。 “所以咱们应当就此回去,便是到了县公那儿,也说不得我们的不是。” 李白把官面和私下分析完,又说了该怎么做,所有人都点头赞同。 “好,那咱们就回去复命吧。” 老差役心情爽朗起来,自己的徒弟做事果然是滴水不漏,面面都照顾得到。 当下,差役们调转马头,向着来的方向回去。 “太白,怎么还不走?” 老差役看着远去的同伴,又看了看自己的徒弟。 李白没有说话,反而翻身下马,将鞭子在马臀一抽,马儿吃痛,直奔那游侠而去。 “你这是?” “师父,既然放了他,便再施些恩惠。今日赠他一匹马,以后说不定会帮我们大忙呢!” 李白说完,老差役本不同意,但马已经跑了,又知道自己这个徒弟性子很倔,一旦决定干啥谁也劝不住,只能微微点头。 自我安慰:游侠最是重信守义,今天放了他还赠马,他便欠了自己一个极大的恩情。 马停在那游侠身边,李白能感觉到他微微一愣,好像很是意外。 但也仅仅是一愣,随后游侠翻身上马,冲着自己这边拱手抱拳,而后拉起面纱转身向着太原城的方向飞奔而去。 看着游侠身上那破旧披风随风舞动,慢慢消失在自己的视线内,李白只觉得胸膛中涌上一股难以抑制的豪气。 他想着消失的游侠这些日子做的事,又看着远去的背影,不由得纵声高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听着徒弟嘴里吟唱的诗篇,老差役浑身一颤,老眼微红,思绪回到了年少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