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抄家带来的暴富!北伐元朝的序幕! (第3/4页)
立,尚且有众多外敌存在,要是引发了内乱,绝对是一件不妙的事情,所以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杀掉一批,分化他们的实力,这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孔家宴会上,没有胡乱说什么,管住自己嘴巴的。再加上他们平日里的一些行为,勉强还算可以,好坏参半,没有坏到极点,所以太子朱标可以对他们网开一面。太子朱标俯视着剩余的地主豪强,说道:“不杀你们可以,自己捐赠一半家产,此事一笔勾销。”一半的家产!他们这些地主豪强们。凭借祖上传下来的积蓄,以及自己这一辈的努力,好不容易拥有了如今的积蓄,这开口便要去了一半,这属实让人心如刀割,有点舍不得啊。但是。就算资产再多,那也得有命花才行啊!你要是不同意,那太子殿下也不会跟你客气,直接动手抄家了,到时候甚至连族人也保不住。现在太子殿下大发慈悲,给予了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这要是不识相,白白错过了,那也只能说他的脑子只有这么一点。“尔等觉得如何?”“谢——太子殿下!”剩余的地主豪强们,纷纷拜服。表示他们没有任何的异议。相比较全家被抄,族人被发配为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虽然有被孔家威胁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既然上过孔家的贼船,那么就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三日后,曲阜城。太子朱标亲自坐镇此处,接过了原来曲阜知府的工作,不仅负责本城的赈灾行动。更是以此为中心,辐射到了整个山东布政使司。伴随着一批批粮食,源源不断的被运输过来,粮食危机被解决的情况之下,山东布政使司的恢复,也变得非常迅速了,为了不让百姓们养成惰性,太子朱标也是选择了‘以工代赈’的方法。趁此机会。发动百姓们修缮城墙、道路,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然后给予他们相应的粮食。至于说那些地主豪强们,也在这段时间里面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该抄家的抄家,该发配的发配,该下跪的下跪。负责各项统计工作的曲阜知府,也是积极的配合着太子殿下的工作,他可丝毫不敢有任何的小觑之心,别看太子殿下如今的年龄不大,但是处理各种政务的手段也是颇为娴熟。毕竟。他平日里处理的,都是国家级别的事情,受到老朱同志的一对一专门辅导补课,提升效果杠杠的。现在再处理这种事情,就感觉像是做习惯了大学生的题目,突然变成了小学生题目一样,那简直就是手到擒来,根本没有什么难度。至于说朱文正。他正忙着抄家呢,这种抄家的快乐,是以前体验不到的。机会难得,可不能错过了。反正政务的事情,他这个当将军的也不太懂,干脆也就不掺和太多了。“太子殿下,统计的结果出来了。”“念。”“此次抄家,我们总计收获了三千八百万石粮草,其中孔家提供了足足一半,而钱财、田地、产业不计其数,预估最少有一千万两的价值,发配为奴者两万一千五百二十七人,为娼者三万七千八百六十五人。”“这帮山东的地主豪强们,倒也是挺肥的啊,竟然能够抄没出这么多的粮草和钱财。”太子朱标眉头一挑,说道。他也算是能够理解了,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这么喜欢抄家了。一夜暴富的感觉,太t爽了啊!这么来一发。直接可以解决掉很多问题,甚至连讨伐元朝、女真的粮草、钱财都不需要筹备了,反正大军出征就需要经过山东布政使司,直接近距离补给,还能够减轻补给线的压力,这完全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要知道。老朱同志出身底层,自幼看尽人间苦难,深知底层百姓的不易。所以当他君临天下的时候,也是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希望百姓们的生活能够过的好一点。唐、宋、元、清四个朝代。农业税率基本上都在百分之七左右,而明朝的农业税率却始终保持在百分之四以下,明末时甚至低于百分之二,例如洪武初年的农业税为每亩交二斗,后又减少至每亩交一斗,也就是十公斤左右。现在的大明帝国,一年能够收入国库的税收,大约是粮食四千万石、白银五百万两。留够地方和百姓的,剩下才是缴纳于国库的。就说白银收入吧。北宋宋真宗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直接高达16亿两;清朝光绪年间的税收,也达到了8000万两。不知道是明初时期税收的多少倍,明朝几乎可以说是历史上税赋最低的国家了,低的让人发指!这一次抄家。差不多抄了大明帝国将近一年的粮食税收,以及整整两年的白银税收。“这些家伙,还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有着这么多的家产,走什么道路不好,一个个都想着发国难财暴富,他们不死谁死?”“真是让人无奈啊。”“”太子朱标看着这份整理出来的统计结果,不由的感叹道。但凡他们按照原价出售粮食,哪怕稍微高一两成,都不可能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谁让这帮家伙一个个心黑的很,直接按照二十倍以上的粮食价格售卖,严重扰乱粮食市场,动摇国家的根基呢。再加上老朱同志看孔家不爽很久了。趁着这个机会。顺道把这些山东的地主豪强也一并收拾了。像是想起了什么,太子朱标从捐献一半家产的地主豪强之中,不断扫视着,目光停留到了一个张氏之上。根据锦衣卫的情报。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只有这家提出过开设粥铺,救济灾民的提案。虽然最终因为孔家的强压政策,没敢将其执行下去,但是他的这份心意,也算是好的,就算是为了增加民望,那也无妨,太子朱标自然也将其特别标注了一下。“将这家捐赠的家产,返还三成吧。”“另外再告诉他们一句,善待百姓者,亦可被百姓善待之。”“望其不要步入后尘。”“”太子朱标淡淡的说道。曲阜知府虽然有点疑惑,但也没有多说什么,他这个小小的四品官,在太子殿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只需要按照指令做下去就行了。反正,那张家的三成家产,相比较抄没的众多粮食、钱财,根本就不值一提就是了。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曲阜知府提了出来。“太子殿下,那孔家在曲阜上下的三千余人,现在已经跪在曲阜城门整整三日时间了,百姓们每日都会以黄白之物浇灌之,他们身上臭不可闻,甚至部分生出了蛆虫,您看——”“你要为他们求情?”“属下不敢。”“这都是他们咎由自取的结果,怨不得别人,他们可曾想到高价囤积粮食,导致无数百姓饿死的局面?”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太子朱标的态度异常的坚定。说好的一个月,那就一日也不能少。在这段时间里面,绝对不会给他们提供一粒稻米,让他们也好好尝一尝饿肚子的滋味,当然也并非完全没有给他们活路,‘热情好客’的百姓们不都给他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吗?虽然味道臭了一点,难以下咽了一点,但是只要能够克服心理因素吃下去,撑过一个月肯定没问题。要么就是活生生饿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