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0章:《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求订阅) (第1/2页)
“这个李贺牛逼。” “可惜,英年早逝了。” “凡哥,再跟我们讲几个呗。” 一口气,陈凡将李贺讲完。 这时。 直播间内一众粉丝又说道。 甚至。 还知道陈凡要回什么话,他们又立即堵上了陈凡的嘴:“那个啥,央视节目结束的时候,你竟然给那些人讲了5个诗人。我们这些真爱粉,怎么说也得5个啊。” “又要5个。” “凡哥,你可以的,可以的。” “我……” “给你刷小礼物哦。” 说着。 有一些粉丝还真刷出了小礼物。 “唉,真拿你们没办法,行,跟你们讲几个吧。” 说起来。 陈凡虽然现在讲了不少诗人,但比起唐朝一大堆诗人来说,也没有讲多少个。 除了这一些有名的诗人之外,其实也还有许多并不是特别知名,但同样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的诗人。 反正也是在快抖上,不需要像央视那般做这么长的节目。 想了想,陈凡便说道:“李贺之后,给大家讲一位叫张继的诗人。” “说到张继,我也不太清楚他的生平,只知道他是唐玄宗时期的进士。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很多的文人,官员都向南方避难。有一次,张继夜晚坐船路过姑苏,也就是现在的苏州,看到江边的渔火,耳边听到寒山寺夜半之时敲响的钟声,他突然有感,写下了一首诗。” 怎么说呢? 史书有的时候真不是什么都记载的。 像张继这位在唐玄宗时期中的进士,对于普通人来说还算是有一定地位的人,也没有太多史料提及。 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所以前世对于张继,只知道他一个大概的情况,但具体他的生平,做过哪些官,有哪些子女,也很是模糊。 不过。 这其实并不要紧。 虽然大家都不太记得张继,但他有一首诗,千年之后,仍然流传下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直播间内,陈凡再次拿起笔,写下了这一首诗。 这首诗,叫做《枫桥夜泊》。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但是,一定记得这一首诗。 是的。 这一首诗可以说是唐诗当中描绘景色最美的一首诗之一。 甚至。 这样的一首诗,在整个亚州地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好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画面感太强了。” “我去过苏州的寒山寺,也没觉得寒山寺怎么样,但看到这一首诗,我又想去一趟寒山寺了。” 其实寒山寺在没有这首诗的时候,不是什么名刹宝寺。 他也并不是很知名。 可是。 因为这一首《枫桥夜泊》,寒山寺成为了姑苏的标志之一。 “说到寒山寺,我又想到一个小故事。” 既然讲到了寒山寺,陈凡便继续说道:“寒山寺原来并不是叫寒山寺,他的原名叫做妙利普明塔院。后来,有一位叫“寒山”和一位叫“拾得”的僧人在这里修行,于是后来这个寺院就改名为寒山寺。相传,寒山在出家之前与一位姑娘订了亲,可是,这位姑娘却很喜欢他的朋友“拾得”。寒山得知这一件事情之后,便想成全他的好友,随即来到寒山寺出家。后来拾得知道了真象,也跟着寒山来到了寺院。” “两人之前就是好朋友,此时又一同在寺院里修行,感情自然很好。有一次,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就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这就是著名的寒山拾得问答。 “漂亮。” “我就知道凡哥会将最美的故事留给我们。” “大爱这首枫桥夜泊,也大爱寒山与拾得的对话。” 不得不说。 张继的《枫桥夜泊》与寒山拾得的故事,确实非常经典。 经典到,陈凡都还没有对这一些人物的生平做太多的介绍。 但众人凭着这一首诗,以及这一个小故事,亦是对此无比的印像深刻。 “再跟大家讲一位叫做孟郊的诗人。” 张继之后,陈凡继续开讲。 孟郊与贾岛齐名。 孟效又被称之为诗囚。 所谓的诗囚,其实有一些是他人对于孟郊的误解。 或者说是,不少人对于那些并不是非常有天赋,但却字字斟酌写诗人的一种误解。 所以他们又一同称之为苦吟诗人。 但陈凡却不管苦不苦吟,能流传下来的诗歌,不管是天赋也好,苦吟也好,都是极美的。 “孟郊与此前介绍的不少诗人不一样,他不是那种自幼聪慧的学子。此前连续多次考试,也都落榜。后来在46岁的时候,才终于中了进士,这应该是此前一众诗人当中最晚中进士的诗人了。但哪怕如此,孟郊在中了进士之后也是非常高兴。他有一首诗写得非常好,正是他中了进士之时所作。”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叫做《登科后》。” 从诗中可以看到。 哪怕是46岁中了进士,他仍然是欣喜若狂,甚至有一些得意忘形。 “哈哈,这个孟郊有意思。” “可以理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