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1/1页)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曹叡一心求死,倒是让刘禅却有些犯难了;因为现在只需他一句话,他就能满足曹叡的心愿。    现在想要杀掉曹叡,对于他来说,比踩死一只蚂蚁还要简单,只需要他一句话,就能完成。    但是——    刘禅却深深的知道,杀掉曹叡很简单,但是杀掉曹叡对于大汉王朝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好处。    简单与曹叡说了几句话,刘禅便暂时将其软禁了起来,至于如何处置,得好好琢磨琢磨,再做决定。    晋中之战,随着曹叡被俘,至少在晋中地区,曹魏暂时还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所以刘禅将晋中的布防,以及征服晋中诸郡的任务,交给了魏延去处理。    书房内——    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大汉皇帝刘禅,另一个则是老将赵云。    “陛下何事烦忧?”赵云问。    “唉!”刘禅叹息一声,摇了摇头道:“还不是为了那个俘虏曹叡嘛...今日得知是老师带兵前来驰援,而且已经杀入魏军营寨,那时候朕是真的特别想要活捉曹叡。”    赵云听到这里,似乎有些疑惑:‘怎么...难道陛下...难道陛下又不想擒拿曹叡了吗?’    就在赵云疑惑间,刘禅说道:“杀曹叡简单...只是...”    “哦...”赵云随即笑了笑道:“哈哈哈...原来陛下是在想,要不要杀曹叡对吗?”    “正是!”刘禅肯定的道。    “不知老师以为...曹叡该杀否?”    “陛下!”    “若是现在杀掉曹叡,曹魏很快就会立一位新的皇帝;”赵云淡淡的说道:“而且...而且曹魏也会为了曹叡之死,倾全国之兵,大举进攻我大汉...从而为曹叡复仇...”    刘禅没有说话,他在认真的听着赵云说话。    这也是他担心的问题。    此番晋中之战,原本就不是大汉主动发起的,而是因为曹叡趁刘禅与诸葛亮远征在外,擅自挑起的战端。    至少在刘禅看来,现在还没到正式与曹魏宣战的时候。    虽然这几年大汉王朝发展的也还不错,因为拥有了凉州,以及河套地区,这极大的提升了大汉王朝的骑兵力量,而且这几年丞相一门心思开拓西域,这也为大汉王朝,带来了不少的财富。    再等等——    按照原来的计划,刘禅觉得,若是再给他五年,也就是通过十年的努力发展,那时候大汉王朝无论是军力,还是国力,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那时候若是中原有变,大汉则可趁机兵出潼关,先灭曹魏再灭东吴,从而完成天下一统。    这是刘禅的计划,也是丞相诸葛亮、御史大夫徐庶,他们共同认为大汉现在应该选择的国策。    只是可惜——    这才五年的时间,曹叡就主动挑起战端,而且还是联合了东吴孙权,共计近二十万兵马,分南北两路进攻大汉。    魏吴联军来袭,刘禅虽然有些担心,但是他却并不害怕。    这五年里,大汉除了闷声发大财之外,对于各处边塞关隘的防守,可是一点儿也没有疏忽。    比如在毗邻魏吴两国的边界上,关隘都经过了修缮,大部分城墙都已经换成了水泥砖,这可比之前的夯土城墙,可是要坚固得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刘禅从大宛回来时,当得知魏吴联军来袭,他并未立即想着带着兵马去驰援武关,反倒是觉得这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曹魏大举攻打武关,那么他们的晋中,或许就会相对松懈,若是此时出一支奇兵,突然杀到晋中地区,大汉的疆域将会延伸到太行山一线。    此计若成——    未来大汉想要一统天下,手里掌握的筹码,也就更加的充足。    事实也正如刘禅所预料,当他千里奔袭杀到晋阳时,晋中各地的魏军,根本就来不及反应。    晋阳,也就被刘禅攻占。    倒是曹叡的反应,出乎刘禅的意料。    他的反应可真快,就在刘禅刚刚攻占晋阳没几天,他就亲自带着数万兵马,直接杀到晋阳城下。    若不是今日赵云来得及时,同时又因为曹叡不知道司马师的援军,那么容易就被赵云击败,结果上了赵统的当;最终导致数万魏军被击败,而且还将曹叡给抓了回来。    “老师...”等赵云说完话,刘禅故意问道:“老师的意思是,现在还不能杀曹叡?”    “陛下英明!”    “曹叡不但不可杀,还得放他回去。”    “啊...还要将他放回去...”刘禅顿时不解,问道:“既然要放他回去,老师今日为何又让赵统...将他擒拿呢?”    刘禅这是故意问的,刚才赵云那番话,他已经明白,这曹叡的确是不能杀,而且还得放他回去,让他继续去当他的大魏皇帝。    只是,让刘禅意外的是,作为一员武将,老将军的心思却如同一个运筹帷幄的智者。    “哈哈哈!”赵云笑了起来:“陛下,若是今日在战场上故意将其放走,这对于我大汉来说,岂不就是一个损失;”说着他顿了顿才又道:“若是将其生擒活捉,然后用他去跟曹魏谈判...”    “老师高见!”刘禅道:“老师之言,正和朕意。”    “谢陛下!”    “老师!”    “可速速差人回长安,让丞相派人去洛阳,去跟曹魏谈判释放曹叡事宜。”    “老臣遵旨!”    “老师!”    看赵云准备起身,刘禅又叫住了他:“擒拿曹叡之事,暂时不要对外宣扬,等丞相的使臣去到洛阳,再让世人知道也不晚。”    赵云闻言点了点头,心中顿时对眼前这个天子,莫名的有一些些的欣慰,暗自在心中说道:‘先帝啊,您可以放心了,陛下如今真的长大了。’    赵云心里的想法,刘禅自然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现在对于他来说,他更想知道丞相诸葛亮若是知道,他们在晋阳已经将曹叡活捉,他该有多激动。    ‘哈哈哈,相父!’    ‘很快朕将会给您送一份大礼。’    ......    大汉建兴十六年,十月十二日。    长安。    丞相府。    当牙门将赵广将晋阳的战事逐一汇报,丞相诸葛亮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段时间他虽然人在长安,可是心里,时刻不牵挂着晋中,牵挂着前方的战事。    只是徐庶已经领兵去救援天子,他若是也跟着去,那长安可该如何是好呢?    “好!”    “好!”    “好!”    “先帝保佑,天子洪福。”    诸葛亮是真的很高兴,一直悬在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了地;等他兴奋过后,再看向赵广,顿时关心说道:“贤侄一路辛苦,快些回府休息。”    “谢丞相,晚辈告退。”    赵广是赵云的次子,今年只有二十岁,此前因为司马懿突然起兵攻打武关,赵云便将他带在了身边,这也算是他第一次真正走上战场。    因为前面这些年,大汉鲜有战事。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