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无耻昏君 纳命来  (第1/2页)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    五年后——    大汉建兴十六年,六月十七日,清晨。    贵山城外。    两支骑兵已经摆开阵势。    “呵呵!”    一名身着金甲的战将,冷冷的看着对面的数万骑兵,发出一阵莫名的冷笑:“欺我大汉者,朕必亲诛!”    “大宛,今日必完!”    这名战将不是别人,正是大汉天子刘禅。    五年前,在与丞相诸葛亮决定打通西域后,大汉王朝为了表示友好,分别派出使臣,前往西域各国。    经过三年的努力,西域诸国绝大部分都表示,愿意臣服大汉。    唯独位于葱岭西麓的大宛国,不但不愿意归附大汉,还时常sao扰已经依附大汉王朝的乌孙国。    大汉建兴十五年十月,一支途径大宛的大汉商队,遭到大宛国的袭击,不但财货被劫,而且商队的人员无一幸免皆被诛杀。    得知这一消息后,原本就对大宛国不愿臣服颇为不满的大汉天子刘禅,这一次终于找到了发泄的窗口。    御驾亲征——    朕要亲征大宛。    刘禅做出这个决定,可是惊到了大汉满朝文武,要知道此时的大汉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力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特别是这几年,西域诸国臣服,大汉的各种商品远销西域诸国,这也为大汉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国家有钱了,国力自然也就更加强大。    即使东边的曹魏,还有东南的孙吴,也是十分的眼红。    不过,虽然大汉如今比不上东西两汉,但是实力也是不容小觑,可就在这个时候,却有两个不长眼的国家。    一个是位于葱岭西麓的大宛国,另一个就是位于西南边陲的唐旄国。    相比较起来,大宛国与唐旄国,大汉最为头疼的还是位于西南边陲的唐旄国,因为最近几年,唐旄国时不时就出兵sao扰大汉的南中地区。    朝廷也曾派出使者前往达甲瓦拜见唐旄国女王,希望唐旄国不要在侵扰大汉边境,两国从此和睦相处,因为大汉的志向并不在西南,也不会对唐旄国构成威胁。    可是,也不知怎的。    这个唐旄国女王,也不知道是中了邪,还是怎的。    大汉先后派出的三位使者进入唐旄国,结果是无一人生还,全部被其部族杀害。    正所谓是可忍熟不忍。    大汉建兴十五年,六月。    大汉丞相诸葛亮,亲率五万步骑西征唐旄。    做出这个决定,也是迫不得已。    因为这几年,唐旄国对于南中地区的sao扰,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几乎每年他们都侵扰南中。    南中地区,可是丞相诸葛亮好不容易征服的的大后方,岂容唐旄如此侵扰,要是大汉一直视而不见,或许用不了多久,南中地区又会出现反叛的可能。    也就在诸葛亮征伐唐旄的期间,从西域就传回了商队在大宛被袭击的消息,这让刘禅是懊恼不已。    他自然知道,大宛国在这个时候袭击大汉商队,不就是觉得大汉王朝此时正在唐旄用兵,而且大宛国距离大汉相距遥远,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也只能往肚里咽吗?    可能在大宛国人的眼里,现在这个大汉,与其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大汉,实力差得太远,而且他们现在重心是在中原,不可能顾及到西域边陲的大宛国。    也是这个原因,当大汉使臣来到大宛国时,大宛并不愿意臣服于刘禅的大汉王朝。    但是——    经过关中之战,又经过这几年的磨砺,刘禅早已不再是十多年前的那个刘禅。    御驾亲征。    三个月前,刘禅亲率六万骑兵,东出玉门,直奔葱岭西麓的大宛国而来,只是在途中穿越沙漠时,折损了近一万兵卒。    公元238年,6月。    刘禅所领的五万骑兵,翻过葱岭,一路所向披靡,终于在十六日傍晚,抵达大宛国国都贵山城外。    “陛下!”    护军都尉涂连虎、田牧二人齐声道:“此战末将原为先锋,定斩大宛王来见陛下。”    一路杀到贵山城下,将士们也都是立功心切。    此时看到两位小将请缨,刘禅很是欣慰,此二人是大汉第一届武举的榜眼、探花。    因为丞相西征唐旄,带走了一批得力战将。    刘禅突然要起兵攻阀大宛国,留给他能用的将领,其实已经不多,此行他主要也是启用了一些青年将领,他们便是护军都尉田牧、涂连虎、平西将军关索、骁骑校尉杨同山,以及平南将军郭淮,辅国将军赵统等。    “厚义,”涂连虎抢话道:“此战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