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女人的直觉 (第2/2页)
不行的。 和那些人合作,能有什么前途? 现在的刘牢之在北府之内还可以算作是个老前辈,日后等到王谧北伐成功,虽然他没能到战场上再立新功,但至少守住京口这个大本营,也算是有功的。 虽然北府早就已经不属于刘牢之,他现在只有一个虚名而已,但是刘牢之也在赌将来。 万一呢…… 虽然北府的首席,那肯定是刘裕的,对这一点,不只是刘裕本人,就连刘牢之都是深信不疑,这个位置,舍刘裕其谁? 现在的刘牢之,志气也衰弱了,不打算和刘裕争抢了。 但是,其他的位置,还是可以有刘牢之的一席之地的,并且,自从王谧当上了琅琊王,这种苗头就越来越明显了。 这不就是要取而代之吗? 自己当皇帝! 如果王谧自己当了皇帝,那朝廷上的局面可就骤然不同了,他可以分配的职位更多。 比如刘牢之这样的,资历很老,又是老同事的将领,想要得到一个体面的职位是很容易的。 毕竟,现在王谧可以支配的职位可不仅仅是局限于北府了。 虽然曾经有些龃龉,但是,现在也早就时过境迁,现在的王谧对刘牢之还是很尊重的。 不管他是出于本心,还是只是做个样子,对于刘牢之来说,这都没有什么区别。 当他放弃争夺北府首席的那一刻,他在王谧的心中就自然而然的变得和蔼可亲了。 只要刘牢之能够保持定力,不再搞事,平静的等待王谧干成大事,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岂不美哉? 想想看,在大晋,刘牢之已经是相当有基础的了,可以说,只要是他不作妖,老老实实的,就可以坐稳晋军统领的第二把交椅。 为什么这么说? 难道,当何无忌檀凭之他们是死的吗? 当然不是了。 刘牢之虽然人不是很安分,可他也不是傻瓜,对这笔账,他算的很清楚。 论战功,他现在确实无法和老檀他们相比,别人的功劳早就在他之上了。 但是,军队也不是身处世外桃源之中,那也是要讲究论资排辈的。 算辈分,刘牢之就远在他们之上了。 除了辈分问题,当然还有亲疏远近要一碗水端平的问题。 虽然刘牢之的战功不赶几位年轻的将领,但是一来是他的资历深,深耕北府,在士兵们当中也是颇有人望。 二来呢,正是因为刘牢之是北府的旧将,和檀凭之他们起家的路线不同,甚至还是原本的北府大将谢玄看中的人。 就算王谧并不是很看好刘牢之,也不打算重用他,那么为了平衡,为了给外界做出一个宽宏大量的模样,王谧对待刘牢之也不会差。 多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可以肯定,只要王谧做了皇帝,刘牢之的好日子就没有尽头。 反之,追随那些人,他能得到什么好处? 就算是有好处,也不可能和刘牢之在北府的积累相提并论。 司马尚之…… 这个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真的以为老夫会跟着他们跑? 虽然刘牢之已然下定了决心,然而,他的内心情绪还是很复杂的。 作为一位老将,曾经也是在北府兵当中呼风唤雨的人物,如果不是王谧带着一干小兄弟突然来搅局,那么,谢玄的接班人就必定是自己。 可以说,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刘牢之始终是失落的。 但这种失落也随着年月的流逝而逐渐减弱,终究还是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王谧虽然野心勃勃,但是最终选择了他接班的,还是谢玄。 而并不是他趁着谢玄病倒就夺权篡位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王谧能够在北府当中顺利的逐级晋升,这都不是谢玄的功劳。 而是一直在背后运筹帷幄,掌控局面的谢安的谋划。 要知道,王谧能够成为谢家的女婿,那可都是谢安一手促成的,甚至,谢玄一开始都不太同意。 于是乎,是谢家人选择了王谧,王谧本人不过是顺势而为。 既是如此,如果刘牢之有不满,那也应该去找他的老上司谢玄去讨论,当然了,谢玄已经故去,刘牢之就是想找,恐怕也找不到。 但是,人就是如此奇怪。 虽然已经平静的接受了赋闲养老的结局,但是,当他接到司马尚之的书信的时候,还是激动了那么一下子。 这就好像是一位曾经驰骋沙场的老将,多年以来被人遗忘在乡野,突然之间又被朝廷征召了一样。 那种感觉,简直是无与伦比。 谁也不愿意被人遗忘,尤其是曾经有极大功勋的人,然而,时局就是如此,年轻人的时代已经来临了,不说是刘牢之这样的老将了,就连桓伊那样而立之年的将领,都渐渐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哪里还有他刘牢之表现的舞台? 于是,不得不说,牢之兄内心还是有失落的。 而忙于北伐的王谧,也根本无暇顾及他的情绪,司马尚之此时的劝说,对于刘牢之来说,是有很大的诱惑力的。 但这也是一时的,相比投靠司马尚之之后要面对的动荡,刘牢之掂量了一把,还是觉得站稳王谧这一边更加稳妥。 现实情况就摆在那里也容不得他动歪心思,你们谁打得过王谧? 只要你们能,我刘牢之跟着你们干也没问题,问题是,你们可别想把我推出去当枪使。 只要王谧的实力还是最强的,不管司马家的人如何游说,刘牢之都不会轻易点头。 在军营里混了三十年,这点经验他还是有的。 然而,虽然刘牢之已经下定了决心,可是,时局的变化会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吗? 不要说他,不远的建康城内,皇宫之中,年轻的太后王贞英也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人是非常神奇的动物,在晋末,人们还不知晓,我们和周遭生活的猫儿,狗儿从大的分类上来讲,竟然是同一种东西。 我们都是动物,我们都有先天的预知能力。 只不过,很多时候,在危机来临之前,我们的这种预知能力都处于封印的状态。 只有当危险靠近我们,甚至已经极为接近的时候,这种预知能力才会自然的开启,给我们提供线索。 什么线索? 当然是保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