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 (第1/2页)
灵堂中檀木燃烧的声音啪啪作响,糜旸看向刘章的目光隐有探究。 之前刘章允诺糜旸,只要糜旸能救下刘阐的命,那么他就会有一份大礼送上。 之前糜旸还不以为意,只是如今刘章能特地前来在他面前提及这件事,那刘章对这份厚礼自然是有信心打动糜旸的。 刘章看着糜旸那探究的眼神,他嘴唇轻启缓缓说道: “当年吾任益州牧之时,虽不能严法治蜀,但因为赵韪曾勾结蜀中大族作乱,故而吾对彼等并非全无戒心。” “在益州牧任上时,吾曾暗中派人收集了不少益州大族的罪证,有些蜀中大族甚至与南中一带的蛮族互相勾结。” “当年吾虽有罪证在手,但因为顾忌益州稳定,故而一直未曾惩治彼等。” “那些蜀中大族的罪证就一直在吾府中存放。” “后吾被玄德迁来公安,玄德对我府中之物丝毫不取,那些罪证亦被吾带来了公安。” “子成若有需要,可随时差人去公安城中吾府上取走。” 说完后,刘章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糜旸。 刘章的语气虽然很平澹,但他的话落在糜旸耳中,却让糜旸的眼神瞬间浮现警惕之色。 糜旸问刘章道:“既有如此罪证,为何当初不交给大王?” 糜旸的话语中饱含怀疑之意。 面对着糜旸的怀疑,刘章面上流露坦诚道:“因为吾当时有怨。” “吾承认玄德治益州后,政绩斐然,益州与我当年治下相比,百姓始有安居乐业之感。” “但玄德与我同宗兄弟,却夺我益州,这一点吾当年心中确有怨气。” “因此怨气,吾当初故意不将这些罪证交予玄德。” “而自从来到荆州后,吾虽然对玄德当年所作所为不再有怨,但吾只想做一富家翁,不想平白惹上麻烦,故而对于这些罪证一直秘而不宣。” “这事便是阐儿亦不知道。” 听到刘章的解释后,糜旸用审视的目光看向刘章,他口中的语气已经不再恭敬。 “刘公,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呀。” 糜旸将手中的檀木放下,他心中在思索着刘章此举的目的。 刘章此举表面上看,是把一部分益州士族的把柄交到糜旸手中,但若是细细思之,这有可能也是个糖衣炸弹。 自《蜀科》颁布之后,许多益州士族已经被这部律法,整治的叫苦连天。 《蜀科》中的法令糜旸早已经滚瓜烂熟,虽然《蜀科》讲究公正论罪,但一旦是罪证确凿,那么其中的法令也是极严的。 旁的罪行就不说了,与异族勾连鱼rou百姓这一罪,最轻都是斩首的罪行。 若这些罪证不在刘备手中,而是落到了糜旸的手中,如果糜旸以这些罪证,前去威逼利诱那些蜀中士族,那么那些蜀中士族在《蜀科》的震慑下,势必会纷纷倒向糜旸。 这意味着,糜旸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得到一部分蜀中士族的支持。 而士族一般都是同气连枝的,得到一部分蜀中士族的支持后,其他蜀中士族的支持也会陆续来到。 而成都作为刘备的王都,无论将来刘备的下一步战略是什么,蜀中一地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刘备的政治大本营。 别看蜀中士族,目前在刘备的势力中并没有什么权力。 但身为当地士族的他们,却掌握着蜀中一带大部分舆论的解释权。 这一点,若是利用的好,便是所谓的“民心”。 在一个势力中的政治大本营中,得到了当地士族的支持,这内中的含义足以令人深思。 所以刘章是要做什么,只是单单的为了履行承诺? 糜旸不信。 糜旸收起自己怀疑的目光,他取起一旁地上的温水,喝了一口,而后对刘章道: “刘公,人贵诚,还望刘公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见糜旸看穿了他的别有用心,刘章并不意外。 刘章叹了一口气言道,“当今之世,物欲横流,引人嗟叹。” “然有些情感却又令人无法割舍。 ” “例如将军对孝直的孝心,亦例如吾对阐儿的疼爱。” “为父母者,当为子女之计深远。” “阐儿有叛乱罪行在身,纵使玄德仁义,不会伤害他的性命。” “但难保后世之君会不对阐儿动杀心。” “吾已垂垂老矣,吾若在世,尚还能拼着这张老脸,看护着阐儿。” “但将来若是吾百年之后呢?” “百年之忧,当由百年之人来解。 吾只希望吾今日送子成这样一份大礼,在来日吾故去后,阐儿有难时,子成能出手维护。” “依子成当今尊荣地位,来日做到这一点是不难的。” 说完后,刘章对着糜旸深深一拜。 一开始刘章想给糜旸准备的礼物并不是这个。 但随着糜旸公安一战获胜,他的风头一下子盖过了所有同辈之人。 他的未来,只要不早夭,那必定是一片光明。 在知道这点后,刘章就起了别样的心思。 只是他素无大志,哪怕起了别样的心思,亦只是一老父为幼子考虑而已。 刘章的这番解释,令糜旸心中不再如之前那般忌惮。 为子女之计深远,这一点糜旸不久前亦在刘备身上看见过。 但糜旸并没有马上接受刘章的这份礼物,只是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中。 糜旸对着刘章言道:“刘公请回吧,此事来日再说。” 见糜旸有逐客之意,刘章想再劝说糜旸,但他看到糜旸脸上坚定的神色,他只能叹息了一声,从地上起身。 “今日之言,只吾与子成可知。” “吾之礼物就在公安中,静待子成来取。” 说完后,刘章只能心抱遗憾的离开。 在刘章离开后,糜旸复又拾起地上的檀木放入身前的火盆中,他的神色一片肃穆。 檀木燃烧发出的香气,有安神醒脑的作用。 在檀木香气的围绕下,糜旸的眼神不停变幻。 他并非对刘章手中那些蜀中士族的罪证不感兴趣,只是如今还未到取的时机。 而且将那些蜀中士族的罪证握在手中,用处可不仅刚刚他心中所思考的那一点。 方才他所思考的那个用处,乃是最自私自利,并且心思不纯的人才会选择的。 在思考一番后,糜旸的脸上浮现了顿悟之色,他已经想到将这些罪证如何用了。 糜旸起身来到法正的牌位之前,为法正上了三炷香。 在上香之后,糜旸看着法正的牌位,细细私语道:“南中,南中!” 这时在灵堂中烛火的映照下,法正牌位上的汉尚书令的“汉”一字显得格外的瞩目。 一阵微风吹进灵堂,烛火摇曳不息,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