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清虏不会吓得退回关外吧?  (第1/2页)
    虽然禁卫军进行了净街,但听闻是解救了扬州城的坤兴公主监国到来,还是有不少百姓远远观望。    很多人看不到朱媺娖的御驾,只能看到外围的禁卫军,却也不禁赞叹起来。    “一个个都是盔甲明亮,气势昂扬,真威武之师啊。”    “听说这是坤兴公主麾下的禁卫军,在城外击败了几万女真鞑子呢!”    “啊,那可厉害啊。我听说女真鞑子都有身高一丈,还有的三头六臂,一个能打官军一群呢。”    “狗屁,我家二叔可是上过城头的民勇,他说了,鞑子也是普通人,就是穿了两三层甲,才能刀枪不入。不过,一个能追杀一群官军倒是真的。”    “我瞧着这些禁卫军也都是普通人啊,竟然能打败女真鞑子,真是厉害!”    “可不是嘛。”    “要我说,还是公主厉害,有神鸟相助。听说那神鸟大叫一声,那些汉jianian鞑子就吓得跪地投降了···”    因为扬州守城依靠了大批民勇,所以朱媺娖及无人机的消息早就传进了城中。    只是民勇既难理解无人机,也不知禁卫军、八旗军根底,消息传到后面自然就面目全非了。    不过到底让百姓都知道是坤兴公主解了扬州之围,而各种荒诞传言则又增添了朱媺娖的神秘色彩。    这让不少百姓都暗自决定,回头要在家里立个坤兴公主的报恩牌,时时祈福。    ···    进入扬州城后,朱媺娖御驾落在知府衙门当中。    明朝速来有官不休衙的规矩,但扬州的商贾士绅却是时有善款捐献,让扬州知府衙门看着还不错。    各建筑自然是规规矩矩,并不逾制,只不过是各处都修缮得很完好罢了,不像大多数明朝地方官衙,破破烂烂的。    暂时在知府衙门安顿下来后,朱媺娖并没有过问扬州的民生事务。    于她而言,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处理军务。    边防军、禁卫军虽然前灭了此番来攻打扬州的数万八旗军,但并没能全歼各部清军。    至于被歼灭的是哪些清军,逃跑的又是哪些清军——边防军中的北镇抚司锦衣卫正在对俘虏进行审讯,相信很快情报就能汇总到她这边。    在此期间,戍卫府衙的御林军将士来报,说淮扬总督卫胤文求见。    朱媺娖听了这才想到之前还有个卫胤文没问话。    正好无事,便传其进来。    “臣卫胤文参见监国千岁!”    见到朱媺娖后,卫胤文很干脆地行跪拜大礼。    “平身。”    “谢监国。”    待起来后,卫胤文却见朱媺娖望着他一时不说话,不禁忐忑起来。    却不知朱媺娖正在听郝光明念与他相关的资料。    “关于卫胤文此人,并不算历史名人。    根据我所查到的资料,他是陕西韩城人,崇祯四年二甲进士,后入翰林院供职。    先后历任侍读、编修、庶吉士,也即是主要负责给皇帝解读经籍、草拟诏书。    北京城破时,他寻机逃了出来,来到南京,走通马士英的门路,成为了高杰部的监军。    后高杰身死,江北其余三镇与弘光朝廷中枢都想争夺其部兵马。    马士英便让王永吉为防河军务总督,主负责黄河以南的河南、凤阳府、庐州府区域。    又给卫胤文加兵部侍郎衔领淮扬总督,主要负责淮安、扬州两府军务,实际是想掌控高杰部兵马。    可不论从历史上,还是如今的结果看,卫胤文显然都没能完成这一任务。    这其中固然有史可法在高杰身死后举措失当,致使高杰部人心崩散的缘故,但也说明卫胤文在掌军方面才能并不突出。    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说到这里,郝光明顿了顿,才接着道:“有趣的是,历史上的扬州保卫战中,史可法受了伤,据说实际总督城中军务的是卫胤文。    当然,也有人说是卫胤文见史可法受伤,且本身无能,所以夺取了其职权。    但不论是哪种说法,都说明,历史上长达四五天的扬州保卫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