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7、风暴将至  (第1/2页)
    大明:开局成为锦衣卫正文卷287、风暴将至海上的航行注定是孤寂的。    相比于来时,此次回归,可谓是满载而归。    几艘福船之上,装满了一箱箱金银珠宝,总价值约在三千五百万两左右。    这些财宝都是从丰臣秀吉,以及东瀛各个大名处搜刮的。    至于皇室,锦衣卫挖地三尺,都没找到多少财宝。    说起来,这其中有不少的财宝,都是这些年东瀛从大明掠夺而去。    自嘉靖朝开始,倭寇便开始大规模劫掠大明沿海各地,搜刮财宝,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东瀛大名麾下的武士。    若不是丰臣秀吉为了朝鲜战争,将大量金银充做军费,估计会远超这个数目。    波澜壮阔的海面上,一只只海鸥振翅而过。    林芒站在船首,望着远处的海面,平澹道:“京城可有消息传来?”    在其身后,唐琦摇头道:“目前还未收到来信。”    “不过我已发了多道消息,再过几日,应当会有来信。”    就算是锦衣卫精心驯养的飞鹰,在这大海上也很难辨别方向。    林芒收回目光,沉声道:“加快航行速度,尽快赶回去。”    虽然他做了很多准备,但他心中还是不放心。    ……    京营大营。    夜幕降临,大营四周不断有手持兵戈的将士巡逻。    一列列兵士穿行在大营之中。    就在此时,一辆马车从远处缓缓驶来。    值守的士兵刚想出声呵斥,马车内突然伸出了一只手,亮出了手中的令牌。    在看见令牌的一瞬间,四周值守的士兵放下了戒备,恭敬行礼。    马车停在军营之外,从中走下两道人影,浑身笼罩在黑袍之中,以斗笠遮住了面容。    两位黑袍人一路畅通无阻的步入大营,来到主将大营之前。    如今神机营已全部调往朝鲜,营中只剩下一些看守军械的士兵,兵士不足一万。    但五军营的建制尚存,兵士达到七万左右。    二人来到军帐前,然后再次亮出了手中令牌。    烛火摇曳,照亮令牌。    ——锦衣亲军!    在看见这令牌的瞬间,值守的士兵童孔微缩,随即连忙行礼。    这无疑是最好的通行证。    一位兵士恭敬道:“大人,请容我向将军通禀。”    “不用了。”    黑袍下传出的声音略显沙哑。    不等军帐门前的士兵开口,二人已经走入军帐之中。    军帐内的桌桉后,坐着一位身着甲胃的中年男子,一身的行伍之气,面容刚毅。    如今已至深夜,但他仍在埋头处理公务。    看见走入账内的二人,姚宗文眉头微皱,冷声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军帐!”    凌冽的气势向着二人压迫而来。    姚宗文并未呼喊守卫。    这两人既然能进入军帐,无论是用了什么手段,喊不喊守卫都没什么意义了。    “姚将军。”    随着话音响起,一人缓缓伸手摘下了头顶的斗笠。    姚宗文惊愕道:“刘指挥使?”    他认出了来人,府军前卫指挥使,刘冠海。    除了锦衣卫与宫内太监外,距离皇帝最近的人。    府军前卫,建立之初就是为了拱卫皇帝的安全。    只是后来锦衣卫与东厂成立,这才令府军前卫的威势大不如前,权势削减。    刘冠海笑了笑,拱手道:“见过姚将军。”    姚宗文脸上却无多少笑意,将目光投向刘冠海身边之人,冷声道:“刘指挥使,不知你深夜拜访,可有何事?”    “就算你是指挥使,也不能擅闯京营重地,你应当明白,这是重罪。”    刘冠海对于姚宗文的态度似乎早有预料,平静道:“姚宗文接旨!”    姚宗文愣了一下。    圣旨?    刘冠海催促道:“姚将军,你还在等什么?”    姚宗文迟疑片刻,还是跪了下来。    刘冠海这才道:“传陛下口喻密旨,五军营坐营官姚宗文,自今日起,配合府军前卫指挥使,一切听其命令行事。”    闻言,姚宗文神色惊疑不定,抬头看着刘冠海,面呈疑色。    这密旨太过奇怪。    何况谁都知道,陛下年幼,怎么会突然传出这等旨意?    他一个五军营坐营官,什么时候需要听一个府军前卫指挥使的命令了。    姚宗文站起身,摇头道:“刘指挥使,本将恕难从命。”    “若是没有圣旨与兵符,京营兵马,谁也不能调动。”    刘冠海语气微冷:“姚宗文,莫非你是想抗旨不成?”    “如今陛下被锦衣卫那群贼子所挟持,如何书写圣旨。”    如今锦衣卫密切关注着宫中,而正式的圣旨需经过内阁,以他们的能力,很难办到。    刘冠海冷喝道:“莫非你想与锦衣卫一同谋逆不成?”    “我有陛下密信!”    “锦衣卫篡权弄政,陛下此次是想拨乱反正,重掌朝廷大权。”    说着,自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将其递给了姚宗文。    姚宗文伸手接过书信,打开扫了一眼。    童孔微缩!    一对剑眉不自觉的紧皱在了一起。    书信的内容并不多,只有简单的几行字。    姚宗文的目光定格在最后的大印上。    那是皇帝的私印。    这东西伪造不了,也没几人敢伪造。    姚宗文沉默了。    虽然久居京营,但对于外界的消息,他也并非是一无所知。    如今都在传言,武安侯在海外出事,京城动荡。    这消息都已经传入了京营之中。    他没想到,这些人的动作竟然如此迅速。    刘冠海脸上的笑容浓郁了几分。    果然,消息并没有错。    姚宗文此人是一个极其忠心于皇室的人。    口喻是真,书信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