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15 入宫(四更)  (第1/1页)
    将军,夫人喊你种田了正文卷315入宫所有闲杂人等退下后,御书房内只剩下景宣帝与萧重华。    景宣帝的诸多儿子里,长子萧独邺实权最大——协理禁卫军,次子萧瑾琰官职最高——出任幽州钦差,三子萧重华并不是最受器重的。    之所以会为他与秦家指婚,乃是因为大皇子、二皇子皆已成亲,总不能让护国公府的嫡出千金带着兵权给皇子做侧妃。    至于下面几个弟弟,不是其母妃的家族背景不够,就是年纪太小不合适。    外人看来,景宣帝是多么疼爱自己,萧重华心里门儿清。    他不会因为这一桩亲事落在自己头上,便认为父皇有多喜爱自己了。    说白了,他父皇只是别无选择罢了。    景宣帝道:“秦嫣然和你大哥出了这样的事,虽是意外,但也让你受委屈了。”    萧重华没说话。    这时要说自己一点儿也不委屈,倒显得是在置气了。    接下来,景宣帝要和自己说什么,萧重华也已经猜到。    如果是她的话——    景宣帝淡淡开口:“你和秦家的婚期原定是五月,眼下已是四月……”    萧重华正色道:“父皇,她在乡下已经成过亲了,父皇是希望儿臣娶一个有夫之妇吗?”    景宣帝不甚在意地说道:“你若有心仪之人,纳为侧妃便是。”    “父皇……”    “陛下!陛下!”    全公公火急火燎地走了过来,“大事不妙!太后她老人家……晕倒了!”    景宣帝脸色一变:“什么!”    太后突发急症,昏迷不醒,以胡九生为首的多名太医聚在永寿宫,紧急商讨治疗方案。    景宣帝一脸威严地进了太后的寝殿。    望着凤床上形同枯槁的太后,景宣帝的气场冷到了极点。    “究竟怎么回事?不是说太后已经有所好转了吗?”    太医们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吭声。    胡九生给自己壮了壮胆,拱手说道:“回陛下的话,臣为太后更换了药方之后,太后的病确实已有所好转——”    景宣帝沉声道:“那又为何突然晕倒?”    胡九生也纳闷呢,不过他不能表现出来,否则会让人怀疑自己的医术。    他拱手道:“这……请容微臣为太后仔细诊脉。”    景宣帝压下心头怒火,应允了胡太医的请求。    胡九生把完脉,表情有些为难。    “如何了?”景宣帝问。    胡九生硬着头皮道:“太后……忧思过重……”    景宣帝的声音一沉:“忧思过重,忧思过重,除了这个你还能不能说点别的?!你是太医,朕叫你来,是让你医好太后的病的,不是让你成天用一句忧思过重来敷衍朕!”    皇帝的情绪激动到有些反常。    胡太医属实是有点冤枉。    再过几日就是南阳王的忌日,哪年的这段日子太后不犯上一场病呢?    全是思念南阳王所致。    俗话说的好,心病还须心药医,太后沉湎于失去长子的伤痛中,他们这些做太医的有什么办法?    若要问,为何从前挺过来了,这一次就治不了了,那还不是因为太后在衰老,身子骨大不如前,往后将一年比一年凶险。    而景宣帝也正是知道太后得的是心病,所以才更怒火攻心。    是他杀了南阳王,是他害太后患上心病,太后除了思念长子,也日日痛恨着他这个小儿子。    “朕不管你们有什么法子,若是治不好太后,你们提头来见!”    景宣帝冷冷说罢,拂袖而去。    “这可怎么办呐?”    一名太医小声问。    “院判大人,你可有什么法子?”    另一名太医问。    胡九生心道,我若是有法子就好了。    “真不是我等医术不精啊,实在是……”一名太医话说到一半,被胡九生拿眼一瞪,识趣地咽下了。    胡九生回到太医院,从一堆陈旧的医书里翻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札。    这本手札是符太医当年留下的,里面记录了不少疑难杂症的针灸之法,他仔细研究了半个时辰,发现其中一套针法或可缓解太后的症状。    只是这套针法有凶险,符太医写得清清楚楚——不适者,或适得其反。    “如今也没别的法子了,治不了太后,横竖也是个死。”    胡九生这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胆大,敢尝试。    他去了永寿宫,用上了符太医的针灸术,一刻钟后,太后果真悠悠转醒,醒后觉得饥饿,竟然还喝了半碗米粥。    这可把宫人们乐坏了。    有食欲了,说明在好转呀!    胡九生长松一口气,项上人头总算保住了。    只是他没来得及高兴太久,傍晚太后的情况急转直下,突然就失聪了!    人是清醒的,但却听不见任何声音,并伴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的症状。    整个太医院都慌了。    胡九生更慌,他料到这是针灸术失败了,并不是他手法不好,而是这套针灸术本就不是对所有人都奏效的。    万一出现了副作用,将是不可逆转的。    景宣帝看着跪在地上的数名太医,眼底闪过杀气。    “陛下,三殿下求见。”福公公低声禀报。    “他来做什么?”景宣帝不想见。    “好像是为了太后的病。”福公公说。    景宣帝不耐道:“让他进来。”    小太监将萧重华带进了太后的寝殿。    萧重华没废话,开门见山地说道:“父皇,儿臣想举荐一位大夫。”    景宣帝问道:“民间的大夫?”    萧重华道:“是,此大夫医术高明,不在太医之下,或可治疗皇祖母的病。”    景宣帝是不大相信民间大夫的,毕竟医术最高明的都在太医院了。    可如今太医院也束手无策——    景宣帝道:“谁?”    萧重华正色道:“护国公的女儿,苏大丫。”    永寿宫门口,萧重华碰到了与皇后一道过来侍疾的静宁公主。    “母后。”萧重华恭敬地行了礼。    皇后颔了颔首,迈步进了永寿宫。    “三哥。”静宁公主叫住他,“我听说在青州时,你病入膏肓,是苏姑娘治了你。”    萧重华点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    静宁公主冷声问道:“那你可知,若她治不了祖母,会被父皇迁怒?父皇正愁没借口对付苏承,你就送上了把柄。”    ------题外话------    四更奉上,小可爱们,月票记得投哟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