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从军行 (第1/1页)
《醉回大唐》 (20)从军行 李白打开厢门,士兵慌慌忙忙来报:将军,城楼下来了好多人马,应该是突厥兵。 李白披挂盔甲,腰悬龙泉剑,手执银枪,登上城楼。 众将士见李白威风凛凛,士气大增。 将军是一个军队的灵魂,他决定军队的走向,所谓大海航行靠舵手。 城下火光通明,果然是突厥兵,他们来得好快。 幽州已破,尤如闸门大开,洪水猛兽南下,势不可挡。 李白令军士打开城门,率领众将出城迎敌。 两军对垒,突厥大将提缰而而出。这大将,身高九尺有余,身披重甲,眼露凶光,手持一对大锤,哇呀乱叫。 小城守将秦明,见突厥来犯,见过李白。他也是一名边塞大将,武艺超群,手持双锏,犹如开国大将秦琼再世。 李白心想,秦明莫不是秦琼的后人?但又想,堂堂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的后代,岂会在这遥远边陲小镇为将。 李白没去查证系统,他点头允许了秦明:秦将军小心。 突厥来将,可不得了,手持双锤,这双锤比裴勇的双锤还要大。显然,此人比裴勇将军的力气要大。 这秦明将军,也大有来头。此人正是秦琼秦叔宝的曾孙。他的父亲秦佾,潞州司法参军,秦琼的孙子。 秦明拍马向前。 秦明大叫:来将何人?报上名来受死。 突厥将又是一阵哇呀呀乱叫:吾乃突厥毗佑大汗亲兵,右先锋突阿秀利是也! 说完,两大锤一碰,声如雷鸣。 秦明一看,一声冷笑:汝等草原流氓,杀我国民,侵我国土。今遇我大军,还不乖乖受死。 两将拍马向前,锤锏相交,两马撕鸣,震天动地。 不得不说这两员虎将,旗鼓相当。突阿利秀,力大锤沉,犹如猛虎下山。秦明锏拔千钧,犹如蛟龙出海。 因为在深夜交战,虽然火光冲天,但还是不如白天好打。每招每式都带有阴影,影响双方判断力。 突阿利秀为何选择深夜来战,这是有原因的。 突阿利秀,乃突厥国第一条好汉,不把毗伽的谋士暾欲谷放在眼里。谋士暾欲谷向毗伽大汗献计,三路大军,左中两路齐向西京长安进拔,右路向东京洛阳挺进。 突阿利秀不想打东京洛阳,只想打西京,亲自活捉唐玄宗,以报当年突厥大汗被俘之仇。 他一路势如破竹,从大唐边境,打到幽州、易州、恒州。他正要斜走中线,在恒州和谋士闹翻,独领本部5万人马,连夜奔袭太原。 欲破此小城,碰巧遇到李白北上幽州。 两人大战2O回合,秦明不敌,败下阵来。 裴勇挥锤而上。 两个使锤的大将,四锤相碰,犹如雷霆之怒。 又是30回合,裴勇支持不住。 李白飞马,双手紧握银枪,如离弦之箭,直刺突阿利秀。 突阿利秀,看李白像文弱书生,并不放在心上。 那料李白的银枪实在太快,枪头直奔突阿利秀的面门。此时的李白,已是西汉冠军侯霍去病再现,功夫上乘,于万军之中,取上将头颅,不费吹灰之力。 突阿利秀在李白跟前走不到十回合,被李白银枪,噗的一声,扎在他的手臂上。 突阿利秀掉头就跑,不可一世的突厥第一条好汉,终于知道山外有山了。 突厥军溃败。 李白也不追赶,回到城中,解盔甲休息。 一夜无话,李白睡至午时起床。咋日胜突厥,诗意正浓,起床写上一首诗。 李云峰叩门,李白道:进。 李云峰进入厢房,见李白正在写诗。笑道:哥哥文武全才,大唐有幸。 李白笑意如春风拂面,可此时在北方,寒冬朔风刺骨。 李白说:弟弟,突厥兵退去多远? 李云峰回答说:退到了恒州,恒州是城门紧闭,戒备森严。 李白点了点头,他轻声吟唱: 从军玉门道, 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 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 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 长驱静铁关。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好诗”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人,书生模样,二十二岁左右。 李白一看此人,大为惊呀! 有人进来,为啥无人通报。 李白轻声问:你是何人? 李云峰也不知道此人从何而来? 书生模样的人说:将军得罪了,我本就是府中之人。我叫王昌龄,在府中任县衙书记。 现代人一听,以为是县衙最大的官,李白也不例外。但李白也知道书记的意思,古时书记,就是作笔录的。 李白一听是王昌龄,唐朝著名的军旅诗人,最擅长写边塞诗。只是此时的王昌龄还未有功名在身。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1]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王昌龄,山西太原人。太原离此县衙不远。经人推荐,到县衙谋生。 今天听到李白吟唱的诗歌,大为称赞。本来自以为文才了得,今日才知山外青山楼外楼。 李白也知道王昌龄诗文出众。 比如: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白、王昌龄相见恨晚。李白叫李云峰准备午餐,他想和王昌龄痛饮三百杯。但又想到自已军务在身,只得作罢。 王昌龄说:咋日知将军武功盖世,今日又晓将军文采惊人。但不知将军,下一步准备如果抗敌? 李白一听,知道王昌龄肯定有破敌之计。 李白说:不知先生可有破敌之法? 王昌龄露出洁白的牙齿,微微一笑……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