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文会【6000、求订阅】  (第2/3页)
   武昂都能看透的事情,宁辰相信孔祭酒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孔祭酒昨晚明知道这是在针对他,但还是毅然为了护自己周全,选择出手了。    “留影石取出来之后,先不要放出去。    等谣言发酵一会再说。    既然他们要玩,我们完全可以玩的大一点。”    武昂明显是看热闹不怕事大。    听了宁辰的话,当场就拍着胸脯,跟宁辰保证。    不管宁辰需要什么,他都全力支持。    武昂甚至都提议,要不要在丰京最热闹的地方,搭个擂台,方便大家辩论。    “你出钱的话,我不介意。”宁辰对武昂说道。    武昂立刻道:“那肯定我出钱啊,而且我们正好可以趁着这样的机会,全面推广我们的酒。”    宁辰感觉武昂和万弘两个人合作的话,自己想不赚钱都很难。    武昂没跟宁辰一起回宁辰家。    武昂要去先把留影石收上来,然后还要找人去搭建擂台。    接下来武昂要忙的事情,非常的多。    宁辰自己回家之后,心中又盘算了一下,接下来该如何的炮制一下半圣朱家和三皇子武炎。    谣言并没有因为死个把人就消失,反而越演越烈。    甚至连那个轿夫的死,都算在了宁辰的身上。    到了后来,绝大部分的人,根本就已经不在乎真相是什么了。    他们只愿意相信,他们相信的真相。    哪怕这个真相,跟真正的真相相比,已经完全面目全非了。    一时之间,丰京之内,讨伐孔祭酒和宁辰的声浪冲天而起。    甚至有人鼓动,写万民书,请朝廷惩处宁辰,重责孔祭酒。    一定要还丰京朗朗乾坤!    相比于民间,朝廷之上就安静多了。    朝堂之上谁都不是傻子。    事情的真相,他们谁不清楚。    这个时候站出来,支持这些民间的谣言。    那就真的是找死了。    孔祭酒不会跟这些下民一般见识,但是不会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孔祭酒连亲王都不放在眼里,还会把他们放在眼中。    最关键的是,他们都知道真相是什么。    可是朝廷如此的做派,在民间看来,就变成了官官相护。    就变成了,朝廷真的怕了孔祭酒。    如此一来民间反孔的声浪更高。    甚至很多的坊市当中,出现了一些暴力反孔的行为。    为此朝廷不得不加大了一倍的巡夜力度,就算是白天坊卫都必须要时刻在街上巡逻。    这样一来,朝廷上终于是出现了一些声音了。    并不是指责,    而是商量。    他们希望武昭可以出面,请孔祭酒出面解释一下,以平复一下民意。    “殿下,如此一直不做解释的话,恐生民变,还请殿下决断。”政相林敦信手中持着笏板说道。    这事武昭这几天也一直都在思考。    可是武昭一直也没想出来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孔祭酒一点错都没有,让孔祭酒为了这莫须有的事情,站出来解释。    别说孔祭酒是否愿意,武昭都很难说服自己,去如此对待一个有泼天之功的功臣。    “殿下,如果孔祭酒不方便出面的话,我觉得可以让宁大人代师出面解释。”又有政相一脉的人站出来向武昭提议。    武昭看向了宁辰,宁辰列众而出道:“殿下,臣愿意代师出面解释。这一切都是因臣而起,臣理应做一个解释。”    ”殿下,我以为此事让宁大人出面不妥。”孙克俭在宁辰刚刚说完之后,就站了出来。    宁辰回头看了一眼孙克俭,倒是没想到,孙克俭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殿下,宁大人资历尚且不足,所言所说,恐怕很难服众。    臣觉得应以御史台之信誉,为孔祭酒作保。    如此方可以压下民意。”    宁辰听前半句,还以为老孙又想板子的味道了。    可是听到后半句,宁辰发现老孙还是很够意思的。    御史台无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都声望极高。    如果有御史台出面作保,倒是的确可以压下大部分的民意。    “孙大人我认为此举不妥,御史台的作用,并非为某一个人作保。    如果将御史台私用的话,则会失了御史台以后的权威性了。”    开口的同样是一位御史。    宁辰看了一眼这个自己不认识的御史。    看到宁辰看向自己,这位御史对宁辰微微一礼:“宁大人,我并非针对孔祭酒。    我也知道此事与孔祭酒无关,我也知道孔祭酒与国有大功。    如果是让我出面作保,我非常愿意。    可是如果以御史台作保,我想就算孔祭酒也不会同意。”    宁辰还了一礼说道:“多谢大人愿意为我师作保。    不过此事因我而起。    宁某不才,自认为还是能够妥善解决此事的。”    说完宁辰转向了武昭说道:“殿下,我听闻丰京城中,新立了一座丈高的武道擂台。臣想借用此地,来为我师正名。“    武昭看了一眼宁辰,直接就应了宁辰的请求。    散朝之后,宁辰就直奔武昂新立起来的武道擂台去了。    后面的百官,也都跟了过去。    宁辰要如何为孔祭酒正名,这个他们也很好奇。    “如果只是叙述事实的话,恐怕很难服众。”    “现在这事已经不是说事实就能服众了。”    “是啊,宁辰如果只是打算说事实的话,那恐怕……”    都是官场的老人。    自然知道,这件事情后面的复杂性。    只靠说,根本就不可能服众。    除非现在能够拿出铁证来,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宁大人。”    在宁辰准备上车的时候,孙克俭快步的追了上来。    “孙御史有何要指教晚辈的。”宁辰对孙克俭客气了一句。    孙克俭连忙说道:“指教不敢当,我只是想要提醒大人一句。不要为谣言自戕。”    宁辰笑了一声说道:“孙大人,你看我像是那种,会以死自证清白的人吗?”    宁辰这么说,孙克俭就放心了。    “孙大人要不要与我同乘一道过去?”宁辰邀请孙克俭说道。    孙克俭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我身为御史,不会接受任何人,任何形式的献媚。“    孙克俭这样就有点欠板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