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炼丹之前的准备! (第1/1页)
忘情峰,陆长安的小院里。 陆长安刚把带回来的黑熊妖熊掌处理完。 他跟峋石村的村民们约定好了,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看看他们。 当然还要看看自己的灵石矿。 同时村民们一致同意,让徐老头做为一村之长。 然后陆长安要了一只熊掌,剩下的熊rou,留给了峋石村。 虽然只有一只熊掌,可这只熊掌也比陆长安身高还高,足有千斤之重,已经能满足陆长安的需求了。 陆长安把熊掌分割成小块,用盐腌制好,已经挂在木屋的屋檐上,在风干了。 他现在坐在石墩上,正拿着《基础丹药详解》在看。 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炼丹所需要的东西。 一是丹火,以控火法诀,将灵草中的精华提取出来,达到去芜存菁的效果。 二是丹炉,作为炼丹的容器,并不是什么样的器物都能用的,炼丹的炉鼎是特制的,可以不同程度的把灵草的药性保留下来。 同时可以让炼丹师控火更为得心应手,还能提高成丹率。 当然,不同等级的炉鼎,效果自然也是千差万别。 陆长安把买的基础制式炉鼎拿了出来,放在石桌子上。 这种炉鼎作为新手使用,已经足够了,能够保留八层,炼丹师提取出来的药性精华,不过只能是炼气境,到化神境,这一层次的灵草药性。 更上一阶,到返虚境之后,就只能留存五成都不到了。 对控火也有帮助,可以提升百分之十的控火稳定性。 成丹率也能提升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一,有波动是因为不同炼丹师,他们之间的效率也大有不同。 如果成丹率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就会提升百分之十。 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就增加百分之九。 以此类推。 成丹率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一百,就增加百分之一。 掌柜说的不错。 丹鼎虽然是制式,但效果确实不俗。 三就是仙识强度,这一点很关键,这也是炼丹天赋的决定性因素! 这几点是最重要的,其余还有一些影响因素,此处不多赘述。 第二部分,就是一些基础丹方,比如“回灵丹”、“金疮丹”、“辟谷丹”等等,各种不同功效的丹药。 陆长安仔细看了一遍,把丹方的内容印到脑海里。 随后就拿出了《千炎引》,这就是配套的控火法诀。 万丈高楼平地起。 陆长安准备先把基础打好,在开始炼丹。 一直以来,他都是这样行事,力求做到最完善的地步。 《千炎引》,比秦语涵教给陆长安的《引火术》,要高明十倍不止。 毕竟《引火术》只是炼气境的入门术法,一般是用来引个火什么的,不过陆长安把这招魔改了很多次,已经能用这一式术法,发出一个威力巨大的火球。 上次对上黑熊妖的时候,他用过,威力不俗。 不过已经到了这一式术法的极限了。 魔改也是在基础上变化而来,能把引出的火凝聚成一个球状,已经是威力最大化了。 而《千炎引》则是化神境的术法。 陆长安粗看了两眼,就发现上面有好几种法力运用路线,可以组成不同的招式。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控火! 陆长安翻到控火篇,记住了要点,就开始练习。 控火,目的是为了提炼灵草中的精华,要求的是稳定性,形状和大小的稳定性。 陆长安伸出手,法力涌动,一团火焰出现在他的手上。 维持的是最基本的形态,就是一团球形火焰。 只维持了一会,就出现了波动。 火焰是很爆烈的,以前陆长安只是把火焰凝聚成球形,灌注足够的法力,然后扔出去,火球就会炸裂,造成不俗的杀伤力。 可现在却要求的是,把爆烈的火焰,变的平和。 如果说,陆长安的‘魔改版引火术’是力大砖飞。 那么现在这控火的要求,就是把力量汇聚在一起,再用一根手指释放出来。 就像刚才出现波动的情况,如果发生在炼丹的过程中,丹药已经废了。 再次运起一团火焰,陆长安继续保持火焰持续燃烧。 他之前虽然修炼过幽影斩,也要极高的控制力,可幽影斩是直接用纯法力,控制纯净的法力和控制用法力转化的火焰,两者的难度完全是天壤之别。 就像是用双腿走路,和用腿控制车辆一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多了一层隔阂,就是多了数十倍的难度。 陆长安手上的火焰维持着稳定的形状大小,持续燃烧着。 他的仙识一直紧紧的盯着火焰,注意力极度集中。 这一次,维持了半刻钟,火焰还是出现了波动。 把火焰散去,陆长安深吸了一口气,全神贯注的状态太耗费心神了。 没有再休息,他的手里再次出现一团火焰,继续练习。 安静的小院里,时间缓缓流逝。 两个时辰之后,陆长安散去手中的火焰,他此时的脸色十分苍白,只是仙识消耗过度的征兆。 不过收获也不小,火球维持的时间,已经接近一刻钟了。 几团小火球,对法力的消耗可以忽略不计,毕竟他已经是化神境一层的境界了。 可是全神贯注的状态下,尤其还要观察整个火球的状态,这对仙识的消耗,可是不小。 陆长安没有继续凝聚火球。 过犹不及。 他深知这个道理。 陆长安身形悬浮起来,摆出了修炼姿势,闭目养神。 一刻钟后,陆长安才睁开眼睛,脸色恢复了一些红润。 “控火是不能再练了,再练下去仙识又会透支的!效率太低了!还是看书吧!” 陆长安掏出《灵草药性大全》。 “嗯,怎么跟《百草鉴》差不多,好像还没《百草鉴》详细?” 翻了几页,陆长安发现其中的灵草药性,跟《百草鉴》有重叠。 又把《百草鉴》拿出来,凭借记忆力,翻到两本书上同步的页数。 “果然,有重叠,而且《百草鉴》的记载还较为翔实,不过《灵草药性大全》还介绍了,灵草精华在融合成丹药的性质。” 陆长安仔细对比了一番,发现两本书各有千秋。 所以他决定两本书一起看,刚好可以互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