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遭了灾!  (第2/2页)
提供武士,每年再象征性上贡点牛羊。    更多的首领已经变成了大地主,请粟特人帮着管理,让奴隶耕种,种不过来的租给佃户,收成的四分之一交给叶勒王,剩下的留给自己享用。    什么都不用做,便可以坐享其成。    以至于许多叶勒贵族既不呆在自己的领地里,也不住白沙城,而是住在更热闹的叶勒城。    白沙城周围的那二十几个村庄,则是叶勒王及其子女的直属领地,同样委托粟特人管理,同样让奴隶耕种,刨去勉强能让奴隶活着的口粮,其收成全部上交宫廷。    年景好的时候,能从各大小首领那儿征收到四万斗青稞、黍和小麦,相当于两百四十吨粮。    直属领地相当于王庄,由于要种葡萄酿酒,种苜蓿养马、骆驼和牛羊,种麻织布,种蔬菜瓜果,甚至要养鸡鸭鹅供宫廷享用,每年的收成无法用多少升粮来估算。    商税很少,几乎可忽略不计。    余望里念着念着,不禁皱起眉头:“原本存粮十二万斗,牛羊两千三百余头,马四百二十余匹,驴三百余头,银钱九万六千余文。    由于曹都满叛乱,只剩粮两万三千余斗,牛羊、马、驴和骆驼六百余头,银钱一万两千文,铜钱一十二万四千余文。”    韩平安倍感意外,抬头道:“多少给我留了点啊。”    安弥善是负责来接管王宫的,知道的比较多,偷看了一眼韩士枚,解释道:“禀长史,剩下的这些粮和牛羊那会儿大多在偏远村庄。至于那些银钱藏的较为隐秘,是那些文书后来主动拿出来的。”    韩平安笑不出来了,紧锁着眉头问:“这么说离得近的村庄全遭了灾?”    安弥善犹豫了一下,苦笑道:“奴婢没死几个,但粮和牛羊都没了。”    “没粮他们怎么活?”    “好在正值秋收,不然不知道要饿死多少奴婢。”    “今年收成咋样,能收多少粮?”    “禀长史,卑职去附近村庄转了一圈,今年收成不好,只有往年的六成。黍、青稞和小麦种的也少,收上来勉强够三千多奴婢吃到明年三四月份。”    从叶勒城追过来的假道长也列席了叶勒大都督府第一次正式会议,他已经如愿以偿做上了安西道门威仪,但那是用通宵达旦一遍又一遍反复诵念《黄庭经》换来的。    一夜没睡好,十夜补不回,何况年纪不饶人。    他现在是真累真困,只想睡觉,连祖庭秘法和炼丹的事都没精神问,更别说叶勒部的这些烂事,竟靠在角落里打起呼噜。    隐娘恨死了来平叛的镇军,觉得他们比马贼都可恶,要不是那些村庄离得远,那些银钱藏的隐秘,估计也早被他们给抢走了。    屈通不由地想那些钱究竟被粟特文书藏在什么地方的,白沙城就这么大,那会儿仔仔细细搜过,怎么就没搜到呢。    同样列席会议的李成邺比韩士枚更尴尬,因为他坐镇白沙城的那几天没闲着,领着一帮穷凶极恶的部下把白沙城及周围的村庄搜刮一空。    谁能想到搜刮的全是女婿的家当,那些钱粮和牛马又全都送往了军城屯城,现在想要都要不回来,真不知道待会儿怎么跟女婿解释。    曹勿烂一家已被连根拔起,这三千多奴隶都是自己的,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么多人饿死……    韩平安平复了下情绪,追问道:“苜蓿、葡萄和麻呢。”    大将军儿子太多,义子根本排不上号。    安弥善觉得来辅佐身边这位姑爷也不错,办事很认真,连忙道:“苜蓿、葡萄和麻还行,豌豆的收成也不错。”    马和牛羊被抢走那么多,要那么多苜蓿没用,多少可以用来换点粮。    韩平安稍稍松下口气,再次看向徐浩然:“徐少府,这几天你有没有见过那些首领。”    “见过了,他们还算老实,愿意跟往年一样纳粮。只是他们今年的收成也不好,等粮全收上来估计只有两万斗,并且大多是青稞。”    徐浩然回头看了看沉默不语的韩士枚,接着道:“长史,提到粮,下官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说。”    “驻守白沙城的这五百守捉郎是募兵,他们在龟疏时就不用屯田,即使让他们屯田这远水也解不了近渴。    我们守捉城与叶勒镇又互不隶属,没有让叶勒镇支度粮饷的道理,而且镇军那边的粮饷也不充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