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2/2页)
    听到这话,皇后皱了皱眉,下意识瞟了一眼卧床休息的皇上。    的确,她已经将皇上软禁了。    只不过目的与曹昆的猜测不一样,她并非想要伙同娘家人谋朝篡位,而是不让曹昆见到皇上,以免皇上受曹昆所蛊惑而铸下无法弥补的大错。    这要换作以前,曹昆说不定有胆私造圣旨。    但现在的情势下,曹昆还真不敢,毕竟他已经被皇后,被晋王爷盯上了。    “皇后,你赶紧让朕离开,朕要去探望太后。”    “皇上,非是臣妾不让你离开,而是你现在的身体需要静养,不宜外出走动。”    “你……皇后,你现在放了朕,朕可以答应你既往不咎,你要是再执迷不悟,以后休怪朕不念夫妻之情。”    “呵呵,夫妻之情?”皇后讥讽地笑了笑:“正因为臣妾还念着一点夫妻之情,才让你在此静养。    以后,你一定会理解臣妾的苦心。    太后染恙,臣妾会替陛下去尽孝道,这便去探望太后。    月儿姑娘,麻烦你照看一下皇上。”    “嗯,娘娘也要小心一点。”    “呵呵,没事的,他们还不至于胆大到在内宫对本宫下手。”    说完,皇后又走到皇帝身边,柔声道:“皇上,你要相信臣妾,臣妾这么做,都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江山。”    不久后,皇后来到了慈宁宫。    “皇后娘娘驾到!”    听到外面的传报,太后皱了皱眉:“皇上没来?”    “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说皇上也卧病在床,不便前来探望。”    “可恶!”    太后娘娘气得喝骂了一句。    她的本意就是想见皇上一面,皇后来有什么用?    看来,也只能亲自跑一趟了。    曹昆也没闲着,派手下四处散布流言,说皇后与晋王爷合谋造反,将皇帝给软禁了。    消息一传出,令得朝野震惊。    虽然很多大臣压根不信,但事关大明江山,故而也有不少大臣联袂来到皇宫,请求面圣。    对于这样的结果,皇后早就料到了。    曹昆是什么样的人,她心里很清楚,可以说,那家伙就是一个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之人。    特别是现在,处处失利的局势下,更是会狗急跳墙。    “皇后娘娘驾到!”    正当一众大臣焦急等待之时,一声大喝传来。    一众大臣赶紧拂袖,纷纷躬身问安。    “众爱卿平身!”    随后,一个大臣站了出来,拱手道:“启禀皇后娘娘,臣等听闻皇上龙体欠安,特来问安。    而且,朝中现在积压了不少奏折,一些大事也需要请示皇上。”    “尔等怕不是因此而来吧?应该是听闻了某些小道消息。”    皇后这么一说,一众大臣全都不吱声了,算是默认。    “不管外界如此传言,本宫问心无愧。皇上的确就在坤宁宫,但事情并非你们想像的那般。    外界为何为传本宫软禁皇上的流言?恐怕,都是出自曹昆的主意……”    此话一出,一众大臣不由脸色一惊,纷纷交头接耳。    其实,他们心里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但皇后当面将曹昆的名点出来,的确让人意外。    因为,这么一来,就意味着彻底与曹昆摊牌。    但皇后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一众大臣震惊。    “要说外界的全都是传言,也不尽然,皇上,的确算是被本宫软禁……”    “啊?”    “娘娘,这……这……这怎么行?娘娘怎么能将皇上软禁起来?这……”    “众爱卿稍安勿躁,听本宫讲完。本宫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完全是为了皇上着想,为了大明江山着想。    如果本宫不这么做,那么皇上便会继续受曹昆等一众阉党蛊惑,从而铸下大错。    皇上初登基时,也曾雄心万丈,想成为一代明君。    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全都是因为曹昆等人的阴谋。    有件事你们可能都不知道,曹昆竟然悄悄供奉了一只邪魔,奉其为主人……”    “什么?”    “竟有这样的事?”    一众大臣纷纷失声。    皇后继续道:“之前的孩童失踪案,正是曹昆派人做的,那些孩童都成了那只邪魔的食物。    或许大家现在还不太相信,但本宫相信,用不了几天你们便会看到真相。    还有,兰贵妃也是曹昆一手栽培起来的,并教会了她媚术,用以迷惑皇上……”    皇后一番话,令得一众大臣仿佛炸了窝一般,纷纷议论起来。    他们的确不敢相信。    但,经皇后这么一说,再想想曹昆等人的所作所为,还真不是没有可能。    “曹昆的权势有多大,你们心里都有数,他凭什么拥有这么大的权势?你们还不明白么?    眼见着大明江山风雨飘摇,晋王爷这才挺身而出,联命锦衣卫对曹昆展开了反击。    本宫是个女人,按理不该插手朝廷之事。    但事关大明江山,本宫不得不站出来,尽自己的努力让皇上清醒过来,让他彻底摆脱曹昆等人的控制。    这样,皇上才能够清醒地处理国事。    好了,本宫言尽于此,各位都回去吧,做好份内之事。如果谁在这节骨眼上还要倒向曹昆一边,那就休怪本宫不讲情面!”    说完,皇后率人转身而去。    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他们知道,大明的天,真的要变了。    而这个时候,最纠结的莫过于禁军统领温崇山。    禁军,肩负着守护皇城的重任,城内城外都有驻军。    作为禁军统领,温崇山一直都是多方人马极力拉拢的对象,想要保持绝对的中立是相当难的。    所以一直以来,温崇山的态度都是摇摆不定的。    但这一次的情况却容不得有一丝摇摆了。    温崇山心里知道,这一次,两虎相争,不是必有一伤,而是必有一死。    不管是谁最终赢了,肯定会有一番大清洗,届时将血流成河。    如果他这次站错了队,很可能万劫不复。    最初,他倾向于曹昆这边,因为他觉得曹昆的胜算要大一点,再加上禁军出动,完全可以压制锦衣卫。    没料,很快便收到消息,说是晋王爷那边正在召集一众皇室弟子,准备祭出清君侧的旗号调动各路兵马奔赴京城。    而且,杨家那边也有动作,以换防为由,正在大量调集兵马与粮草。    如果杨家真的参与进来,缺乏实战的禁军根本不够看,到时铁定被碾压。    所以……权衡再三,温崇山最终还是去见了晋王爷,恭恭敬敬表明了态度。    如此一来,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    第十二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